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 | 在如今推薦算法下的公眾號起號攻略!

0 評論 2728 瀏覽 8 收藏 16 分鐘

普通人想做自媒體,但拿到結果的時間總是漫長的。本文從公眾號起號策略講起,總結了3個賬號運營的核心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么普通人做自媒體公眾號拿到結果的時間,總會比大佬們要慢呢?

其實,還是在于對如今公眾號本身的認知不夠,因為核心認知掌握不到位,所以你就會發現有力無處使,各處去投石問路。問到最后還是不確定誰是對的。

其實,現在能在公眾號能拿到結果的新人,基本都是明白下面所說的這3個賬號運營的核心技巧,所以才不會跟普通人一樣開始碰到問題就迷茫。

起號技巧+內容運營技巧+營銷推廣技巧

七叔是個樂于分享的人,由于篇幅有限,下文僅介紹絕大部分人在公眾號起號上碰到的問題。

老粉都知道七叔寫文章都很干啊。

下文信息密度非常高,建議你先收藏??!

一、公眾號起號原理與技巧

試問下,在你賬號定位和內容定位都差不都的情況下,新號運營上你跟大佬的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沒錯,是公眾號起號技巧。

實際來看七叔溝通這么多粉絲后,大部分人是新號發了十幾篇、幾十篇都沒有起號…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大收益。

沒有起號,就代表了沒有穩定的公眾號推薦流量;那也就難有爆文的產生(玩過抖音短視頻起號的,大概都懂這個道理吧)。

是的,你沒聽錯;在七叔看來,公眾號現在也講究起號之說了。

判斷新公眾號正式起號的標準是:判斷公眾號賬號入池↓ ↓

具體表現為該賬號只要發布垂直內容,會持續獲得推薦流量。

(七叔全網唯一首發觀點)

??七叔其他公眾號推薦流量

不理解什么意思是嗎?你帶著問題,繼續往下看。

下面七叔講的起號原理和技巧通用于任何自媒體公眾號。

像七叔這個新號半個月左右快2K+粉絲了。

目前的流量還不錯,也是利用了起號原理和起號技巧。

而且,這個新號文章推薦流量已經出來了;由于某些問題,賬號推薦還未入池,這也是七叔接下來要優化的方向。

下面七叔就公眾號新號起號做分享,老號的話在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是技巧有些區別。

光是這篇起號分享,價值就至少值5K吧。

別犟……挽救你的信心,重拾賬號后你連5K都賺不到,那你做自媒體干啥。

關于以下公眾號起號技巧應用,前提是在你達到賬號維度和內容維度,都符合公眾號推薦流量賬號的基礎標準上。

七叔尤其說下,這3個內容維度的重點:內容垂直度、更新頻率、原創度。

還不清楚的,你可以先去看下我主頁的這篇文章《公眾號日更100多篇,我悟透獲取公眾號推薦流量的3個秘密

了解以上硬性條件后,接下來再說下起號原理:

1)新公眾號起號標簽原理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0粉公眾號新號,系統怎么給該賬號文章推薦流量的?

當然,公眾號推薦算法是黑盒,除了官方沒人知道具體細節。但是七叔之前操盤過多個公眾號起號以及對推薦算法的了解,總結出以下:

① 內容標簽

拋開社交鏈推薦不談。

公眾號推薦機制核心重點在于興趣標簽匹配算法。即提取內容標簽,對有著相同閱讀興趣標簽的用戶,進行內容分發。

所以,我們要在文章的標題和正文內,布局適合咱們賬號內容定位的核心關鍵詞。

觸碰公眾號推薦流量的開關是在于:原創且垂直內容的穩定更新頻率。

換句話說就是:

積累你穩定更新的原創垂直內容,來換取平臺給你的穩定推薦流量。

換做你是官方平臺,你也不想給個三天曬網,兩天打魚不活躍的賬號浪費平臺流量吧?

如果你新號傻傻的一直發,可能第一篇就上推薦流量了,也可能1個月都沒有。

具體加快推薦的技巧,后文七叔會細說。

也許,你會說……

我是這么做的啊,發了一段時間確實有推薦流量了,而且還爆了……

爆了之后,再發文章,結果又回原來的個位數或兩位數閱讀量……

所以,這又涉及到賬號入池推薦、內容質量問題、內容是否再推薦等因素。

拋開內容質量問題和是否再推薦不說,在七叔之前的領域多號操作后,發現還有賬號入池推薦現象。

意思就是,賬號打上標簽后,只要發布垂直內容,就會獲得推薦流量。

但在你的公眾號權重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及打上賬號標簽的話,平臺是不會給你持續性穩定的自然推薦流量。

聽不懂,你就聯想下抖音推薦機制吧。

新號300-500初始自然流量,根據視頻內容標簽先推薦,如果視頻內容爆了后,可能就給賬號打上了標簽。

后面發內容自然流量就會1k-5k左右,然后爆款內容在拉升賬號權重,導致賬號所有數據正向發展。?

公眾號推薦機制,其實也差不多這個道理。

②賬號標簽

看完上面內容后,你應該知道要打上賬號標簽,是要花時間的;因為這需要大量的數據建模。

打上賬號標簽,也是賬號入池的終極目標。

而打上賬號標簽的核心因素有:賬號內容標簽+合集標簽積累、賬號垂直閱讀人群積累等。

??賬號合集標簽舉例

在以上核心因素積累一段時間后,不出意外,你的賬號權重以及賬號標簽就會出來了。

接著賬號也會入池,迎來穩定的自然推薦流量。穩定的推薦流量,玩過抖音或者視頻號都應該懂意味著什么吧??

