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 Pro將發售,蘋果引領XR硬件高端化,同行為何“鼓掌叫好”?

0 評論 1502 瀏覽 0 收藏 13 分鐘

隨著Vision Pro臨近發售,國內XR廠商們也“躍躍欲試”,表達出了對Vision Pro的重視程度。那么綜合來看,我們可以看到Vision Pro對XR行業帶來的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看本文的解讀。

日前,一則蘋果邀請部分零售店員工前往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培訓他們如何使用和銷售Vision Pro的新聞又上了熱搜,這意味著Vision Pro離我們越來越近,從供應鏈獲悉,蘋果 Vision Pro 預計將在今年 1 月 27 日在美國上市。

盡管目前蘋果Vision Pro尚未正式發售,但國內XR廠商們早已開始期待它帶領行業“沖上新高峰”。

在一眾從業者眼中,蘋果Vision Pro將成為行業標桿產品去叩響消費者的大門。事實上,在蘋果Vision Pro發布后,國內XR領域頭部廠商如雷鳥創新、影目科技、Xreal、 Rokid等公司的創始人,都針對這一產品發表了看法,可見行業對Vision Pro的重視程度。那么,隨著Vision Pro臨近發售,它對于整個XR行業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Vision Pro將發售,XR廠商躍躍欲試

今年,在XR硬件領域蟄伏已久的蘋果終于公布了其備受關注的頭顯Vision Pro,這款產品一如當年蘋果第一次發布iPhone時那樣,發布后便在行業內外掀起了驚濤駭浪,而事實上,Vision Pro也的確是蘋果繼iPhone之后又一款精心打造的產品。

具體來說,Vision Pro從空間視聽、五感交互、空間OS及內容生態三個方面重構了以往的XR體驗。

首先,在視聽方面,Vision Pro屏幕像素密度達到3386PPI,估算空間分辨率約為35左右,即視場角中平均每1°夾角內填充的像素點的數量為35,相當于每只眼睛分到的像素比4K電視還多。

而且,基于蘋果AirPods耳機積累的空間音頻技術,用戶可以通過Vision Pro辨別聲音從何方傳來,獲得更加精準的空間視聽體驗。

其次,在交互方面,Vision Pro采用“眼動焦點交互”和“手勢交互”兩種人機交互設計,無須借助手柄等其他外接設備,這種基于人類本能設計的交互方式被稱為五感交互。

最后,在空間OS和內容生態方面,蘋果一直擅長將軟硬件開發相結合,用軟件系統的創新幫助打造更好的產品體驗。此次,蘋果推出了空間操作系統visionOS。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應用接入該系統,促使它成為蘋果產品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認為,Vision Pro是一款超前的頭顯設備,蘋果對它的定價和應用場景定位有自己的策略,而且,Vision Pro的生態還會在蘋果的未來愿景中逐漸發展起來變得越來越豐富。

很多業內人士不約而同地發出感嘆:“三年內,無人能趕超蘋果Vision Pro?!鄙踔?,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我們:“蘋果Vision Pro就像遠處的燈塔,大家都能看到燈塔在那,就是不知道如何到那里?!?/strong>

毫無疑問,蘋果Vision Pro對于XR行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它更深遠的長期影響其實才剛剛開始。以至于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也許我們有點“杞人憂天”了,因為整個行業都在期待著Vision Pro的上市,或許首批Vision Pro推出時,就會遭到XR廠商們的“哄搶”。

二、XR廠商們為何期待Vision Pro到來

不久前,有行業人士對元宇宙新聲表示,XR廠商為蘋果推出Vision Pro感到高興。目前,XR市場的銷量已經呈現下滑趨勢,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XR頭顯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33%,急需要一劑“強心針”來給市場注入信心。

這時蘋果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他們通過發布Vision Pro正式入局了頭戴市場,作為全球科技領軍者之一,蘋果肯定了XR行業的必然性和未來發展潛力,讓眾多還在質疑XR未來的投資者和潛在從業者敲定答案。

X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認為:“蘋果實力很強,它入局對行業肯定是好事,可以給行業帶來更多信心和關注,也能帶來更多確定性和增長。”

另外,我們發現XR產品也逐漸進入到技術瓶頸,比如,過去XR頭顯設備發展的一個關鍵限制因素是顯示技術,受到技術和成本的限制,這類產品的顯示分辨率通常被限制在4K以下。

然而,蘋果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以突破這一限制,將顯示分辨率提升至4K級別,Micro OLED屏幕的大規模應用也激發了供應鏈的活力。而且,在蘋果的推動下,三星、LG和京東方等公司的顯示部門也在積極研發Micro OLED技術。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蘋果Vision Pro高定價、定位場景不同,使得Vision Pro與當下的XR廠商沒有真正的競爭關系。

