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如何消除認知負荷——高鐵衛(wèi)生間帶來的思考

0 評論 1700 瀏覽 3 收藏 6 分鐘

在生活里,有些設計產品由于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設計規(guī)范等問題,導致用戶在使用產品的時候出現(xiàn)情況,下面這篇文章的筆者以高鐵衛(wèi)生間按鈕設計為例子分析此現(xiàn)象,我們一起往下看了解了解吧!

左上角的圖片是我在高鐵衛(wèi)生間拍的,其余都是從網上找的。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有很多共同點:

  • 提示語特別多,墻上貼滿了圖標和文字;
  • 馬桶周圍有多個按鈕。

現(xiàn)象的背后總有原因,就像“請勿隨地大小便”的周圍一定有很多人違反規(guī)定。高鐵衛(wèi)生間反復強調的標語證明有很多人分不清沖水按鈕,誤觸了報警裝置。???

顯然標語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是沖水按鈕不夠大、不夠醒目嗎?當然不是,原因很多:

  • 符號語義的錯誤運用。沖水按鈕上的圖標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使用指引,告訴你周圍有按鈕,怎么都不像可以按下去的樣子。
  • 信息過載帶來的認知負荷。標語越多越混亂。人腦的短時記憶力是有限的,我們都知道7±2原則。對于年輕人來說7個是上限,但對認知能力較弱的老人和兒童,3個可能就已經是極限。
  • 陌生環(huán)境觸發(fā)古腦,引發(fā)不安情緒。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人腦可以分為古腦、舊腦和新腦。陌生的環(huán)境和報警按鈕元素很容易讓人覺得不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從而不敢按下按鈕。

那么我們要如何優(yōu)化呢?設計的常見手段有消除、隔離、替代、轉移、個人舉措。

  • 消除:去掉多余無用的提示,讓馬桶周圍出現(xiàn)的元素盡可能的少。
  • 隔離:把SOS與沖水按鈕的距離拉開,報警按鈕容易誤觸,加上保護罩。
  • 替代:把容易誤解為指引的沖水按鈕替換為生活中更常見的樣式,讓乘客明確可以按壓。把文字較多的提示改為有箭頭和手型的帶有指向性的標語。
  • 轉移:把沖水按鈕轉移到更容易被注意到的位置。
  • 個人舉措:列車廣播和視頻增加使用介紹,乘務員提供必要幫助。

上面的案例反映了錯誤設計帶來的認知負荷。認知負荷出現(xiàn)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能力不足指文案描述不清晰、老人兒童本身認知能力較弱。錯誤聯(lián)想指按鈕符號語義的錯誤應用,導致看起來更像是指引。記憶問題就是上面提到的7±2原則。

再舉一個認知慣性的案例,同樣是高鐵衛(wèi)生間,門上有這樣的標語,它反映了一個問題,很多人進衛(wèi)生間后忘記鎖門,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上廁所鎖門不是基本常識嗎?

按按鈕自動開關門這種形式比較新奇,對于新鮮事物人們更愿意從過往經驗、記憶里尋找類似的東西。就很容易聯(lián)想到ATM機、智能門鎖等,這兩個事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關門以后會自動上鎖,只有出門的時候才需要手動打開。這也更符合人的認知慣性,在他的認知里,既然是自動,那關門和上鎖應該是同一個動作。

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并促進生產力,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既然改成了自動開關,那自然應該減少操作步驟,將關門和上鎖合并成一步。從預判用戶行為的角度上亦應該如此。否則自動將毫無意義,只能淪為偽智能。

最后我們還可以繼續(xù)深入探究,雖然上面提到的都是單點設計問題,但其實背后反映的是設計系統(tǒng)問題。按鈕樣式、提示標語五花八門證明高鐵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設計規(guī)范與服務標準。更沒有細分人群,考慮特殊群體的需要。?????

?????????????

本文由 @我很好奇WHY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