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廠”視角來淺談產品經理的工作推進

0 評論 417 瀏覽 3 收藏 8 分鐘

如果系統性地梳理產品經理的工作,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一個流程?這篇文章里,作者就以產品“工廠”為比喻,談了談產品經理的工作推進,一起來看一下吧。

如果把產品經理的工作比作一個產品工廠的話,本篇內容就是想粗淺的講講這個“工廠”的流水線設計,希望能用這粗淺的假設來拋磚引玉。

一、需求來源

作為產品工廠,需求是起點,有了需求“工廠”才有開動的理由。產品需求來源可以分為兩個大類:承接的需求和挖掘的需求;劃分方式很多,這里僅以來源方區分。

1. 承接的需求

這一部分算是被動接單,會分成單個功能和專項;其中單個功能比較獨立且單一,主要包括一些體驗反饋提煉出的需求,例如內部打卡和用戶反饋所產出的需求。

專項則不同,通過單個獨立功能無法實現某個目標,則需要通過專項產出或優化一系列功能來實現目標;這種需求更多由上而下來源于整體規劃調整和目標導向。

2. 挖掘的需求

顧名思義,這類需求是完全內驅,也都是基于要實現某類目標挖掘出的需求,關鍵在目標拆解方式。

以實現訂單增長目標的需求挖掘舉例,可以按訂單來源渠道和用戶下單路徑來挖掘需求;針對訂單來源渠道,可以根據不同渠道轉化率的差異,來設定不同的提升方式,例如,高流量低轉化渠道,主要提升轉化率,相反,則提升高轉化渠道的流量;針對用戶下單路徑的漏斗分析或場景分析,同樣能挖掘出實現目標的需求,這里不再細分列舉。

二、需求決策

作為工廠,在一定條件下,產能是固定的;在這種限制下,不是所有需求都能立項,也不是所有需求都能立馬進項。這里就需要說到需求決策:立項決策、排期決策。

1. 立項決策

需求是否成立,是否能被納入需求池,都需要決策;決策的維度和方式有很多,這里簡單列舉一些:

  • 需求提煉:接收到的或者挖掘出的需求,是方式需求,還是目的需求;如果能提煉出目的需求,那就一定要找到基于目前條件能實現的最優方式需求。
  • 用戶優先:需求與目前產品的用戶畫像是否相符,當然也有那種為了拓展用戶類型而專門為其他類型用戶設置的需求,來獲取這批用戶。
  • 產品階段:一款產品在不同階段能附加的能力和使命是不一樣的,有時候,需求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他可能不適合放到現階段這個產品里。
  • 對齊戰略:這個好理解,公司戰略定位圈選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2. 排期決策

當需求完成立項之后,就需要根據排期來進項,排期決策用于梳理需求池需求優先級;決策依據有很多方法論,比如用kano模型,或者簡單粗暴的使用重要+緊急公式,也有按ROI來決策的。

三、需求輸出

對于“工廠”流水線來說,也可以是先有需求輸出,再做需求決策;針對需求輸出每位產品都有自己的心得,也都有自己的見解,這里不多說,筆者認為的兩個重點是:用戶優先&可拓展性。

四、需求推進

在需求進項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證產品能夠按時保質上線;雖然很多公司有專職PMO來做項目管理推進,但是作為PM——產品的第一責任人,還是很有必要全程參與需求推進。在此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可以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1. 把控關鍵節點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于一個項目能夠把控其關鍵節點,基本上就能很好的掌控項目;項目的關鍵節點的定義需要結合項目而定,以一個普通后端項目舉例,關鍵節點,可以包括以下幾個:

  1. 需求評審,這個階段重點確保研發和測試能夠完整理解需求。
  2. 接口文檔輸出,這個階段在開發進項初期,這算是開發依據對需求的理解輸出的接口方案,產品需要自己驗收,其次可以讓前端(接口使用方)驗收,確保協議一致沒有遺漏,接口文檔確認無誤,最終結果會有保證。
  3. 測試用例評審,這個階段在提測前,是測試基于自己理解把測試case全部列出,供相關方來確認。
  4. 上線驗收,只要前面幾個關鍵節點沒有問題,基本上驗收能夠順利通過。

2. 及時溝通

這個不只是說預見問題及時溝通,大的項目可能需要定期溝通知悉進度;這個好理解不多說。

3. 管控預期

預期有幾個方面,包括:進度預期、風險預期、收益預期等,產品預先對項目的進度安排,風險預估,項目收益有一個清楚了解,并且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讓項目成員對于各類情況的心理預期一致,減少消極情緒產生,讓項目推進更容易。

本期內容就到這了,對于產品“工廠”的流水線粗淺想法,純屬拋磚引玉~

作者:知曉,公眾號:未知未曉

本文由 @知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