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X俞敏洪”大結局,3個新商業思考和新認知!

0 評論 2736 瀏覽 2 收藏 12 分鐘

在這個時代的轉換期,我們一方面見證了世界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變化,新的游戲規則一夜更新;也看到了圍繞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新人類們對自身所處環境「認知」的構思與迭代。

這些「規則」和「認知」,不但影響他們看待自身所面對的挑戰和焦慮、向往與行動,更需要我們這些商業的創新者們大幅度轉換思考及行為方式,才有資格站在時代之前,和新人類一起創造柔和、自由和美好的未來。

無關外界理解,只在乎自我認知!

董宇輝、俞敏洪和東方小孫的瓜吃了一周,看著熱鬧,聊的高興,對我們品牌人、創業者、創新者有什么啟發呢?

畢竟,「高級合伙人」是大家喜歡的董宇輝,粉絲們安撫好了也只屬于新東方,套現的2億港元到不了我們的口袋,消費的董宇輝流量更比不上羅永浩,“潑天的富貴”留在了高途。

對我們來說,透過這些現象,觀察到什么?啟發了什么?認知了什么?才是正確的吃瓜資深。

一、新時代的三個觀察:創造型社會、新價值觀和事業觀!

觀察1:表達欲的新個體,創造型的新社會

當下是表達型社會媒體和合作型平臺滿天飛的創造型大時代。在這里,個個都有表達欲,人人都是創造者,只要你想,就能活出自我,成為自己的英雄。

本質上,直播電商、娛樂電商、KOCKOL,都依托于此。俞敏洪和東方小孫批評的所謂“飯圈”文化,他們其實是事實上最大的受益者。

面對創造型新時代,“風口”,風險與機遇是液態流動且實時轉化的,往往一念「天堂」,一詞「地獄」:前有茅臺瑞幸的“醬香拿鐵”,后有李佳琪的“哪里貴了”。

觀察2:95后人群的價值觀和80后/70后是鴻溝而不是代溝

成長于互聯網世界,成熟于數字時代的新人類,他們的價值觀、消費精神、社交自是不同,他們的基因與群像正一次次創造新消費,這一點已經被眼花繚亂的各種行為和報告所證明。

從去年爆火的飛盤、戶外露營、圍爐煮茶;今年的淄博燒烤,特種兵旅行,村BA村超,當下流行的軍大衣就可見一斑。

面對這樣的人群,創業者不僅需要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精神,更需要成為“代表”和他們深入的對話。

觀察3:新人類的工作觀:工作=找事,交易「創造力」

面對新人類求職者(95后00后),你必須認知到公司和員工之間的交易本質正在發生變化:

過去,工作=求生,交易的是「時間」。

在傳統的工商業時代,公司出工資換取員工的工作時間。直白的說,你上班,我給錢,交易的是「時間」。

能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就要看你出的錢多少。錢貨兩清后,彼此的權利義務到此就結束了。

現在呢?工作=找事,交易的是「創造力」。

新商業生態,創新成為公司存在的理由。所以,員工不再只是花時間來上班,而且是用自己的創造力來投資這家公司。

或者說交易物不再是「時間」,而是這些新人類的「創造力」。

新人類不僅要求獲得工資收人,更重要的是,因為是投資,所以他們還期望創造力也必須獲得投資性的收益。

進一步說,公司需要為員工本身的成長和市場價值增值負責。

只有當員工意識到他是在為自己工作,不但為企業創造利潤,還能借此機會讓自己的未來更值錢,這種合作關系才能更好的持續下去。

這里要以董明珠孟羽童王自如的事情來說說。

為什么頂著“董明珠接班人”孟羽童“被開除/離職自立門戶:看不到投資性收益;為什么王自如放棄創業回到大廠,求生而已。

兩者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個剛從學校出來,一無所知;而王自如經過市場的鍛煉,對人生的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

——格力董明珠

那么,到底是誰對“人生”的認識有誤解呢?

