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設計(十六)

1 評論 1055 瀏覽 0 收藏 6 分鐘

當我們要前往哪個方向或者是地點,找不到明確的方位,就需要依靠到指示牌、標志性的產品來輔助,這種產品設計使得人在活動中便捷了不少。下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筆者給我們分享的內容吧!

一、車票售賣機

符號語義的錯誤應用,一個面性圓形”保”字怎么看都不像可選圖標。上面的多選框距離「投保須知」提示更近,又造成了干擾。實際上那個多選框只代表選中當前車票,購買保險需要點“保”字。

類似的基礎錯誤生活中還有很多?,F如今,很多頭部互聯網產品體驗已經做得很好,但傳統行業還有很多產品根本談不上體驗。這就造成了一種割裂,同時對設計師來說也是機會。

二、壩堰機場?????

呼和浩特的朋友對這個可能比較熟悉,經常有人會產生迷惑,我要去機場,為什么寫著壩堰。其實壩堰是個村子,機場剛好在旁邊,先有的壩堰,后有的機場。但是規劃人員顯然沒有考慮乘坐此線路大多數人都是想去機場,很多還是轉乘客戶,大概率是外地人。

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機場叫白塔機場,壩堰機場的前一站叫白塔西,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疑惑,容易產生錯誤判斷。

當然改名幾乎不可能了,尤其是地名、站點名,更改的成本太高,而且意味著新一輪的用戶教育。

三、車廂地標

之前寫過一篇關于火車地標不好理解的案例,點這里回憶。

當時提出的方案之一是數字大屏動態顯示,最近剛好刷到了已經應用的案例。屏幕會根據列車動態顯示車廂號。而且列車進站前還會有警戒繩阻攔,防止乘客越過黃線,一舉兩得。

四、商場樓層

微博上的一則吐槽,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現在商場樓層的標注越來越復雜,認知負荷很大。我不知道是不是商場故意為之,想延長顧客的停留時間。但這種設計真的很愚蠢,會增加消費者厭煩的負面情緒。

如果想延長顧客的停留時間,應該優化動線設計和用戶旅程,讓消費者以一種舒適的狀態逛完商場,參考宜家。當然宜家的設計也不一定合理,同樣存在一條路走到黑的問題,出口處的冰激淋能緩解一點情緒,但效果也未必有多好。

有多少種用戶,就應該有多少種用戶旅程。以深圳宜家舉例,有的用戶只是想到二樓吃快餐,并不打算逛商場。但宜家并沒有提供直接下樓的方式,只能強行逛一圈。甚至二樓很多所謂的“安全出口”加裝了報警器,推門會觸發報警。置消費者于尷尬境地,還涉嫌違反消防法。?????????????????

五、地鐵路線圖????

這是深圳地鐵路線圖,下方是完整站點名稱,電子屏動態顯示臨近站點。特意突出下一站,開門提示也比較明顯??空就\嚂r,電子屏還會顯示終點站各出站口可以去往哪里。顯然這是研究過用戶需求后做出的設計。唯一不足是只顯示終點站出口,作用不大,而且容易產生認知負荷,以為是當前停靠站。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老街站那個圖顯示的就是老街站的出口啊,不是終點站雙龍站的出口,不然你以為“東門老街”四個字是代表哪里的?

    來自美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