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見聞:穩健的大廠與創業的逆襲

0 評論 833 瀏覽 3 收藏 8 分鐘

作為互聯網大公司的聚集地,硅谷在中美互聯網圈里有著足夠重的分量,一些新創意、新想法會在這里誕生。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上周在硅谷的見聞和一些思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上周回硅谷走了一趟,幾年沒有回來,感觸良多,和大家分享。

有同學在大公司步步高升,做到了L6,L7甚至更高的職級。

有同學主業做得不怎么樣,副業做了一大堆,終日安然,夜臥無憂。

一部分同學在創業,身歷其境,目中猶有星光。

無論是人,還是公司,多如先期所愿。

你會發現TA還是那個TA。

一、從1到100

職場鍛煉的是從1-100放大的能力。2015年我畢業那會,正值美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的末期。即MVP跑通了,商業模式也已成熟,后續則依壟斷之勢不斷擴張。這個階段公司是最穩的,公司利潤率很高,有大量的資金來擴張業務和人才。這時候加入大公司的ROI是很高的,既穩定(沒有競爭對手),也能跟著公司擴招達到職業上的提升。

很多同學升到了很高的等級,回頭看,大多選的是公司最核心的業務。

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最核心的業務永遠是:增長(用戶規模,時長)和商業化。

拿Meta/Facebook舉例:

加入:增長(Ins增長,FB/Ins視頻),商業化(FB/Ins廣告)

相關的組,都獲得了很強的業務buff,呆了五年以上,基本都是L7以上。

這時候,公司也會投入資源來探索一些創新的業務:比如:teens,支付,電商,VR等。

但很快,管理層就會發現這些新業務的ROI并不高。特別是對比巨額利潤率的廣告業務來說,微乎其微。一時興起決定投入某項創新業務,過個一兩年,冷靜下來一分析,如不能達到“驚喜”的預期,多被棄置。很多同學一聽到新業務就很興奮,覺得會招很多人,百廢待興,如若業務做不起來,從哪里來,還得回哪里去。

且在大公司做新業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認知的慣性是很強的阻力。比如Meta/Facebook,賺多了廣告這些快錢,深信“四兩撥千斤”之道。再讓它去做一些比如支付/電商這些非常需要運營的臟活累活,就像讓一個精致梳妝的貴婦去掏糞一樣困難。

創新業務能做起來的,要么是小公司,或大公司快不行的時候,決意革新之時而成。

對于那些已過MVP階段,行業上限很高,壟斷有規模效應的大公司,盡早加入他們的核心增長和商業化團隊,能有很高的上限。

二、從0到1

“歸于0”。從大廠出來,做從0到1的事情,需要完全mindset的轉變。把之前的光環全部摘掉,卷起袖子鉆進泥土里。

大廠里的增長要做科學的分析,各種AB實驗論證。實際上真正work的增長就是各種野路子,有多野我就不說了。

道理也很簡單,你就是再好的學生,也比不過出題人。這個世界的商業游戲就是,某個公司在一個領域取得壟斷之后,會制定某種規則,用規則來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在大廠,你就是想辦法把這套規則做得更好。但世上還有另一種智慧,叫做“客觀規律”,由于世界是流動的,規則是滯后的,必有破綻,能找到那個點:規則不符合“客觀規律”的那個點,如果能跳出這個框架,順應自然,則獲附加之力。但大部分人寧愿忍受極大的痛苦,也不愿意接受: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

執行力。執行是反人性的事情,因為要消耗能量。執行力跟不上你的想法,再多的認知也是精神內耗。所以現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內耗死的,沒聽說幾個是累死的。執行力說白了就是你有多想做這事?,F在信息如此發達,工具何其豐富,有什么事情是執行不了的?困難的永遠是你有多想。

很多人就是對自己不夠真實,想著自己想的事情不去做,做著自己不想的事情還要想。執行力就像一頭你內心沉睡的野獸,人人都有,只是沒被叫醒而已。

“悟”。當你有一天真正把一個業務從0-1做起來,比如盈利的第一塊錢,或者用戶爆發性增長的第一天。你就像觸電一般,一下子“開悟”了。這個變化就猶如基因突變一般,永遠印刻在你的潛意識里。有了一個后,你會很快有第二個,第三個… 你會永久地對一些事情更有信心和底氣,你會在更深一個層面去吸收這個結果對你認知層面的改變。這不同于你看一本書,一個演講,你覺得那個人說得很有道理,但這只停留在你的腦中,并不會從基因層面上去感知這個東西,一定是你經歷過才會改變。你的整個人,本質上是你經歷過所有一切的總和。

三、萬變不離其宗

這個世界是流動的。

時間在流動,一切的生產力,生產資源都在流動,過去的確定性不代表著未來的確定性。

金錢在流動,金錢的本質是聰明的,聰明的資金會去尋找它的確定性。

人也在流動,每個選擇都可能改變命運,但你也一定會做那個選擇。

特邀作者

Louis徐瑋,公眾號:Louis徐瑋 (ID:louisxuwei)前facebook產品技術leader。有用戶增長產品,商業化產品,風控產品等相關經驗。中美互聯網行業的思考者。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