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有認知體系心法

0 評論 1736 瀏覽 4 收藏 16 分鐘

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需要時時刻刻地內觀自己、外觀世界,以推動自身的向前發展,這篇文章里,作者就闡述了幫助自身突破認知的心法,一起來看。

一、內觀自己,擺脫焦慮

人,生來混沌。

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時我們的理智腦太過薄弱,無力擺脫情緒腦和本能鬧的壓制與掌控,而覺醒和成長就是讓理智腦快速醒悟,盡快變強,當然這需要時間的堆積(若是習慣經常思考,時常反思,那理智腦的理性思維就會占上風,愈來愈強)。誰在這方面主動,誰就能在現代社會中占據更大的生存優勢,因為理智腦發達的人更能:

  • 立足長遠,主動走出舒適區;
  • 為潛在的風險克制自己,為可能的收益延時滿足;
  • 保持耐心,堅持做那些短時間看不到效果的“無用之事”;
  • 抵制誘惑,面對舒適和娛樂時,做出與其他人不同的選擇;

要知道無論個體還是群體,人類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方面擁有的優勢:或能力,或財富,或權力,或影響力,從來不要有認為什么事情來不及了,太晚了的傻子思維。

1. 那些年,我們一直誤解的耐心

那些年我們下定決心,瘋狂的提高自己的閱讀量,踐行“一萬個小時理論”,堅持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早起鍛煉,堅持晚餐少吃或者不吃已達到減肥的目的,每天堅持做同一件事,當剛有一點點改變或還只是一個想法的時候就急著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將要開始新的生活,最后始終與成功無緣。從小到大沒有人告訴我們耐心到底是多長多久,怎樣才能有耐心,耐心到底有什么重要之處。

人們對耐心的理解,普遍傾向于忍受無趣,承受痛苦,咬牙堅持,硬抗到底,用意志力去對抗,如果做不到,就會歸咎與自己意志力不夠,然而并非如此,我們對耐心的理解太過于膚淺,殊不知,缺乏耐心是人類的天性。

很多時候人們只關注改變自身,從不了解外部,從來不去尋找看看有什么規律是可以幫助們提升耐心的,畢竟內觀自身和外觀世界向來是一體的,事實上,如果能夠了解一些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改用理性這把客觀之尺,掌控全局的同時會極大的提升耐心

第一規律:量變產生質變,突破閾值,了解復利曲線模式。

對于沒有特殊資源的個體或群體來說,堅信并踐行這個價值積累規律,早晚能有所成就,當然前提是選擇正確的方向,并且在積累過程中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在舒適區邊緣一點一點的擴展自己的能力范圍。

第二規律:不斷在舒適區邊緣擴展自己。

無論個體還是群體,其能力都以“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分布,要想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于舒適區的邊緣(拉伸區),貿然跨越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

第三規律:認識到“學習-思考-行動-改變”之間的轉化關系。

對于學習而言,學習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動,行動之后的改變最重要,如果不盯住內層的改變量,那么表層投入再多的學習量也是事倍功半;

2. 提升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能力就是我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反思能力。這種能力不僅為我們人類所獨有,也是我們成為萬物之靈的根源,提高元認知能力的途徑:

第一:閱讀,學習前人的智慧和經驗;

第二:反思自己過去的人生經歷,總結經驗教訓;

第三:啟用你的“靈魂伴侶”,讓他時刻監督你,監控你的每一次操作,一旦發現異常,就立刻發出警報;

第四:冥想,就是那種只要靜坐在某處,然后放松身體,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和感受上,同時自身要監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將其集中在自己需要關注的地方。

雖然元認知很有用,但是想擁有和掌控元認知能力并不容易,這需要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做的并不好,沒有關系,重新再來,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慢慢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3. 拆解目標

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任務就會立即從困難區轉移到拉伸區,這樣你就愿意行動了,不行的話你可以細心觀察一下,幾乎所有的行動達人都是拆解任務的高手。

二、外觀世界,借力前行

1. 保持專注

專注力是提高效率的一把利劍,人類進化帶來的優勢是人可以一心多用,但同時也分散了人的專注力,不像大猩猩吃飯時只想著吃飯,玩耍時就想著玩耍,所以要提高專注力必然是反人性的,必然是需要不斷訓練的。所謂天才專注力并不神秘,其本質便是“正確的方法”+“大量的練習”,換言之,我們沒有像天才那般卓越是因為方法不對或練習不夠。

正確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個特征:

第一:有明確的目標。運用刻意練習,挑選出不精通的部分,反復練習,目標越明確,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會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進,如果目標太大可以拆分成小目標,這樣可以使目標更具體,精細。

第二:練習時極度專注。也就是說在短時間內投入100%的精力要比長時間只投入70%的專注力好,因為專注的真正動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斷發現技巧上的微妙差異和持續存在的關注點,精力越集中則感知越細微,越容易投入其中。極度專注也是靈感的來源,當思緒完全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來想不出答案時,再將注意力轉換到另一件與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靈感和答案就會大概率的出現。

