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關于AIGC商業化的13個非共識認知(8000字長文)

0 評論 4745 瀏覽 18 收藏 32 分鐘

隨著現代科技不斷在發展,對于AI在商業中的發展又該是如何的走向,又該如何調整部署?關于AIGC商業化的非共識認知你了解多少呢?或許可以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里邊的內容或許可以為你解惑。

關于AIGC商業化的13個非共識認知:

  1. AIGC的核心指標,不是節省了多少時間/人力(效率屬性),而是提高了多少“轉化率”(利潤屬性)。
  2. 不是技術不夠,而是缺乏深度的“行業know-how”。
  3. 情感AI,可能反而是現階段的低枝果實。
  4. 對于轉化率的提升,虛擬人很可能會有“巨大”的增量空間。
  5. 關于Agent:目前主流的“單體智能”思路有隱患,可能的突破口是“多體智能”——類似復雜系統/鳥群,單個智能體可能很簡單(不一定要超過單個人類),但整體有非凡的智慧(AI Agent 團隊 >人類團隊)。
  6. AI產品方法論之“由用戶來完成AI產品設計的最后一公里”。
  7. 品類!——現在并沒有到AI 2.0 的“iPhone時刻”(那只是行業大佬的PR用語)
  8. “場景-用戶-需求”之外,需要增加一個關鍵詞,“關系”——定義了關系,就定義了約束條件和需求屬性。
  9. 使用AI時,把AI當成人;設計AI時,把人當成AI。
  10. 未來AI企業,方向定位將不是按照To C/To B來劃分,而是按照To 人/To AI 來劃分。
  11. AI商業模式,不是短期、一下子能夠搞定的——要么是打井模式(足夠深、打穿為止)、要么是毛毛蟲模式(不斷躍遷)。
  12. 現階段做AI,要對標的不是互聯網,而是通信/IT。
  13. 未來真正的AI 2.0/元宇宙社交產品形態,核心差異化的點,不僅是人和AI社交,更在于“AI和AI交互、人去看(消費)這些AI產生的內容”——那不是“游戲”,而是“生活”。

一、背景:去年Lensa日入300萬美金、今年妙鴨爆火,但昔日臉萌們的本質隱患,并未解決

去年12月,Lensa日收入300萬美元(詳見《Lensa!ChatGPT之后,又一個有破圈能力的AIGC產品》。

某開發者做的AvatarAI,上線2天、收入1萬美元(詳見《一天賺一萬美元,這個AI圖片生成工具火了》。

這類產品,其實本質上都是“AI頭像生成器”,提供的是個性化/炫耀價值,核心是“社交”兩個字——雖然確實短期容易爆、吸金能力很強,但問題在于,這類產品都需要依附于某個成熟、強大的社交平臺(類似QQ秀生長于QQ),才可能“長期”巨額盈利。

要想通過AIGC,自己來沉淀社交關系鏈到一定數量級,短期是不現實的。

最近“妙鴨相機”的微信搜索指數,已經在大幅下滑了:

當然,如果能夠賺一波流的錢,也挺不錯的了;但總有人希望更能穩定、長期的賺“系統”的錢。

二、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案例:PhotoRoom

PhotoRoom具體是做什么的?服務于二手電商賣家,去掉圖片背景、并增加各種細分電商應用場景所需的背景和效果。

PhotoRoom的數據表現如何?去年12月的數據是:下載量4000萬,月活MAU 700萬,每天處理的圖片300多萬張;基于訂閱費9.99美金/人/月,2020年8月突破100萬美金ARR,每個月的增長基本上都在 50%以上(詳見這篇報道)。

問題是,PhotoRoom僅僅是給用戶節省了時間,就能讓用戶這么心甘情愿的付錢嗎?NO。

PhotoRoom的價值,不僅是節省大量時間,還能提高賣家的銷售轉化率——針對各個細分場景,提供具有專業設計感的照片,用戶使用后,平均提高了31%的轉化率!

