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版大模型“群毆”了chatGPT一年

0 評論 1217 瀏覽 0 收藏 10 分鐘

chatGPT的能力令人又驚又恐,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國產大模型的實力也漸漸加強,有了優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筆者整理分享的內容,可以了解到國產大模型優勢、國產大模型的戰略價值哦!

chatGPT應該是自從智能手機出現之后最有故事可以講的技術型產品了。

我第一次用chatGPT的時候,腦袋里就閃過TVBdian’s’jdian’s電視劇《苗翠花》的一個場景,方世玉老爸方德為了展現國布不比洋布差的“國威”,與英國大使羅便臣打PK,最后結局是方德一家人和刺繡大師親眼見到機器化武裝的工廠之后,都被震撼到呆在了原地……

chatGPT給我們這種以碼文字為生的手藝人帶來的壓迫感就是這樣的陌生而又熟悉,這又是“文明的代差”!

為什么會有這種危機感呢?人只有通過語言和人交流了,才會有思想、技術和學術;而當人和機器也能語言交流時,則意味著機器AI也整合出各種出思想作品,并且效率高了無數倍。

馬云2017年時講“五新”,其中的“新能源”指的是大數據,他認為大數據是越用越值錢的?,F在大家結合chatGPT應該就可直觀體會到了,如果說chat構成大模型(GPT)一個流量入口,而萬物+GPT(大模型)將真正開啟強人工智能時代。

慶幸的是chatGPT在一些需要帶價值觀傾向的非標問題上還有些呆萌,不過就算在這些問題上“調戲”它,chatGPT也能不斷適應和學習。

只能打不過就擁抱!經過大概一百多天時間,chatGPT實際上已經沒有之前的話題熱度,今年chatGPT帶動了大模型行業的風口。

我問過一些圈內比較資深老師,問他們怎么看到這種國產的chatGPT產品,有的回答比較耿直:“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有的配斷水流大師兄那個著名表情包,有的說還不如搭個梯子研究下怎么做專屬的chatGPT。

顯然,這沒有回答如何追趕的問題。

一、經常掉鏈子的各種chatGPT付費站點

豈不是用原本chatGPT可能的風險以及技術操作難度,就跟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推特和Facebook賬戶一樣,有了API的基本也要付費購買,搭建服務器,實際上是做二手承包商。

我用了不下20多個國內各種接入原版chatGPT的站點,從公眾號H5頁面、小程序到APP,還有PC端的網站以及桌面端,用戶能試用3至5條,之后就要交錢才能用。

我在付費了不到十個,決心徹底白嫖了,一分錢也不掏了。因為前一天還用的好好的,付費了過一個月就打不開的,有的竟然前天還能用,第二天就掛了。

不僅僅是發現被割韭菜之后的不爽,還有在那個端口里面的對話框里面輸出的問題以及答案的歷史記錄,也全部清空了。

再后來我用cubox把幾個接入了chatGPT的鏈接裝在鏈接夾子里面,免費的挨個用,再把一些好的答案復制在“速記”里,不過這樣也是徒勞的,一般這幾個鏈接也會很快陣亡。

從內容體驗上看,chatGPT3.5輸出內容已經比年初要好了很多,但是產品體驗始終是不及格的,甚至這些小創業團隊本身也對用戶增長規模沒有奢望,基本是梭哈一把就撤的心態。

二、國產大模型優勢很快體現出來了

地球人對chatGPT基本是又驚又恐的狀態,美國也動用了行政力量壓制chatGPT4.0迭代速度和應用范圍;國內這種處理有戰略層面的考慮,畢竟本土互聯網公司也需要發展空間,客觀上為國產chatGPT創造了成長時間。

國內互聯網大廠全部壓上去這個努力勢頭還是要肯定一下。作為個體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都做,才能帶動大模型產業鏈的進步,培訓出人才梯隊,并且中國人向來在商業化上有天賦。智能手機和APP一開始中國也落后美國,但很快就用流量優勢,以及各個大廠一起發力慢慢追平,甚至局面趕超了。

我們還要考慮到現在很多大廠在優化裁員,大把程序員失業,他們其實是買房、創業中堅力量,當資本已經明確找到了和美國對標目標,大家又有正事可以做了,資本不外撤,其實是一個正循環。就像科技媒體行業里面,現在活得最滋潤的是新能源車企那些媒體人,他們也應該感謝特斯拉帶火了整個行業。

干是必須要干的,哪怕是挖人、先僵化固化再優化進化,用時間換空間。我基本上各個大廠發布大語言模型,基本都在網上申請測試,總結下這些國產chatGPT的優勢基本與上面的反著來:

不用擔心斷片;用戶問答記錄可以云存儲;大廠服務器優勢強,輸出速度快,頭部大廠還有自己的云計算公司;PC端APP端都可以同步;輸出質量逐漸彌補差距;最重要的是免費??!

也就是說,國產對話大模型開始逐漸追平chatGPT的先發優勢,已經找到了強人工智能的狀態.

三、國產大模型的戰略價值

我把接入chatGPT站點各種連接稱之為散兵游勇,而國產大模型則稱之為“正規軍”。

“散兵游勇”借助chatGPT鏈接打野戰,做中間商賺差價,但賬戶沒有沉淀,無法形成聚集用戶規模,對于國內形成獨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產業并沒有助推能力。

互聯網大廠的大模型實際上砸錢在做,現在也只有這些互聯網大廠有動力、有資金去做,其他的小廠會做技術外包服務商,或者找個機會賣給大廠套現。

雖然國產大模型是一個通用型產品,但是限于之前的內容生態以及各家本身也需要大模型符合各自公司戰略,各家大廠還是會做差異化,不會真的成為chatGPT的國產版。

百度的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用的比較多,屬于chatGPT的平替產品,這兩家把智能語音優勢發揮比較好;抖音出的“豆包”小助手產品設計簡潔,輸出專業內容也比較好用;阿里的通用千問上線用的不多,可能是與阿里本身的內容基因不強原因有關,騰訊混元處于內測階段,360智腦沒拿到邀請碼。

這些國內大廠的大模型產品的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

  • 作為新的入口,內置在自己生態內全家桶產品之中,未來通過聊天形式喚醒可以打開。
  • 基于各自的云服務比如百度智能云、騰訊云、阿里云、火山引擎等,對平臺公開的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發掘資深平臺大數據的復用價值。
  • 增強自家主營業務的技術實力和服務實力,比如通用千問作為服務中小企業的BI;360智腦服務于政務安全市場大數據使用等等。

因此,國產GPT雖然不會改變互聯網行業格局,但是對于整個中文互聯網追趕國外人工智能產業帶來了希望,他們共同作為基礎設施,能夠提供給用戶更穩定、更普惠的AIGC服務,更多用戶接觸AI內容,掌握使用AI使用技能,則在中美AI的軍備競賽之中又多了一份勝算。

專欄作家

靠譜的阿星(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互聯網觀察者,科技自媒體&媒體專欄作家,專注于公司商業模式研究和互聯網行業分析,靠譜匯創始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