第三:能獲得有效的反饋。自己閉門造車式的大量練習不僅容易讓人分心走神,也會讓自己長期處于低水平層面徘徊。所以要想方設法的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有效的指導是不斷精進的有效手段,當條件不允許時,反饋也可以通過書籍影像,與他人交流,自述或者自我反思來獲取。

第四:始終在拉伸區練習。學習的內容不易過于簡單或困難,容易使人厭倦或焦慮,無法進入心流狀態,好的狀態應介于兩者之間。

所以要好好審視自己:

  • 審視自己的注意力——是否被動吸引還是主動選擇;
  • 審視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還是極度專注;
  • 審視自己的練習量——是淺嘗則止還是大量投入。

2. 學習不是一味的努力

第一:匹配,徘徊在舒適區邊緣。不管當前你在做什么,只要讓自己在舒適區的邊緣持續練習,你的舒適區就會不斷擴大,拉伸區也會不斷擴大,原來的困難區也會慢慢變成你的拉伸區,慢慢再變成舒適區,就像水波紋一樣,讓你的舒適區一層層往外擴展,最終全部變成舒適區,所以成長是必然的。

第二:深度,深度學習。科技和信息雖然在我們這一代發生里極大的發展,但人類大腦的學習機制并沒有隨之發生變化,我們大腦的運作模式幾乎和幾百年前一樣,更壞的是豐富的知識和多元的文化帶來的便捷,也深深的消耗著著人類深度學習的能力,并且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

人的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個層次:

  1. 被動學習:聽別人說,閱讀,視聽,演示,這些對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為5%,10%,20%,30%。
  2. 主動學習:和別人討論,實踐,教授他人,這些對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為50%,75%,90%。

當然,并不是說淺度學習沒有價值,深度學習和淺度學習并不沖突,關鍵是不要搞混他們的權重關系,我們可以把淺度學習作為了解信息的入口,但不能長期把希望寄托于此,更合理的狀態是:專注于深度學習,同時對淺度學習保持開放。

第三:關聯,向前再進一步。把學到的知識或促動我們內心的點關聯到我們身邊的方方面面,擦出新的火花,就像牛頓關聯了蘋果,愛因斯坦關聯了鐘,瓦特關聯了壺蓋,偉大的方法論始終存在,只是被會使用關聯的人運用了,才產生了偉大的成果。

第四:反饋,是真正的學習捷徑。科學的學習策略是產出作品,獲取反饋,驅動本能腦和情緒腦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努力的堅持,讓理智腦苦苦的去“學學學”。因為產出作品的同時你會不自覺地想要把最好的,正確的東西呈現到世人面前,你會主動的去打磨作品,查閱資料,學習新的知識并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在此期間自然而然你已輕松掌握了這些知識。

同時別人對你作品的反饋,無論好壞也會很容易觸動你的內心,更能加深你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至于對于反饋的信息好壞,要放平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五:休息,你沒成功,可能是因為太刻苦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與休息達到平衡共存,才能效率倍增。著名的番茄工作法:先極其專注的工作25分鐘,然后休息5分鐘,休息階段盡量干與工作毫不相干的放松娛樂,這樣在進入下一個工作階段時,會很容易的進入極其專注的狀態。

起初我并不贊同這種方法,覺得非常的苛刻,會打斷我學習工作的思路,但反觀那些學霸,正式采用了番茄工作法:極度專注-主動休息-循環往復,他們從來不過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會停下來休息,這反而能使他們的精力水位得到快速回升。輕松者的精力變化曲線:

所以不管你能工作幾分鐘,只要開始了,就盡力保持專注,把無關的事情和干擾放在一邊,哪怕保持專注的時間很短也是有意義的,一旦發現自己精力不足開始分神,就主動停下來調整片刻。

刻苦,是一種人生態度,輕松,是一種處世智慧。

3. 行動力,改變的第一步

在這個世界上懂得道理的人很多,但實際切身行動的人卻很少,有的是還沒有想清楚,有的是無端的等待,有的是看不到結果,害怕投入,有的是心性不定被其他事情干擾,所以就會有很多人說:人生懂得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究其原因,是沒有行動,只要你有所行動,就能超越一大批人。

對于成長來講,道理都是“空頭支票”,改變才是“真金白銀”。當你凡事都以改變為標準時,你就會行動起來,成長路徑也會更加清晰。

4. 運動,你不知道的變聰明的方法

告訴你一個不可思議的好消息,運動能夠使大腦長出更多的新神經元,這意味著運動可以讓你從物理層面變聰明,但有一點是運動之后的活動安排及環境刺激最是關鍵,需要堅持“運動+學習”的模式,因為新的神經元從生長到成熟通常需要28天,堅持這種模式,腦子會不知不覺變得越來越靈活。

活動越復雜,神經突觸的聯系也會越復雜,突觸生長也會更密集,所以好的運動方式一定同時包含有氧運動和復雜運動。只要大腦神經的連接越來越多,信號通路越來越寬,反應速度越來越快,人學習起來就會更容易。

本文由 @梅維斯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