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IP個體:未來的商業模式

1 評論 1184 瀏覽 8 收藏 9 分鐘

前段時間,東方甄選的“小作文事件”在網絡上掀起了巨大討論,這其中,有關“超級個體”的相關討論也在社交平臺上延展開來。這篇文章里,作者就從這一事件延伸,談了談自己的看法,一起來看。

前陣子東方甄選的故事炒的沸沸揚揚,不管是各位打抱不平的“丈母娘”還是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被卷入一股網絡熱潮之中,用自己或自覺或不自知的方式,參與到一場實景連續劇之中。

我也是吃瓜群眾中的一分子,有些個人的感悟記錄一下,和大家做個比較晚的分享吧。

有一個觀點說東方甄選和俞敏洪虧待了超級IP董宇輝,例證是拿李佳琦、薇婭、交個朋友羅永浩、小楊哥等來作為對比,按照直播帶貨行業標準交易額的1%-2%給交易傭金。東方甄選1年的交易額是100億,據說董宇輝可以占到一半,即50億,按照這個比例,匹配的薪水應該是5億到10億,你覺得這個算法對不對?

有的人覺得對,但我覺得不對。商業社會有個基本的規則,就是收益應該和風險成正比,就像一個人選擇自己創業,獲得的(如果有剩余)都可以是自己的,但是如果選擇在一家公司打工,卻只能領取比較少的回報一樣,這是為什么?

因為創業風險很高,有極大的概率是不成功的,創業成功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難,最后能夠到手的那是非常的不確定性的,而打工人能賺到這個月的工資這個是有比較大的確定性的。

100個人里面有1個人最后能獲得1個億,其他人0,那么平均來說人均的收益是100萬,如果這100個人在某行業最TOP的公司或機構打工,比如金融公司,人均收入也是100萬。對于第一種來說,99個人最后都沒啥收益,但是我們不會去關注,1個人有1個億的收益,最后我們會認為他是應得的。

如果大家熟悉平行世界的理論,那么在平行世界里,董宇輝自己在創業,最后的收益不是1個億,可能是0或者負100萬。再說明白點,東方甄選創業過程中的風險不是董宇輝在承擔的,是俞敏洪和東方甄選這家公司在承擔的,而舉例的李佳琦、薇婭他們的風險卻是自己在承擔的,那么最后計算收益應該一個標準嗎?

輿論有很多時候是不講道理的(甚至我認為幾乎沒有講道理的時候),愛一個人把TA捧上天,不愛一個人把TA貶得啥都不是,人們只會選擇自己愿意看到的劇本,僅此而已。

不過,這個事情倒是強化了我的一個認知,即未來越來越會是超級個體IP的時代。以前都講互聯網是去中心化,其實不太對,準確的應該是互聯網是去中間流程化,更像是直銷化的模式。

以前的商業時代,每個節點的影響力有限,所以需要把利潤分給中間的代理商,甚至是多層代理商,最后到達需求方也就是消費者手中的商品價格至少相比出廠價有4到5倍的提升,而如今,是可以更少的中間商,更少的流通成本,這個本質上是信息傳輸效率的提升。所以我認為小米、拼多多、李佳琦、董宇輝本質上都是這個邏輯的產物。

按照以前的固有觀念,知識分子是很難賺錢的,知識分子有個好處是很講理論,但也有壞處是不太接地氣,知識分子講的是琴棋書畫人生夢想,老百姓要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在以前的觀點看起來,知識分子是不太適合做一名銷售員的,因為銷售員的標準就是接地氣,講好這個東西到底有哪里好,1234567,你要不要下單?那么現在為什么知識分子卻能變成很好的銷售員了呢?

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知識分子帶貨其實仔細分析帶的都是非標準品,那傳統的銷售員賣的好的基本都是標準品,定價都有所參考。標準品的銷售邏輯是一項一項地對比,優劣勢如何。非標準品的銷售邏輯是“吸引人”、“認可”(其實也可以說是沒啥邏輯),至于吸引你的和吸引我的一不一樣,那就不一定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那你說東方甄選董宇輝為什么轉化力這么強?

我也看過一些視頻和直播,直觀感受是董代表了中國人心目中的傳統價值觀,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禮儀之邦談笑風生腹有詩書氣自華…,實際上董是不是這么一個人我不確定,但鏡頭前的人設確實是容易讓人接受。我認為消費者本質上是為這些東西在買單,認可你這個人,從而買你的貨,并不是你的貨比別人的貨有多大的優勢(這是標品的邏輯)。

東方甄選為什么能起來,我認為也是抓住了這個因素。標品銷售有天貓有京東,更多的是貨架電商邏輯,把商品拿出來秀一秀抖音并沒有優勢。但是非標品就不一樣了,更多在于感受,在于認可度,非理性的因素會占據很大比例。

以前生產力比較低,物資供給不足,而現在生產力已經很高了,物資供給其實是過剩的,過剩的標志是A商品和B商品實際上差不多,即使領先一段時間,也很快會被追平。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選誰不選誰?其實靠的是品牌影響力了,也可以說是IP影響力,只不過之前的IP是公司,而現在的趨勢是IP個人化。

前一陣子我思考過一個問題,將來也許每個老板都得出來帶貨,為什么?如果同時有兩家為你提供服務,不管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品質都差不多,一家老板你很熟,對他的人品很認可,一家你不熟悉,你選哪家?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這個瘋狂卷的背景之下,是不是直接拋頭露面的老板要更有競爭優勢?以前信息傳遞效率不高,一個人只能影響少數人,無法COVER老板的時間成本,但是在直播電商的加持之下,一個人可以影響幾千萬甚至是幾億人,老板出來帶貨的ROI大大提升了,未來的老板都是超級銷售員,或者超級銷售員會自己當老板,是一個意思。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自己的稀缺度,不取決于自己的能力,這個說法是不是很奇怪?但是確實是這樣的,多年寒窗苦讀,畢業從事的工作和比自己少讀了10年書的發小一樣的工作,一樣的工資甚至更少,因為并沒有多少不可替代性。

以前小時候聽到一句話“走少數人走的路”不是很理解,為什么需要特立獨行?現在完全理解了,因為這個社會獎勵特立獨行有特色的人,有特色說明稀少,市場愿意付更高的價格,這是商業社會的本質。

本文由 @李明Brigh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要不再算算50億的1%-2%是多少?

    來自山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