隨著蘋果Vision Pro的推出,還為XR市場提供了非常大的學習和借鑒作用,比如,XR廠商們可以馬上借鑒并列入開發任務的是系統UI交互設計、虛實融合環境優化、AR/VR切換優化等。

而且,在他們的下一代產品中可以嘗試增加傳感器攝像頭,采用兩個朝下攝像頭捕捉手勢交互,開發眼動追蹤+手勢的交互方式,并嘗試標配單眼3K雙眼6K顯示分辨率。

雷鳥創新CEO李宏偉表示:“蘋果的產品發布確實促進了行業的發展?!?/strong>

與李宏偉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杭州靈伴科技聯合創始人向文杰,他表示:“在當前階段,所有AR廠商都期待蘋果公司加入‘游戲’,作為行業里最具有影響力的玩家,蘋果的加入可以助推市場快速成長,帶領大家快速跨越‘鴻溝’,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知道并理解AR產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XR廠商們切記不要像手機廠商們一樣搞“軍備競賽”,還是要考慮自身的資金投入和成本,比如,不要在下一代產品中就加入單眼4K雙眼8K,這樣也許會讓廠商陷入“無底洞”。

目前來看,蘋果進軍XR行業后,已為自身產品定下了一個基調,那就是“既要又要”的高端化,那么,其他廠商會跟隨蘋果的步伐嗎?

三、高端化會成為XR硬件常態嗎?

傳統上,XR頭顯制造商采取逐步升級的方式來推動市場發展,首先吸引用戶購買高性價比產品,然后逐漸引導他們升級到更高階的產品。本質上來講,用戶通常更傾向于一步到位的體驗,這意味著在市場初期,高端或專業用戶的XR頭顯可能會占據主導地位。

不過,此前XR頭顯的主要問題包括模糊的畫面、低畫質、狹窄的視野以及卡頓等,讓用戶體驗大打折扣,進而也不愿意花費高成本來購買看似是“半成品”的設備。

隨著蘋果以Vision Pro入局,利用更高的成本、更先進的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但也把價格推到了高更的區間。

不過,從如此高昂定價的背后,我們發現,Vision Pro可能并不是針對普通消費者的產品,而是更多用來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蘋果希望通過吸引更多制造商和開發者加入,推動XR市場的整體增長,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但無論如何,蘋果推出Vision Pro表明,布局高端市場,一步到位的硬件配置是他們給出的答案。

但是,對于XR廠商來講,進入到高端市場又談何容易,目前,國內的PICO 4被認為是性能最好的國產VR一體機,但其銷量并沒有打破大眾消費市場的壁壘,即使PICO 4采用Micro-OLED和高通驍龍XR2 Gen2芯片,且設備起價只有4999元,消費者購買欲望還是不強。

另一科技巨頭谷歌在去年3月15日宣布停售企業版谷歌智能眼鏡,并于去年9月15日起停止對該眼鏡的軟件支持。事實上,谷歌AR眼鏡之路一直都不平坦,其高昂的售價、不完善的應用,讓谷歌眼鏡在發售之初就陷入遇冷境地,導致谷歌直接取消了消費者版本的迭代計劃,轉向研發企業版,直至后續又關停了谷歌眼鏡的云端服務設施。這也意味著,谷歌目前沒有任何在售的AR眼鏡產品線。

而且,下一代XR硬件產品要想沖擊中高端市場,還可能面臨著一些供應鏈的限制。從供應鏈能力來看,目前的生產能力難以支持推出高價XR產品,這主要體現在屏幕和芯片方面。

下一代的屏幕技術Micro-OLED和Micro-LED的價格都相對較高,而芯片的制造又位于供應鏈的最上游,如果要推出高性能的產品,可能會面臨更高的成本。

元宇宙新聲認為,蘋果與其他XR廠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有能力把產品的價格定到更高,而且大量現金流還可以讓他們不在意產品短期的銷量,但對于很多專注于XR產品的廠商來說,銷量就是“紅線”,將直接影響著品牌有沒有下一代產品或者進一步研發的意愿。因此,廠商們可以參考蘋果打造產品的路徑,但千萬不要照搬蘋果入局行業的戰略。

寫在最后

近年來,關于什么產品能成為在電視機、PC、智能手機之后人類生活“第四屏”的話題,一直被熱議。曾經,有很多“弄潮兒”曾被看好成為“第四屏”,比如谷歌眼鏡、車載屏幕、智慧家居屏幕等,但也沒了下文。現在,蘋果Vision Pro重新點燃了科技領域的熱情與想象。

編輯:賈桂鵬

本文由 @元宇宙新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蘋果官網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