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數據可視化

0 評論 6244 瀏覽 17 收藏 9 分鐘

數據可視化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明了地觀察數據背后的隱藏信息。這篇文章里,作者就從歷史發展維度、從當下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等維度,對數據可視化做了解讀,一起來看。

數據可視化是指將數據轉換為可感知的圖形、符號、顏色、紋理等,這并不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的新鮮概念,它的發展與測量、繪畫、文明、科技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主要介紹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

一、歷史發展

「17世紀以前」-萌芽:最早的地圖在土耳其出現,中國最早見于夏朝,通過手工方式制作可視化作品。

「17世紀」-測量與理論:對物理基本量(時間、距離和空間)的測量設備與理論的完善,它們被廣泛用于航空、測繪、制圖、瀏覽和國土勘探等。同時,制圖學理論與實踐也隨著分析幾何、測量誤差、概率論、人口統計和政治版圖的發展而迅速成長。17世紀末,甚至產生了基于真實測量數據的可視化方法。從這時起,人類開始了可視化思考的新模式。

「18世紀」-圖形符號:繪圖師不再滿足于在地圖上展現幾何信息,發明了新的圖形化形式(等值線、輪廓線)和其他物理信息的概念圖(地理、經濟、醫學)。隨著統計理論、實驗數據分析的發展,抽象圖和函數圖被廣泛發明。18世紀是統計圖形學的繁榮時期,奠基人William Playfair發明了折線圖、柱狀圖、顯示局部與整體關系的餅狀圖和圓圖等今天最常用的統計圖表。

「19世紀」-數據圖形:隨著工藝設計的完善,統計圖形和主題制圖爆炸性增長,人們已經掌握了整套統計數據可視化工具,包括柱狀圖、餅圖、直方圖、折線圖、時間線、輪廓線等。關于社會、地理、醫學和經濟的統計數據越來越多,將國家的統計數據和其可視表達放在地圖上,產生了概念制圖的新思維,其作用開始體現在政府規劃和運營中。

「1900-1949年」-現代啟蒙:第一次意識到圖形顯示的方式能為航空、物理、天文和生物等科學與工程領域提供新的洞察和發現機會。多維數據可視化和心理學的介入成為這個時期的重要特點。

「1950-1974年」-數據可視化重生(多維信息的可視編碼):現代電子計算機的誕生。計算機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數據分析工作。到60年代晚期,大型計算機已廣泛分布于西方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使用計算機程序繪制數據可視化圖形逐漸取代手繪的圖形。

「1975-1987年」-多維數據可視化:各種計算機系統,計算機圖形學,圖形顯示設備,人機交互技術發展激發了人們可視化熱情。數據密集型計算器走上了舞臺,也造就了對數據分析和呈現的更高需求,多維圖形誕生。(1986年,第一款excel問世)。

「1987-2004年」-交互可視化:具有與人類交互的方式,如單擊按鈕,移動滑塊,以及足夠快的響應時間以顯示輸入和輸出之間的真實關系。

「2004-至今」-可視分析學:進入21世紀,隨著計算機相關硬件升級,現有可視化已難以應對海量、高維、多源的動態數據的分析挑戰,需要綜合可視化、圖形學、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研究新的理論模型,輔助用戶從大尺度、復雜、矛盾的數據中快速挖掘出有用的數據,做出有效決策,這門新興學科稱為可視分析學。

二、工具分類

  • Excel(數據分析代表):普世工具,功能強大。
  • 獨立圖表插件(fusioncharts、echarts等):需要前后端開發。
  • 商業化可視化軟件(tableau、powerbi):單人獨立完成,需要一定的sql功底和軟件了解程度。
  • 自助可視化軟件(企業自研):報表需求膨脹,中央集權模式下統一數據可視化消化不良,需要下放部分數據可視化制作權限的選擇。

三、數據可視化產品經理工作流程

  • 業務需求溝通:了解業務背景,目前在做的事情,為什么要看這些指標,解決什么問題,當前是怎么看數據的(沒有,還是已經有想更好看更高效),看完之后會怎么做。
  • 產品規劃:一般來說新提的報表需求不會孤立存在,要與現有的報表平臺的分析主題、功能定位結合起來,給新報表安個家。
  • 數據口徑梳理:看什么指標,指標什么含義,統計邏輯是什么,要支持哪些維度。
  • 需求評估:主要包括數據質量和數據量。
  • 可視化頁面設計:基于業務分析思路進行報表設計,區分核心指標和次級指標,同時兼顧報表平臺產品設計通用性,實用>美觀。
  • 方案業務溝通評審&開發排期評審。
  • 開發跟進。
  • 上線UAT。

四、數據可視化報表設計思路

產品設計包括報表設計,先看面向用戶群體,一般來說報表群體分為3類:

  • 管理層:關心大盤核心指標,設計時避免指標粒度過細&篩選維度過多,盡量一眼能看完。
  • 業務leader:關心負責業務大盤核心指標,設計時需要考慮該業務關心的核心指標,簡單下探即可,讓業務leader看清業務全貌。
  • 執行層:關心自己負責的一畝三分地,數據能否支持自己的執行動作,設計時針對具體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專題報表設計,涉及指標要圍繞專題做拆解和漸近。

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前提下,報表設計應該更定制還是更通用?

  • 定制:優點是單一場景下使用體驗最好,缺點是不易拓展,有相似需求需要新做報表。
  • 通用:優點是通用性好,代價是割舍些體驗,可能需要切換點擊多次才能得到想要的數據。

具體如何選擇,視報表平臺發展階段、業務需求量而定。

如果是發展初期、需求相對小,偏向通用型;如果發展較成熟、需求很旺盛,可以考慮定制,但前提是通用報表已經能滿足業務需求,定制更多是基于操作更便捷。

本文由 @起司Cris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