比如社交媒體(它還細分出了 Twitter、Instagram 等)、各種電商網站(具體再細分為 Ebay、Poshmark、Depop、Etsy、Shopify 以及亞馬遜等各種類型的電商平臺)、網絡小店、雜志風格(再繼續一大堆細分)、直接具有銷售文案的圖片以及各類風格類型模版,各種模版超過了1000個!整個優化生成的圖片非常的有專業設計感,操作也是非常簡單。

這個案例對咱們的“底層參考價值”在于,這是一個AIGC商業化的靠譜思路:

  1. 切細分場景、切細分用戶;
  2. AIGC出的東西,要能明顯有助于其商業活動——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要能提高客戶商業路徑上的轉化率;
  3. 基于2,所以一開始就可以收費!(因為用戶算的過賬,整體是值得的)
  4. 要做到3,創始團隊需要對該行業具備深度know-how(就能夠拿著錘子敲釘子了)

三、AIGC的核心指標,節省了多少時間、人力(不是效率屬性),而是提高了多少“轉化率”(利潤屬性)

這里有一個非常微妙的地方:PhotoRoom的功能,既能節省用戶時間,又能提升轉化率,到底哪個指標是最core的??

回憶下那個經典的對比案例:智能手機(iPhone)也有電話、短信等通信功能,但是其真正決定成敗的差異化價值,其實是娛樂/社交/購物等等其他功能,重點指標也變成“占有用戶時長”等等,而并不是打電話的通話質量等通信指標了!

也就是說,降本增效類指標也有用,但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為人類天然更愿意為開源付費,而不一定是節流,特別是在中國,特別是小B和大C。

四、相對于傳統互聯網產品,AIGC如何能“大幅”提升轉化率呢?分享4個可能性(關鍵詞)

1. 不是技術不夠,而是缺乏深度的“行業know-how”!

傳統互聯網的各種網絡營銷功能,也會通過優化標題、圖片來提高轉化率,但有一個問題,就是總覺得顆粒度太大,做不到真正的“千人千面”。

為什么做不到呢?我認為,關鍵不是模型、算法、算力不夠,而是因為真正要做到足夠細分人群/場景的千人千面,需要對那個最細分領域具備深度know-how!

比如在9月2號的「AI日報」里,分享過某篇文章里的這幾段話——

a)設計一個直播數字人,如果沒有行業理解,很可能是一個端莊、顏值高、說話語氣舒緩、手部有一些簡單動作的產品,事實上直播完全不是這樣的!

b)你必須知道大家平均在直播間停留的時間有多長、必須知道直播有忙時有閑時、必須知道什么時候全身出鏡/什么時候半身出鏡、必須知道直播間里的人的分工和配比,模型訓練要結合主播的語氣/風格,甚至要跟這個行業相匹配的方式做對應的串聯,這樣才能保證大家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否則就會出來一個傻傻的主播。

c)很多專業領域,要知道哪個環節是容錯率高的,哪個環節是容錯率低的,這樣才能保證是一個好的應用,否則就是一個泛泛的、拉平的東西。

d)做垂類的話,除了模型外,還要了解行業Know-How,否則是做不出來的。

另外,特看科技CEO樂乘最近分享過:

a)做了一個AI生成視頻的系統,可以細分為腳本生成、畫面生成、聲音生成和組裝編輯四個層面,對應視頻的三個維度和故事線。

b)客戶向我們表達需求,或者選擇一個參考視頻案例,我們給客戶生成結構化的腳本、是有語義標簽的一套協議,比如分鏡一是一個人在講文化,分鏡二是產品展示,分鏡三又是講其他什么,類似給一條視頻打碼,再加上客戶給的一些產品視頻,或者我們生成的圖片素材,以及數字人,就可以以腳本為依據去,一鍵組裝出一條視頻來。

c)我們的腳本,來自過往平臺里已經爆了的爆款視頻,微調之后生成我們自己的語料庫,它爆款概率和人比有優勢(10條里,跑爆的概率有兩到三條)

我雖然沒怎么做直播,但做IP/社群6年,有不少經驗教訓,能一眼看出,他們真的是深入行業了的,因為:

一方面,里面有一些核心關鍵詞:復制爆款、公域引流、私域轉化等等,這些,直接指向的就是“轉化率”!

