讀《俞軍產品方法論》中的關于決策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做出決策,這個時候,你的決策是否“理性”就至關重要了。這篇文章里,作者結合俞軍老師對“決策”的定義、所講述的理性決策的三要素等內容做了一定闡述,一起來看。
全文概述:俞軍老師解釋理性決策的定義和為什么人做的決策大多是不理性的原因,并給出理性決策的三要素,信念、目標、行動,重點解釋了理性目標。
我的理解:選擇大于努力,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會去選擇和決策,更不用說主觀能動性的這種。那么這篇文章在平時做產品還有在生活中具有很好的參考認知意義。
一、決策的定義
摘自原文:
決策是指在收集、加工信息之后,借助一定工具和方法,進行分析、計算、判斷,并得出結論的過程。
但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在信息獲取與加工、分析、判斷等環節,天然就有各種限制、偏差和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信息獲取、信息處理、稟賦偏好導致的個體差異、環境的不確定性。
二、理性決策的三要素
1. 理性的信念
理性的信念即與真實世界一致的信念,也可以理解成“對自我認知的認知”。
我們要對自我認知保持懷疑和反思:關于某個決策所需的完備信息,我的認知程度可以打幾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來獲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認知偏差?
人類最大的理性,是理性地理解自身認知能力的局限性,除此無他。
2. 理性的目標
理性的目標應該是約束條件下的價值(總效用)最大化。我們應保持對當前目標的反思:我的目標(或任務)理性嗎?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標呢?從確定這個目標到現在,有什么關鍵變量(約束條件)已發生變化或將會發生變化?
3. 理性的行動
在給定的目標下,尋找最優解決方案。而對于任何權衡就是決策,權衡取舍,進而追求整個系統的效率。
三、決策的目標
參考: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對于這個參考用戶價值,在每次產品的版本迭代中,可以擁有一個很好的衡量公式。
1. 新體驗
新的技術、新的人群等,比如“流水線”-汽車價格下降、“沃爾瑪”-商品實惠。
2. 舊體驗
最小化,本質上是選擇舊體驗最差的被替代品的用戶。
極端情況之一:尋找產品面向整個行業的“完美新用戶”
舉例:A、B搜索引擎
好處:忠誠、口碑、建立認知標準。
參考:一旦產品的用戶價值被驗證(不要追求大版本和完美功能),應該最快速地提高市場滲透率,把所有“完美新用戶”的新體驗都變成舊體驗。
個人理解:作為個體用戶對于支付寶的使用、淘寶的使用。我把自己作為“完美新用戶”,很快的作為新體驗,同時這也是MVP快速迭代的常識,小步迭代。
3. 替換成本最小化
最常見的替換成本是認知成本、獲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廣義來說,價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換成本。
摘自原文:
對自我認知的認知:做這個判斷所需的完備信息,我的認知程度可以打幾分?可能用什么方法,值得付出多少成本,來獲取哪些信息?我可能存在哪些認知偏差?概率思維和克服我方偏誤,僅僅這兩點就能大幅降低認知偏差發生率,就像飯前便后洗手降低疾病率一樣。
對給定目標的批判性思考:我做這個判斷的目標是什么?我的目標(或任務)理性嗎?為什么不能是其他目標呢?從確定這個目標到現在,有什么關鍵變量(約束條件)已發生變化或將會發生變化?
此外,還有俞軍老師在做決策時,參照系、成本、不確定性、概率(風險)、非貨幣性、外部性、時間性的參考:
摘自原文:
參照系:參照系嚴重影響用戶價值大小。怎么定義新體驗、舊體驗?這里有哪些參照系相關的認知偏差,會怎樣影響我、影響用戶、影響各方關聯人?人們覺得不公平、不滿意、滿意時用的參照系是怎樣的?
成本:誰在分析問題時只談收益或只談成本,那他不是騙子就是傻瓜。一個有意識的行為,成本和收益必須一起考慮。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機會成本、風險成本(行為會引入什么新風險)分別是什么?
不確定性決策:尊重和敬畏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很多決策的結果取決于無數個體和群體的未來決策或超越已知規律的未來變化。
概率(風險決策):這件事按照預期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時考慮收益和成本依然不夠,還要預判發生概率,得出預期效用(決策備擇項)這個可以真正用來判斷比較的價值:(收益-各種成本)X 概率=預期效用。
非貨幣價值(跨效用決策):人的欲望是無窮的,約束條件也是變化無窮的。不能只考慮貨幣價值,效用是需要跨屬性權衡取舍的。比如找工作時只考慮工資,哪怕還考慮了獎金、期權也是低質量決策,可以考慮的包括但不限于業務成長前景、團隊氛圍、領導情況、升遷機會、公司聲譽、學習環境、所在城市、離家遠近、上下游協作方、加班情況、出差頻率、管理制度、行業前景、福利、價值觀、穩定性等。
外部性:企業或用戶的目標有外部性,需要以更廣的視野權衡取舍。一個用戶的多個目標(期望價值)可能互相沖突,一個用戶與另一個用戶的目標也可能沖突,用戶目標與受產品影響的各種第三方也可能互相沖突。
時間性(跨期決策):價值判斷的對錯受時間影響巨大。一個產品增長策略以3個月為時間標準進行衡量是對的,但以3年為時間標準來衡量卻可能是錯的。那么,你的決策者會選擇3個月還是3年?
本文由 @黃俊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