當然,你斷更一段時間后;再發文或者不發文,推薦流量可能就重新掉0…

??接下來,七叔的靈魂拷問:

為什么發差不多選題內容,甚至標題都跟你一樣的賬號,你的閱讀量收益幾千百幾萬而他卻10W+呢??

按照七叔的經驗,這里分兩種情況來給你解答:

①粉絲基礎差異

如果你的賬號粉絲數少, 而對方是大號粉絲基數又多;當然帶有爆款屬性選題的內容,發在你賬號上跟發在他賬號上是兩碼事啊。

人家的閱讀用戶群體垂直精準,又有一定規模的基礎流量數據;撬動更多的推薦流量當然比你更容易啊。

當然,還有推薦流量數據的考核,也大概率是存在的。

② 推薦流量數據考核

換做都是剛起不久的新號,你閱讀量幾千,而他卻10W+,這說明什么呢?七叔拿抖音/視頻號舉例吧,都知道抖音/視頻號的流量層級有對應的內容數據指標考核吧?每個層級流量達標了,那么系統流量繼續給你推流。

結果要么出圈全站推,要么受數據考核影響終止推薦,要么受該垂直領域用戶量的影響,就這么多流量。

所以,一旦觸發了公眾號推薦流量機制,那么初始給到你的推薦流量,大概率也是會有推薦流量相關數據指標考核的!

因為,七叔之前多賬號操作的領域,發現有些文章推薦流量可以達到5-6天,而有的只有2-3天。

嗯…公眾號推薦流量按天來給的,不是按照小時來的。

當然,獲取到大量的推薦流量,是會導致流量主收益提升。

但是從漲粉角度來說,并不是那么樂觀,內容標簽和用戶興趣標簽,還有待公眾號系統持續建模精準化吧;因為目前流量一旦上去,進來的用戶精準度是會有偏差的。

所以綜上所述,在硬性的基礎條件下,你懂了內容標簽和賬號標簽推薦原理后;你就知道為什么新號內容不入池,或者入池爆文了后面數據又回到解放前的道理了,以及差不多選題內容會造成閱讀量以及收益的差距了。

那么,我們現在知道了加速賬號推薦流量的進程,也就是加速賬號標簽化的進程。

下面七叔要說的起號技巧,也就是加速賬號標簽化的方法。

2)新號公眾號起號技巧

七叔上面也說過了影響賬號標簽化的2個核心因素:

賬號內容標簽+合集標簽積累、賬號垂直閱讀人群積累等。

那么如果要加速賬號標簽化,針對這2個因素可以同時進行操作:

① 賬號內容標簽積累+合集標簽積累

確認好賬號定位以及內容定位后,文章有針對性的布局核心關鍵詞。

一旦長時間的發布積累后,內容標簽、合集標簽也會持續積累,積累一定程度后系統會識別該賬號的內容領域屬性,從而給賬號打上標簽。

內容是自媒體賬號的底層構架,盡量不要為了數量的積累,而拋棄質量。

當然內容的穩定更新積累是慢的。但是七叔經驗來看,同時要配合以下操作可以是可以加速賬號標簽化進程。

② 賬號垂直閱讀人群積累

這個方法是什么意思呢?有2種層面的操作。

? 第一種理解:文章閱讀互動數據積累

發布的文章,需要做閱讀等互動數據的積累。

因為新號開始發文基本是沒有權重,沒有流量的。所以要給賬號文章冷啟動導入流量,做初始內容的互動數據。

對于個人公眾號來說導入文章流量的方法有:

轉發朋友圈,轉發互助群,行業交流群,大號帶小號,轉載等等途徑。

新號一般3-5天就可以拉起權重,相對應的就是可能會影響推薦流量的加速。

前期,不用過多擔心人群不精準。初期的流量引入是為了激活新號的權重而做的。且初期引來的不精準人群,也會在后期你不斷的內容更新中取關你。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七叔把常讀用戶指標截圖出來,所以,你看明白了嗎?

? 第二種理解:公眾號漲粉

這個非常好理解,精準用戶自帶閱讀興趣標簽。

我們做賬號本來就是要關注漲粉指標的,何況你新號0粉,一點權重都沒有…

賬號關注的精準粉絲上來,那么對于你內容的閱讀互動行為數據的積累,是非常有幫助的,長時間這樣下來也是會加速你的賬號標簽化。

畢竟漲精準粉絲后,常讀人群標簽和內容標簽會雙重作用于賬號本身。

當然想快,就用付費方式來漲粉,但也要注意你內容的質量,畢竟用戶關注你核心是看你輸出內容的。

二、結語

以上通過對該公賬號算法的底層認知,讓你看到了公眾號運營的第一個卡點,即公眾號起號技巧。

然后結合公眾號的內容標簽推薦和賬號標簽推薦,給你深度剖析了標簽推薦的玩法。接著得出賬號標簽化是影響推薦流量持續性的核心因素。

最后圍繞影響賬號標簽化的因素進行策略干擾,從而讓新號快速起號拿到穩定且持續的推薦流量。

另外,現在做公眾號對于有行業積累的普通人來說,確實是一次機會。

作者:七叔,公眾號:七叔創業圈子

本文由 @七叔創業圈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