另一方面,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細節——真正的牛人,不是那種抽象詞匯滿天飛,而是非?!皹酚凇痹V說細節的;不是因為細節里有魔鬼,而是因為細節背后有認知,而且是能“從底通到天”的那種認知。

我雖然沒怎么做直播,但做IP/社群6年,有不少經驗教訓,能一眼看出,他們真的是深入行業了的,因為:

一方面,里面有一些核心關鍵詞:復制爆款、公域引流、私域轉化等等,這些,直接指向的就是“轉化率”!

另一方面,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細節——真正的牛人,不是那種抽象詞匯滿天飛,而是非?!皹酚凇痹V說細節的;不是因為細節里有魔鬼,而是因為
細節背后有認知,而且是能“從底通到天”的那種認知。

2. 情感AI,可能反而是現階段的低枝果實

為什么情感AI重要?這里涉及很多個認知點:

  • “情感”是比NLP更底層的東西。
  • AI/機器人在(多模態)表達時,人“必然”會被動的有“情感體驗”,這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 “真正的情商是理性的……一個有情商的人,會讓別人如沐春風。”
  • 對于有情感親密度的對象,我們更容易信任他的推薦(轉化率更高)。
  • 總之,“情感”很可能是未來AI真正的突破方向之一,未來會有很多的“黃金機會”——效率最優,升級為情感最優。
  • ……

為什么說,情感AI可能反而是現階段的低枝果實?

可能是因為,一方面,“情商”本身是更稀缺的素養,另一方面,情感價值,是用戶側更加普世、更容易被感知的價值。

比如,大眾情商平均水平是60分、人性需求是至少75分,而ChatGPT默認有70分的水準——這里就有60分—>70分之間的低枝果實可以摘取。

在6月15日的AI日報中,分享過一個“醫療+ChatGPT”相關例子:研究者們原本期望ChatGPT能承擔醫生大量例行工作,如撰寫醫保理賠申訴或總結患者筆記,但實際上更多時候,醫生們使用ChatGPT幫助他們,以更富同情心的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85%的患者表示醫生的同情心比等待時間或費用更重要)。很多醫療工作者并不擅長寫出深入淺出的醫學手冊。例如社工們針對酗酒者,讓ChatGPT被要求以五年級的閱讀水平重寫時,它產生了令人信服又充滿安慰性指導……

另外,在專業領域,ChatGPT類產品的準確度、穩定度,可能暫時只有6、70分、反而達不到95分的商用標準線(人類平均水準是92~98%,所以95%是可感知、可接受的那根線)。

3. 為了提升轉化率,AIGC的最佳產品形態,可能是“虛擬人”

why?因為虛擬人是文字、聲音、圖像(表情/動作)等多模態信息的集大成者,是最自然的情感溝通形式。

小冰CEO李笛提到過,幾年前開始,他們和MSN以及Lawson做了大量實驗,實驗內容就是讓AI Being和人交流,最終目的是把商品準確地推送給人,同時讓人能夠更愿意接受消費的商品?!白罱K測試表明AI推薦的商品購買率達到68%,與絕大多數人類員工推薦的購買率差不多”。

要知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常規的推薦系統或AI 1.0時代的人機交互系統,即使把推薦算法、NLP做到極致,購買率據說也不超過20%——這里面有多么大的增量空間!這是很多做AI的人,之前沒意識到的認知維度。

多說一點,比虛擬人再進一步的本質形態,就是最近非常火的“Agent”;但這不是本文重點,這里只說一點:目前主流的“單體智能”思路會有隱患,可能的突破口是“多體智能”,類似復雜系統/鳥群——單個智能體可能很簡單(不一定要超過單個人類),但整體有非凡的智慧(AI Agent 團隊 >人類團隊)。