假如你有團隊,還必須升級自己的認知,跨越組織界限,在職位安排上靈活運轉,才可能獲得這部分紅利。

注意,這里升級的是認知而不是格局;要擁抱而不是適應。

俞敏洪老師對待人才的格局絕對有,但認知還不夠,所以行動上是適應而不是擁抱;而格力董小姐在孟羽童一事上,認知沒有連格局亦不足。數“風流人物”,還得是任正非、喬布斯、馬斯克們。

二、3個新商業思考和啟發:漫威宇宙、共創者和品牌共建!

人才不是華為的競爭力,對人才的管理才是!

——任正非

啟發1:如何保護、賦能和利用高價值的“超級英雄”/人才

重新認識董宇輝。他已經不是“董宇輝”,而是特殊環境下涌現的不可再生的“超級偶像”,給個類比,就如曾經的喬丹之于NBA。

說不上喬丹成就了NBA,還是NBA成就了喬丹,但喬丹絕不是一個打工者。

而董宇輝呢?即使月薪百萬股權千萬,依舊是個打工人,不知道新的「高級合伙人」是什么權益,此時還要看俞老師的認知。

假如是決策者管理層,根本不存在高層道歉這個可笑的儀式感,也不會有董宇輝和俞敏洪合體后的尬聊。

更進一步看,“高工資”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已經不適合新人類。

第一個新商業思考——如何把“人才”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如何讓他們從事事業且有意義。

本人也非常喜歡和尊敬俞敏洪老師,但是前期通過組建所謂的“甄選天團”以稀釋“超級偶像”價值,然后是“小作文”事件后,和稀泥的搞平衡道歉,還是閉門思過保董斬孫,還是稍遜一點。

以賦能和共創的認知,俞老師可以適逢其會的搭建一個圍繞董宇輝的新模式和新平臺,打造東方甄選的「漫威宇宙」,而不是什么學習別人的「甄選天團」。

啟發2:“飯圈”文化可能是“糟粕”,更有可能是超級參與者和共創者

飯圈文化很無腦,飯圈文化很低俗,飯圈文化很…,你可以給很多負面的形容詞,但不可否認,假如某個品牌擁有了“飯圈”文化,做夢都會笑醒。

比如蘋果的果粉,小米的米粉,蔚來的車主群,樂高的超級玩家。

就此來說,俞老師和東方小孫甩鍋“飯圈文化”,并旗幟鮮明的抵制“飯圈”文化,真錯了!

何況在東方甄選購物和看董宇輝耍嘴皮子的人和娛樂圈的“飯圈”還有很大的區別,不一定個個高知,但一定有自己判斷的理性人群。

更高維度思考,愿意做“飯圈”的人,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品牌忠誠者,而是超級參與者。他們是否消費已經不重要,愿意去點贊去留言,愿意去傳播去創作,「守護」都來不及,還要去“抵制”?

第二個新商業思考——如何把飯圈文化,變成參與體系,變成共創生態?這才是符合時代的玩法。

也許,造個節,像小米米粉節和蔚來NIO Day,或如“瘋狂小楊哥”3000萬舉辦的“小楊臻選群星演唱會”,都是不錯的選擇。

啟發3:創建品牌的不再是公司,而是用戶

這次事件中,董宇輝丈母娘丈母爹的激烈反應也好,給粉絲開會被群嘲的東方小孫也罷;打嘴炮蹭流量的羅永浩也好,收獲“潑天的富貴”高途也罷,他們的各種行為和結果,都指向新商業中,品牌的三個創新法則:

法則1、把用戶當做「消費者」,當做「搖錢樹」,甚至看做「韭菜」的時代正在過去。

當然,什么「衣食父母」,什么「顧客是上帝」的這種場面話也毫無意義和價值。

關心用戶而非處處設防,有勇氣和信心去傾聽才是王道。

法則2、未來商業競爭不再是公司產品好壞的競爭,而是爭奪用戶的競爭。

換句話說,用戶的性質決定了公司的未來,擁有最佳用戶的公司將最終勝出。

法則3、對于新消費品牌,最好的問題不是「市場有多大」,而是「你和誰并肩作戰」。

所以呢,創業者不但要積極思考如何創新你的產品和體驗,更要想辦法「成就」你的用戶,和他們一起成長。

以上,也許是下一個五年的品牌創新法則和生存法則。

專欄作家

品牌猿,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