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用戶思維?
為什么用戶思維如此重要?本文結合品牌營銷談,圍繞用戶思維,詳細解釋了其定義及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擁有用戶思維,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人只能賺到認知內的錢,但對于品牌營銷人來說,人不能只能理解到剛好和自己重合的用戶。
“不被理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但不理解用戶,不應成為品牌營銷人的枷鎖。
01 用戶思維是什么
教員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說:“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許多人常常以為自己寫的講的人家都看得很懂,聽得很懂,其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品牌營銷的核心要點之一便是溝通,是解決正確性和效率性的問題,是賣方和買方之間的信息傳達。沒有用戶思維,難以讓企業賣點成為用戶買點。
在品牌營銷語境之下,我們對用戶思維的定義為:不受自己的標簽帶偏,具備同理心,從用戶的角度思考產品價值和心理價值,從而推動其下決策。
02 為什么要有用戶思維
商業的本質是基于價值與價格的交換,具備用戶思維才能更好地理解價值,進而讓產品開發自帶價值,品牌傳播更具效率。
品牌營銷主要是基于價值的構建和傳達。
1. 價值的構建
價值構建可以圍繞“性價比=價值/價格”這個公式展開,而價值主要體現在產品、服務和品牌。用戶購買任何產品,都是基于利弊權衡,都是基于算了一筆賬之后覺得劃得來。當然,壟斷行業另算,因為沒得選。
價值是針對于什么人的價值,對于用戶而已,其實沒有品牌溢價一說,這是企業的語境。
如同段永平所說,“品牌溢價是一種誤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言,當一個品牌想當然認為其有溢價時,會很容易犯錯誤。大多數人買有品牌的東西時肯定不是沖著“溢價”去的。所謂品牌其實就是某種(些)差異化的濃縮?!?/p>
2. 價值的傳播
在選定了產品價值之后,接下來就是價值的溝通。
傳播需要解決效率的問題,效率在于傳播對象能更高比例地理解。價值的傳播,在于你把什么定義為價值。
傳播就是基于編碼和解碼的活動,前者是將意義變成符號,后者是將符號解釋為意義,也就是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邏輯。
所以,當我們擁有用戶思維的時候,才能真正找到打動用戶的東西,不論是功能價值還是心理價值。而當雙方在理解價值上錯位后,做出的物料即使看上去精彩,但也很難讓對方真正有體感。
比如用戶想要的是省錢,但是你重點放在省心,那可能就難以打動對方。如果用戶更看重趕時間,而你因為趕手藝而忽略時間,也可能讓用戶選擇其他家。
當然,你的產品/服務是各項兼顧的斜杠青年,用戶自然求之不得。但在成本桎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更多做的是選擇題,畢竟戰略就是選擇,是有所側重。
03 如何擁有用戶思維
1.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本質思維。
以目標為核心,從事物的本質出發,由外到里逐漸剖析,最終找到解決問題之道。
在產品層面的話,就是找到在這個品類之下,還原用戶最本質的需求和產品最底層的結構,而不是不假思索地照搬現有的理論和經驗。
這也是小米在爆品打造經常說的“小白模式”,比如小米做互聯網電視,在遙控器拋棄了過往的“專家模式”,過去幾十年,電視遙控密密麻麻都是按鈕,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有什么用,甚至還對自己的使用造成了困擾,視線上的困擾。
在2012年,小米的第一代遙控器簡潔到只有11個按鈕,做到了所有用戶無須學習,憑直覺就可以輕松上手,更多專業功能也都可以通過簡潔流暢的UI交互在系統菜單中提供,真正實現了“小白模式”的要求。
品類的第一性原理,需要找到它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需求的存在性。存在的合理性在于最初的根基,開始是如何定義它的。
芒格曾說,在科學界和商界有一個古老的法則,它分兩個步驟:
第一步,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
第二步,非常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行事。
2. 第二增長曲線
這里的第二增長曲線是基于用戶需求的語境,滿足用戶群規模和產品價值感直接帶來的行業和企業的規模增長。
如果說第一性原理是用戶的“真正需要”(最初),那么第二增長曲線是用戶的“還想需要”(當下/未來)。
基于用戶需求的衍變,品類會出現分化和融合,這里的“還想需要”就是融合的邏輯,也就是某個產品是結合了多個產品的屬性。
比如手機從打電話到+音樂+拍照+N的邏輯,最終變成了一個智能設備。手表(智能手表)從看時間到+健康監測+打電話+N。凈水器也有部分衍變成加熱凈水器(凈水器+加熱器)。這種品類衍變,是企業和用戶的相互作用,但最核心的本質還是根源于需求,是有據可查有理可依的,是“除了……還要……”的邏輯,是本源的東西。
3. 穿越者思維
我們經常聽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何不食肉糜”這樣的說法。
在于如果你不是對方,會只從自身的角度去看,而忽略掉對方本身的情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礎設施”,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這決定了他會怎么想和能怎么做。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們提出“穿越者思維”。
就是說如果你的靈魂穿越到用戶身上,你的物質條件,甚至你的知識文化儲備都變成對方,你只是知道你本身的一個代號而已,你的學歷,價值觀等等都改變,這個時候你到底會怎么想和能怎么做。
我們經常說冷暖自知,別人很難真正理解自己,人民幣玩家和普通玩家思考的邏輯肯定差別很大。
主要在于大家的收入、時間、精力、認知層的不同。同理心的難點,一是用戶層,很難做到形式之下進一步思考對方的條件。二是自身層,在思考的時候很容易帶入自己的身份和觀念。
跳出單向產品思維,抽離自己的標簽,融入對方的角色。不先入為主,拋棄成見,也許就能打開自己的思路。
4. 找到“大多數”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在開會討論用戶洞察的時候,經常會有小部分人經常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我自己、我鄰居就不是這樣的,然后以偏概全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
我們希望產品能被更多人買單(相對意義),就需要考慮共性的部分,當然,個性也不能完全忽略,但需要有所偏向,不然容易一葉障目。
總結:
用戶思維,根源在于角色置換的完全性思維,而非單純口頭上,或者部分條件置換,這樣很難真正做到設身處地。
用自己的標簽思考是人的本性,但寬容的心態能更容易找到用戶價值。
為我投票
我在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3年度評選,希望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來支持我一下~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我的個人參選頁面,點擊紅心即可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0票,投票即可獲得抽獎機會,抽取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紀念周邊&起點課堂會員等好禮哦!
投票傳送門:https://996.pm/7l93P
專欄作家
藏鋒,公眾號:策略人藏鋒,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曾任職于甲、乙方策略中心,過往于服務商涉及社會化/數字化營銷、品牌年度代理、電商運營&營銷、品牌戰略咨詢,于品牌方涉及品牌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