4. 除了產品側的優化,還需要“由用戶來完成AI產品設計的最后一公里”

AI產品設計=AI+人工+用戶——用戶拿到產品后,還需要完成“個性化”的設置過程(主動+被動),補齊最后的5~10分。

這背后詳細的認知思考,以及5個具體案例(4個To C、1個To B),詳見我之前分享的這篇文章《AI產品方法論之“由用戶來完成AI產品設計的最后一公里”》

五、品類!——現在并沒有到AI 2.0 的“iPhone時刻”(那只是行業大佬的PR用語)

核心指標背后,其實有更重要的一層認知——品類。

只有“量”、沒有“質”的產品,其實都是還沒有真正“立住根”的,比如之前的智能音箱,都還不算真正成為一個“新品類”。

在《如何從“品類”角度做AI產品(2C)的需求定位》一文中我提到,“新品類,往往意味著新指標、新標準(交互/OS/硬件)以及新應用(殺手級)”。

很明顯的,這些都還沒有“立”起來,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先探討一個重要問題,新交互標準是什么?——

六、新交互:CUI?Beyond Prompt

今年Sam Altman就說過,

“我認為提示工程不重要,未來通過文字或者通過語音來進行交互……如果只是在提示最后加上一個非常傻的magic word,然后以是否知道這個magic word來作為工作好壞的標準,這實在是太蠢了。”

說到新交互的本質,V神的這句話,是比較精煉的:human describes, AI builds, human debugs。

網上很多關于CUI(有的用VUI或LUI)的探討,大多是what層面的內容、有點繞。

這里分享一些我之前沒公開說的相關“認知”:

1. 過去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典型的思考格式是“場景-用戶-需求”(什么場景下,怎樣的典型用戶畫像,有什么痛點需求)

AI 2.0時代,需要增加一個關鍵詞,“關系”。

某個Agent,在這個場景里,和用戶(或者其他Agent)之間,是什么關系?
定義了關系,其實就定義了約束條件和需求屬性?!?br /> 比如老板/領導對下屬,家長對子女,天然就有“優勢地位”,同樣的話,會比其他人份量更重;還比如,同樣的話,夫妻之間可以說,但對外人,就得換個方式表達了。

2. 使用AI時,把AI當成人;設計AI時,把人當成AI

1)使用AI時,把AI當成人

使用ChatGPT時,初階是當成“搜索/工具”來獲取信息,更有價值的方式,是把她(AI)當成一個人,是為了“激發”自己的靈感。

  • 你獲得反饋信息的質量多高,其實是取決于自己輸入的數據質量的(思路、提問能力和認知水平)
  • 不要用搜索的慣性去認知和使用ChatGPT/AI 2.0產品、不要簡單的一問一答。
  • 最好不是期望它直接給你答案、而是用交談(我覺得對這個問題,balabala,你覺得如何?)

這方面,網上有些同行也在說,就不多談了。不過重點推薦一個1.5小時的干貨視頻——我的朋友文君講的《從n走到n+1:未來5年,AI創業公司CEO和產品經理的生存法則》

他是連續創業者,中美兩家AI公司的GPT戰略顧問,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動端核心產品負責人。這是今年1月,在咱們“AI產品經理大本營”的成都閉門會上的分享,其中很多認知,直到今天,行業內都還沒有人講過的。

如何證明他的認知深度和口才?看最近他的這篇文章《什么是AI的“智能涌現”,以及為什么理解它對創業者、從業者、普通人都價值巨大》視頻回放及文字記錄。

下面重點說第2點:

2)設計AI時,把人當成AI

在設計“XXX+ChatGPT”類產品體驗時,應該怎么去思考呢?

