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系統淺談

2 評論 4399 瀏覽 20 收藏 6 分鐘

許多企業都需要思考如何將流量效果合理歸因的問題,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會借助到第三方平臺或者一些歸因系統。這篇文章里,作者就談了談歸因系統的搭建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一、背景

流量獲客是業務營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如何將流量效果合理地歸因,并進而指導投放策略優化,是歸因系統的主要使命。

國內有專門做歸因的第三方平臺,但是現實情況下,出于費用昂貴以及數據安全問題考慮,我們自建了一套歸因系統。

二、流程

三、數據接入與采集

1. 公域數據

主要指來自于各家廣告平臺產生的用戶點擊行為數據。

2. 私域數據

APP的激活數據、落地頁、小游戲中產生的用戶點擊行為數據。

3. 數據構成

  • 唯一點擊事件ID:用戶點擊行為的唯一標識。
  • 設備/用戶標識:產生點擊行為的用戶設備標識,常見標識有IDFA、Mac、IMEI、OAID、AndroidID、OpenID(微信小程序專用)、IP、UA等等。
  • 時間戳:點擊行為發生的時間。
  • CallBackURL:點擊事件的數據回傳URL,該點擊事件產生的后續轉化行為回傳時使用的URL。

以上為主要組成部分,可能不盡全面。

四、廣告歸因

1. 自歸因

1)渠道號ID

多用于安卓平臺的歸因方式。將廣告主自定義的渠道號ID作為參數加入推廣的APP SDK中,用戶在該APP上產生的轉化行為均附帶該渠道號。實際投放中,自動打包工具與廣告平臺的分包功能配合會大大提升投放效率。

2)UTM參數

筆者接觸這個不多。Google、Meta均有提供此類攜帶UTM參數的Url生成工具,用戶通過該url發生的轉化事件會攜帶其中附帶的廣告參數。UTM參數一般包括以下幾個:

  • utm_source:描述訪問的廣告平臺、社交媒體網站或內容來源。包括示例“Google”、“Facebook”
  • utm_medium:跟蹤流量系列類型。對于 Google Ads 廣告,這通常是“廣告”或“每次點擊費用”。例如:utm_medium=cpc、utm_medium=newsettle
  • utm_tm_:活動名稱
  • utm_term:付費關鍵字,例如:utm_term=black_friday

2. 點擊歸因

1)精準匹配

基于設備標識進行,精確但是受限程度較高。

2)模糊匹配

使用基于設備ID以外的標識進行,比如IP、UA都屬于這一類,誤差相對偏大。

3. 歸因模型

比較常見的LastClick歸因,即將用戶的轉化100%歸因為距其轉化最近的一次廣告點擊。

4. 歸因場景

1)拉新場景

最常用的場景,用戶點擊廣告后,發生轉化事件,在點擊激活歸因窗口期(1h-30天)內,尋找最近一次點擊歸因。

2)再營銷場景

  • 再互動:老用戶的APP仍然在設備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后,與廣告產生互動,并在APP/小游戲內發生轉化事件。
  • 再歸因:老用戶的APP已經卸載,與廣告發生互動后,重新安裝APP/打開游戲,在游戲內發生轉化事件。

名詞解釋:

  • 沉默:用戶7日內(時長自定義)未登錄游戲。
  • 回流:流失用戶再次回到業務場景中,視業務場景不同,由業務自行定義。

5. 歸因系統

1)廣告平臺

全量接入主流廣告平臺,并且及時跟進各廣告平臺的最新能力以支持投放能力拓展。

2)監測鏈接

對接各大廣告平臺后,根據規則批量自動生成監測鏈接用于廣告投放。

3)上報配置

基于對用戶群體的深刻洞察理解,自定義用戶的轉化行為,來調節回傳給廣告平臺的用戶數據樣本,從而優化獲客效率。

4)產出

歸因系統對于流量數據的劃分,結合用戶的產品畫像,進一步豐富了企業對業務圖景的全局洞察,這些數據資產最終可以以人群包的形式,反哺到投放獲客環節。

本文由 @臨江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web端、小程序端的自建歸因,屬于自歸因里、還是點擊歸因里?這兩者跟移動端歸因有什么不同

    來自湖北 回復
    1. 主要看自建歸因使用的歸因手段。web端如果使用UTM參數、小程序使用騰訊提供的分包的話,那就是自歸因。如果小程序投放使用主包,歸因依賴廣告點擊數據,使用LastClick等模型,那是點擊歸因。這兩者和移動端歸因主要差異在于可使用的歸因手段上,畢竟web、小程序和移動端能夠獲取到的用戶唯一標識都是不同的。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