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一個關于“企微”的短視頻,被迫刪了

0 評論 2934 瀏覽 0 收藏 9 分鐘

關于微企,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作為企業打造的專業辦公管理工具,有缺點也有優點在。大家一起接著往下看筆者分享自身的見解,了解更多內容吧!

上周,我拍了一個關于企微的短視頻,大意是:

企微正變得越來越像個人微信的附屬品。企微的核心競爭力,似乎只剩下“連接個人微信”的能力。

我進一步分析道:

釘釘雖然沒有“連接個人微信”這樣的殺手锏,但是它在PaaS平臺建設、服務商培養方面取得了較大的優勢。我個人認為,未來釘釘將坐穩中國第一SaaS平臺的位置。

很多網友留言反對我對企微的評價,還有網友在群里質疑我是不是收了釘釘的廣告費。

我提醒他,可以提意見,但是沒有證據,就不可以公開污蔑別人。

而他的觀點則是:因為我是網友,當然就可以。

如果按照這個網友的觀點,但凡你在群里說了“A平臺好,B平臺不行”,那就可以被質疑“收了好處費”?

這和曾經那段特殊時期的誣告和批斗行徑,有什么本質不同?

當然,也有網友為我鳴不平,認為我的觀點沒什么不對。

不過,我實在不想和“質疑我收了好處費”的網友繼續糾纏,于是刪除了視頻。

但是關于企微,我還是有話想說。

一、企微之變

有網友認為:專注于做私域工具,不搞平臺和生態,本來就是企微的戰略。

但是我認為,至少曾經,企微確實希望做好平臺和生態。

否則,企微就不會在2022年新品發布會上,高調宣布:“作為平臺,服務商是企業微信生態中的重要力量”。

企業微信負責人黃鐵鳴更不會公開表示:“未來企業微信將和廣大合作伙伴一起,將價值真正送到企業身邊”。

然而,山盟海誓未必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從種種跡象來看,企業微信正在弱化平臺的定位,把重心調整到短期的“商業化變現”上面:一方面,企業微信利用“連接微信”的能力不斷增加收費項目。另一方面則在平臺建設、服務商賦能等方面進展遲緩。以至于一位企微服務商抱怨道:企微拿走了大部分收入,服務商只能跟著喝點湯。

當然,我并不是說企微這么做不對——畢竟從去年開始,騰訊就面臨著巨大的盈利壓力。

作為公司的一員,企業微信當然不能只顧著自己的發展,而背離公司的主要經營目標。

但是我想說的是:企微拿了這么好的一手牌,如果最終只是成為一個私域管理工具,那就真是可惜了。

二、企微的弱點

在被刪掉的視頻中,我說企微的弱點在于“過于依賴個人微信”。

有很多網友留言道:明明這是人家的優勢,卻被你說成是弱點。

其實,優勢和弱點并不沖突。比如,飛書的優勢是極致的用戶體驗,但是它并不是沒有代價的,那就是高昂的成本。

實際上,飛書的CEO謝欣就曾經說過:“字節跳動用過很多協作產品,后來覺得都不符合需求就自己研發了飛書。同時,考慮到極致體驗的產品需要非常大量的投入,因此,我們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商業化”。

所以,“大量的投入”造就了飛書的極致體驗,但同時也導致了飛書的高昂成本。

飛書的某服務商告訴我:“客戶都很認可飛書的用戶體驗,但是一聽到價格,就會打退堂鼓”。同樣的道理,“連接個人微信”是企微的優勢,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優勢,企微選擇了一條更容易變現的道路,從而放棄掉SaaS平臺這個更長期的機會。

這就是優勢和弱點的悖論。

不過,我認為這未必是企微團隊主動的選擇。根源可能還是在于企微的出身,即基因。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釘釘、飛書和企微三大平臺,就會發現,他們的基因決定了各自的戰略,也決定了他們今天的位置。

釘釘與其說是阿里巴巴孵化出來的產品,不如說是員工獨立創業的項目。

釘釘并非源于集團的某個戰略,而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無招抓住的一個創業機會。

諷刺的是,它的前身“來往”,一開始就是集團的戰略級項目,卻遭遇了凄慘的失敗。

飛書則是互聯網公司內部工具的商業化。

這個基因既讓飛書一開始在互聯網行業所向披靡,也讓飛書在面對傳統行業客戶時,遭遇了成長的瓶頸。

可以說,基因決定了飛書的市場局限。

不突破這個基因,飛書在國內市場就難有大作為。

企微作為個人微信能力的延伸,在享受到巨大好處的同時,也受到了巨大的制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微并沒有釘釘那樣的獨立性。

或者說:企微怎么發展,并不是企微自己說了算。

這就是企微的弱點。

三、說些題外話

大廠的基因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又無所不在。

基因甚至可以成為篩選器:員工只能公開說出、管理層也只能聽到“基因想要聽的話”。

所以,很多事情走到無可挽回的那一步時,最后明白過來的,往往都是公司高層。

這就是基因的威力。

過于依賴個人微信,對于企微來說,到底好不好?

也許已經沒人再關心這個問題。

畢竟,企微是騰訊的企微,而不是企微團隊的企微。

就好像平安集團轟轟烈烈的推出HRX,又干凈利落的解散了HRX團隊。

難道HRX團隊里面,就沒人預見到這個結局?

也許不是。畢竟,HRX團隊的人才,很多出身于國內外大廠。

只不過,HRX不是HRX團隊的產品,它只是平安集團的產品。

與之相對的是,創業者雖然也會失敗,但是他們敢于直面問題,敢于自我否定。

但是大廠產品未必有這樣的勇氣。

本質上,他們不是為產品的成敗負責,只是為自己的前途負責;他們不是為公司的未來負責,只是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所以,即便所有人都覺得“似乎不對”,但大家都失去了自我否定的勇氣。

這也許就是大廠產品的魔咒。

專欄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