完全跳過目前的技術局限性,直接去回想/體會,自己平時工作/生活中,是怎么跟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對話交互的。

  • 比如,你在培養實習生(或者自己被培養)的時候,你是如何給ta說明需求、指出思路/原則,然后根據他的結果反饋,再去指導ta調整?
  • 如果好好體會這些細節,是會非常非常好的、直接有助于自己的AI產品設計的。
  • 如果忘記了當時的場景和對話內容,怎么辦?直接去看微信聊天記錄!都會很有收獲的。

還包括,今后和自己身邊的人對話時,可以讓自己把他當成一個AI,去體會你們之間的對話過程,會自己冒出很多的feature思路和認知出來的。

3. “什么情況下用默認 GUI,什么情況下用CUI?”

高頻、用戶需求已經很明確、用app已經能夠很好解決的需求,默認用app/GUI;

低頻長尾、用戶需求模糊的場景,更適合用CUI。

當然,未來CUI習慣了,是否還需要GUI,不確定?;蛘哒f,在ARVR世界里,可能會很自然的統一交互體驗。

ps,多說一句,提“LUI”(L-language,語言),可能是最近1、2年接觸AI的朋友說的比較多;5~10年前第一批AI從業者,當時說的都是“CUI”(C-conversation,對話),個人認為更切中關鍵。

七、未來AI企業,方向定位將不是按照To C/To B來劃分,而是按照To 人/To AI 來劃分

早期,2B的公司,不用那么考慮最終2C產品的體驗好不好,反正我把工具提供給你,怎么用客戶自己的事;

后來(5~8年前),我們給客戶公司提供AI解決方案時,不僅需要考慮產品體驗設計問題,甚至由于太超前了,所以需要引領客戶(該怎么做),弊端就是,10家頭部公司里面,可能只有1~2家認可你的非共識。

這里面背后原因,可能是因為曾經沒有人(公司)可以hold整個端到端的落地打通,或者沒辦法把各種能力足夠打散、原子化。

而大模型天生就是干這事的。

現象上,從需求側來說,2B/2C的融合已經有所苗頭。比如,我個人非常需要RPA+LLM的功能,但目前各家公司就是優先做2B,我就得等;但其實,我只是需要那些功能邏輯而已,本質來說,不是一樣的嗎?

所以未來可能是,LLM提供基座能力、中間層提供原子能力、用戶完成最后一公里(按需、自己攢一個“趁手”的工具)。

用戶側,就這么打通了。2B、2C,融為一體。

然后呢?

然后,是另外一片天空——機器和機器交互。

比如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提到的,“agent 如何被主 agent 發現,如何被合理調度,如何獲取商業價值……以及,為了交付好的結果,應該如何主動去搜尋、評估和整合其他 agent?!?/p>

還有,機器和機器交互,所需要的數據格式標準(比如3D相關)、存儲和傳輸等等基礎設施,以及應用層面的很多東西, 都是非常非常有價值和商業前景的。

只不過,現在,大家還看不清。

不過,知道這一步還不夠,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AI商業化認知:

八、AI商業模式,不是短期、一下子能夠搞定的——要么是打井模式(足夠深、打穿為止)、要么是毛毛蟲模式(不斷躍遷)

1. 打井模式

在8月28日“AI早報”里,介紹過李智勇李總的相關分享——

  • AI是打深井式縱向挖掘,不管場景大小,AI需要從頭到尾整合完才能創造價值。
  • 比如做招聘的數字員工,如果不能把招聘全場景完全覆蓋,就不創造超于正常員工的價值。
  • 這是一條指數曲線,產品的價值在跨過某個閾值(拐點)才會一下子翻上去。而如果打井不出水,會渴死做對應產品的人。

2. 毛毛蟲模式

去年12月,我在文章《AI落地的本質是管理咨詢,服務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才是商業模式躍遷的基礎》中,摘錄過某篇干貨文章中的要點:

