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IPD 體系 | IPD 的底層思考邏輯

1 評論 3385 瀏覽 13 收藏 6 分鐘

研發創新對企業而言十分重要,那么,為什么 IPD 體系 可以保障華為的持續研發創新?這篇文章里,作者對 IPD 體系的底層邏輯進行了思考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隨著華為 Mate 60 系列的爆火發布。

這家差不多沉寂了 4 年的企業再次映入大眾的眼簾。

其實,華為手機業務發展的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5 年。

在這一年其手機發貨量突破一億臺。

之后隨著 P9 的成功就正式標志著華為終端手機開始過渡到中高端領域。

手機賽道已經進入了后半場的巔峰賽,高端領域是手機競技場的必爭之地。

尤其是在當下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得高端者得天下。

P9 的發布也意味著,華為由一個傳統的通信設備制造廠商開始走向大眾。

華為的發展過程也可以認為是中國由制造到創造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隨著近幾十年的發展,作為世界工廠,國內早就打通了零件生產、組裝、代工、銷售、渠道這些環節。

過程中也催生了很多具有品牌價值的企業。

過去互聯網蓬勃式的發展拉升了需求端,將整體的社會運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這間接將中國世界工廠的價值拉升到了極點。

同時也為現階段數字化、智能制造提供了發展的溫床。

也就是說:

我們進入了一個從互聯網轉向高端智能制造過渡的一個關鍵階段。

研發創新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而華為的高端化發展之路,其實就是研發創新的結果。

當然了,我們今天內容的目的是來探討一下研發創新背后的邏輯。

我們都知道,華為是一家韌性很強的企業,如果具體到華為來說就是:

由于?IPD?代表了華為的研發創新,那其背后的思考邏輯是什么樣的呢?

為什么 IPD 可以保障華為的持續的研發創新?

在解釋這些問題之前,先來看看為什么研發創新很重要。

全球管理學鼻祖彼得?德魯克曾在他1954年的經典著作《管理的實踐》當中有過這樣的一段話:

“因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所以營銷和創新是任何企業都有且僅有的兩個基本職能?!?/p>

臺灣宏碁集團創始人施振榮曾經提出微笑曲線的理論。

微笑曲線理論的出發點最早是源于產業鏈,從一種宏觀的視角來俯視整個產業經濟。

從微笑曲線上可以看出來:

如果一家企業做的是制造,它所創造的附加值就比較低。

附加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在微笑曲線的兩端——也就是研發創新和市場營銷。

IPD 通過市場管理 MM 流程實現對戰略和規劃的管理。

通過立項、概念、計劃階段實現了對模糊前端的管理。

這樣就確保了企業對不確定性的控制,最大程度保證創新與市場的對接。

這兩個創新系統流程共同將以下幾個方面聯系了起來:

  • 愿景:期望公司未來發展狀態的廣泛聲明(一般是指 3-5 年);
  • 策略:你打算為實現該愿景而采取的步驟(2-3 年);
  • 產品和技術路線圖、優先事項和預算:這些與將實現戰略的具體計劃有關。

戰略產品規劃流程整合了戰略、路線圖和預算。

這是一個直接的、從左到右的過程,與年度預算程序相關。

另一方面,模糊管理流程是輕量級的早期活動。

它發生在項目進入正式的產品開發管道之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營銷跟產品研發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從一開始就需要考慮營銷側的內容。

其實關于營銷,IPD 中也有一定的涉及。

比如說 MTL 流程、MPP 流程等等。

專欄作家

衛朋,公眾號:產品人衛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智能硬件領域,擅長市場分析、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等,喜歡閱讀和爬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kk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