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越小,越要學會選擇客戶,和20+位同行深度交流后的4點感悟

0 評論 1480 瀏覽 4 收藏 9 分鐘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業公司、大廠中層、個人自媒體等不同類型的人在面對數字化轉型、選擇客戶等問題時的感受和經驗。這些觀點對于正在創業或工作的人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用3天時間,在南京、杭州、上海做內訓和沙龍。馬不停蹄見了很多朋友,甚至有一場約到晚10點,聊到深夜。

這些朋友分為三類:創業公司老板、大廠中層、個人自媒體。

相同點,都是我的多年讀者和付費用戶,有相似從業經歷,價值觀相符。

和他們深度交流后,有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

一、公司越小,越要做大客戶

如此絕對的表達,肯定有問題,讓我把觀點表述完。

剛開始創業,或者規模比較小的公司,最怕的是交付過重、付款周期長、流程繁瑣、不確定性強的項目。

一方面,會把公司拖死;一方面,不具備搞定這些問題的能力。

舉個例子:

有幾位朋友的公司,深耕某個行業做SaaS,而且是絕對頭部,可當下也非常辛苦。因為客戶預算越來越少,可需求更復雜了,連連嘆氣。

話說回來,這類客戶和需求,也只有頭部公司能搞定。賣系統、賣咨詢、賣代運營、賣培訓。雖然辛苦,但至少是有這個品牌和能力。

這種情況,小公司搞不定。

真正適合小公司做的項目,要同時滿足這4個條件:

  1. 大客戶。規模大或品牌響,這類客戶不差錢,有些行業付款也快;
  2. 復雜度低。咨詢顧問復雜度低,代運營復雜度高;
  3. 服務老板。或者VP、GM等高管,視角高也能拍板;
  4. 有信任。比如,有個人IP,就有前置的信任基礎。

粗暴點說,初創或小公司,有個人IP和產品,就可以挑選客戶。

也就是說,4)是前提,1)2)3)是篩選客戶的標準。

這里說的篩選,可不是說小公司有啥了不起的,本質上是「自身能力」和「客戶需求」的匹配:去挑選自己能搞定的客戶和需求。

做好篩選匹配,公司就能轉起來,有點類似做產品的MVP。

二、做數字化轉型的「中介」,大有潛力

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趨勢,需求在增長。

從中發現人才供給的稀缺,這就是機會。

做數字化轉型業務的甲方或乙方,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但找到符合要求的人又非常難,原因有兩個:

1. 能力不適配

和數字化最近的行業是互聯網,但兩個領域對人才的要求是不對應的。

比如,數字化要求的是ABC,互聯網是123,話語體系和職責能力不對應。所以拿著ABC去找人,發現沒有合適的。

2. 信息有壁壘

身邊做互聯網的朋友說,挺想轉行做數字化的,但我咋去呢、有啥渠道、哪個公司能去、哪個崗位適合我?都不知道。

人才需求方也不知道,哪個公司的哪個崗位適合自己。

信息不流通,話語體系不一樣,所以雙方誰也找不到誰,干著急。

有需求就有機會:做雙方的「中介」。比如,獵頭和培訓。

現在的獵頭越做越專業,但跨行做得少。

1)之前和我比較熟悉的獵頭,對幾個短視頻公司的人員和架構非常了解,中高層都認識,甚至有些變動也會提前知道。

但你讓這樣專攻某個領域的獵頭,去把互聯網的人挖到傳統行業做數字化,就需要兩個行業都熟悉,還挺難的。

2)做跨行培訓,才有機會。

如果你能出一個系列的課,教互聯網大廠的員工做數字化,方便他們找工作。

目前市面上的相關培訓,還是為了滿足傳統行業的需求,而不是轉行找工作,所以是有機會的。

三、只說「做什么」是沒價值的,關鍵是「怎么做」

老板們約我聊天,大概是想獲得一些增長方面的建議。但說實話,這是很難的。

我只能說說可以做什么,是模糊的、方向性的東西。而且聽起來并不新鮮,不能讓老板眼前一亮。

因為他都聽過,也已經在做了,感覺并沒有解決問題。

這里的誤區有兩點:

  1. 我說的,和老板理解的,可能并不是一回事。
  2. 雖然老板聽說過,也做了,但做的方式不一定對。

我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A客戶特別關注拉新,問我有沒有新渠道。

我分析了他們的產品,分析了數據,明確告訴他們,新的拉新渠道是沒有的,這是客觀事實。

但問題是他們投放的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間,甚至直接的說,他們在瞎投亂投。

比如有華為和小米兩個渠道,明顯華為的ROI大于小米,但他們一直在平均分配預算。假設共有10萬預算,這兩個渠道各5萬。

核算ROI之后,調整兩個渠道投放比例,拉新自然就增長了。

B客戶想在短視頻平臺獲客,一直沒啥效果。

他們做職業教育,想賣線上和線下課。于是拍了老師講知識點的橫屏視頻,通發在5個短視頻平臺上,托著下巴等效果。

老師講得很好,大家都沉浸在內容里,誰還會買課呢,在這免費聽不就行了。

我們幫他們規劃了4類內容,主要是講學習方法的豎屏視頻,而且內容和掛車商品是強結合,效果肯定好了很多。

在上面案例里,和他們老板講要投放、要做短視頻,沒用的。客戶知道做什么,只是不知道怎么做。

這種情況下,越堅持,越沒意義。

最后甚至還會被歸因,團隊能力不行,或者不應該做這件事,導致錯上加錯。

我們把需求分為三步走:平臺怎么選、策略打法是什么、執行關鍵節點怎么做。

再拆解成十幾個小問題,包括轉化路徑梳理、直播間搭建、深度復盤等服務等。

只要客戶有決心也有人力投入,我們都能幫上忙。

四、身體第一,要抗造

這3天的連軸轉工作,時間安排的特別緊。

比如南京內訓結束后,馬上打車去坐高鐵去杭州,到了杭州就開會,每個環節中間只有半個小時容錯。

這一頓操作下來,自己感覺還行,沒有特別的疲勞感,緊接著開始下一周的工作。

不敢說自己身體有多么好,只是感受到了身體的重要性。

如果頻繁生病,或者很容易疲勞,我們這種工作恐怕是很難持續的。你個人專業能力再強,規劃得再好,也沒用。

年底了,大家做明年計劃的時候,一定把「強身健體」列進去呀!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