  • AI項目的商業模式是不斷躍遷變化的,而躍遷的基礎其實是服務能力,不斷抓住客戶和潛在客戶新的需求,往往上一代產品就是下一代產品的需求來源和敲門磚。
  • 很多AI項目落地,本質就是管理咨詢公司;所有的管理咨詢都是從簡單的事情入手,給客戶解決了問題,客戶體驗很好,會自動提出新問題來。
  • AI圈知名創業者和思想家鮑捷博士的比喻,AI項目好比毛毛蟲,小時候的商業模式是吃葉子,長大變成蝴蝶的商業模式是吸花蜜,雖然蝴蝶很美,但是要求毛毛蟲去吃花蜜是不可能的。好的AI項目,是不斷在不同商業模式的外在形態間躍遷的。

基于毛毛蟲模式,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引申認知——

九、現階段做AI,要對標的不是互聯網,而是通信/IT

在模式上,把AI看成傳統的通信/IT行業,更容易讓我們撥開迷霧、認清路徑和邊界。

上面文章《AI落地的本質是管理咨詢,服務能力和工程化能力才是商業模式躍遷的基礎》里還提到——

1)通信行業人才,更容易具備服務能力和工程化能力,因為也是一直服務于大B客戶……給客戶完整的、交鑰匙級別的解決方案。(有軟硬件集成、運營能力和大客戶服務能力)

  • 實際場景中,各種限制條件,把學術論文天馬行空的問題,變成了有大量明確前提的問題,這就是所謂工程化。
  • 如果單純宣傳自己算法領先,或使用全新技術架構,一定要小心;缺少真實的業績,才會這樣宣傳,恰恰說明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可領先的地方。而且越新的技術架構,越不適合作為客戶服務產品,因為其不穩定,這也是缺乏工程化能力和經驗的表現。
  • hanniman補充:其實10年前,圈內人就知道,純算法的領先時間窗,只有半年。

2)關鍵在于,服務能力和工程化能力一樣,是創業團隊要在之前的人生旅程中實踐獲得的。(hanniman評注:速成不來)

3)AI項目里邊,其實只有5%是AI,其他都是業務梳理和場景工程?!@真的跟SaaS項目很類似,都要幫助客戶梳理流程,整理業務邊界。

類似地,在上周推送《始于2010年前后的AI 1.0 創業浪潮,實際上是集體失敗了》中,我還介紹了李智勇李總的相關思考:

1)……IBM System/360這類大型機就是這么干的。那時候人們不太知道什么是IT技術,和現在人們不知道人工智能到底干什么的類似。

2)那時候的大型機是一種復雜整合,從硬件到系統到應用。最終以一種方案的形式去解決大型機構的問題,比如銀行、保險等。

3)在貴的領域完整整合新技術、創造此前沒創造過的價值,然后再圍繞著這個基點完善售前、產研、供應鏈、售后等各方面,這就構建了起點上的商業模式。

4)分析起來就用五力模型。一定不能用平臺模式。所以前面才提到IBM System 360。

5)AI潛力的關鍵在于其背后的技術具有共通性。當累積到一定量之后,就具有變成系統型超級應用的機會。這在過去一樣發生過。微軟當年給IBM配套的時候,其實就是供應鏈的一環,等到Windows平臺化之后,產業中心就轉移。PC廠商被邊緣化,大型機沒落。

補充說明下,最近有位產品經理來找我做“1v1咨詢”,他原本對未來的個人發展機會看不太清,但他早年在中興工作過幾年,所以我給他點出的4個機會之一,就是可以想想:

  • (參考前面內容)在通信行業,你自己是否有一些深度積累、能夠沉淀出來的?(認知、方法論)
  • AI領域,是否有和“通信”的結合點機會?通信領域,是否有跟AI強相關的切入點?
  • 如何復用、借力之前的通信行業經驗,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定位和路徑?

專欄作家

hanniman,微信公眾號:hannim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圖靈機器人-人才戰略官/AI產品經理,前騰訊產品經理,10年AI經驗,13年互聯網背景;作品有《AI產品經理的實操手冊》(AI產品經理大本營的4年1000篇干貨合輯)、200頁PPT《人工智能產品經理的新起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