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總監還在試用期,被辭退了
在做SaaS標準化產品賣不動時,轉向定制化產品,但在做定制化過程中,如果思路和習慣調整不過來,容易導致項目的失敗。本文將探討SaaS產品定制化的思路以及如何玩轉定制項目,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近一個粉絲被“意外之喜”砸中:公司突然給他漲薪了30%,并升職成為產品部負責人。
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能力突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領導剛被公司辭退了。
被辭退的原因是:原領導剛來,就被拖入定制項目的泥潭,導致沒有做出業績。
無獨有偶,最近幾位產品總監朋友也在向我訴苦。
公司的標準化產品賣不動了,為了維持公司運轉,接了幾個定制項目,結果把自己陷進去了,經常加班到深夜11點。
我很理解朋友的困境:他們公司之前是做SaaS的,標準化程度很高,產品團隊和部門機制的搭建都是圍繞標準產品。
但現在突然接定制項目了,就對團隊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
舉個例子:SaaS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往往會精雕細琢。
畢竟每一個功能都會有很多家企業使用,哪怕一個小失誤也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
但定制項目就不一樣了。
反正只給一家企業使用,要考慮的點簡化了很多。
而且只要不是大問題,修復起來都很簡單,根本沒有精雕細琢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標準產品的每一個功能都有大量企業來分攤研發成本,所以值得做好每一個細節。
而定制項目的大部分功能,都只有一家企業使用,加上現在定制項目的價格被壓得很低,如果在功能研發上投入太多,那是鐵定要虧錢的!
所以,SaaS產品經理們在做定制項目的時候,如果思路和習慣調整不過來,就必然導致項目嚴重虧損。
而產品總監又不能眼睜睜看著項目失敗,只能親自投入進去,結果往往項目沒做好,自己也被折騰崩潰了。
01 定制化是大勢所趨
從B端軟件誕生的那一天起,項目定制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我記得2007年左右,一個法國的Oracle顧問來我們項目拜訪,他全程都在給客戶CEO強調“一定要用標準功能,盡量不要二次開發”。
后來我才了解到,在歐美,B端軟件定制化也是一個讓IT公司“膽戰心驚”的話題。
其實,Oracle系統的標準化已經做得不錯了,無奈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實在太多,結果仍然會有20%的定制功能。
而這20%的定制,則會產生了80%的成本。
其實,相對中國企業來說,歐美企業對標準化功能的接受程度更高。
就我的經驗來說,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歐美企業員工對IT系統的熟悉度很高,面對復雜的操作,他們往往也能輕松應對。
當然了,這可能也和歐美企業重視員工培訓有一定關系。
二是歐美國家的定制開發成本很高,畢竟那邊不流行996,員工薪酬福利也很好。
相比之下,在中國,IT碼農都已經被列為農民工了(開個玩笑,大家不要當真)。
即便如此,歐美B端軟件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如何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問題。
他們的應對方法和我們沒什么不同:早期全代碼定制,后期低代碼定制。
比如,Salesforce早期做家得寶的CRM系統,根本不是通用的CRM系統,而是家裝行業APP。
這種情況下,Salesforce直接把研發人員派駐到客戶現場進行開發,這和純定制項目沒啥區別。
到后期,Salesforce的低代碼平臺逐步成熟,這些定制化需求就改用低代碼來完成了。
還有一個例子,世界知名HR SaaS軟件Workday在早期是不支持定制化開發的。
但是在2020年,Workday也正式推出了低代碼平臺:Extend。
由此可見,定制化是大勢所趨。
特別是在中國,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接受標準產品的中小企業的IT支出不斷減少。
而大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很多,項目定制更加難以避免。
因此,對我們來說,不是要不要定制的問題,而是如何定制的問題。
02 純定制沒有未來
我曾經說過:接定制項目找死,不接定制項目等死。
這句話多少有玩笑成分,但確實也說出了很多軟件公司的無奈。
對于一直做定制項目的公司還好,反正已經適應了“賣人頭”的模式,也早就掌握了如何通過所謂“高效運營(Ya Zha)”來獲取利潤的方法。
但是對于一直做標準產品的公司來說,如果沒有在團隊he 機制建設上做好調整,接純定制項目90%都是賠本買賣。
我們曾經邀請了一家中國頭部SaaS公司的高級產品總監來講課,他分享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
曾經他們為了樹立標桿客戶,接下了一個純定制項目。
雖然項目金額很高,但也幾乎投入公司所有研發資源。
關鍵是,項目交付結果并不理想,虧損得厲害。
后來他們對于純定制項目就非常謹慎了。
這家頭部SaaS公司的情況,絕對不是個例。
其實,即便是成熟的“純定制”公司,項目利潤也是低得可憐。
畢竟“純定制”就是賣人頭,這種商業模式幾乎沒有門檻,創業公司根本沒有議價能力。
再加上現在很多純定制項目都是層層分包,落到創業公司身上時只剩下骨頭,不虧錢就算不錯了。
所以,純定制沒有未來,不過是茍延殘喘。
03 如何玩轉定制項目
對于標準產品公司來說,雖然純定制賺不到錢,但也有其戰略意義。
舉個例子:
某知名SaaS公司COO曾經在SaaS星球分享:他們最早是做辦公協同SaaS的,但是因為大廠的入局,不得已放棄了這個方向。
在好幾年的時間里,都找不到新的產品方向,以至于公司的融資都被燒光了。
后來他們接了一個純定制項目,雖然金額有好幾百萬,不過并沒有賺到錢。
但是,通過這個項目,他們發現這種定制項目的底層邏輯并不復雜,用無代碼平臺完全能夠滿足。
現在,這家SaaS公司已經浴火重生,成為中國知名的無代碼平臺公司。
也就是說,雖然定制項目本身不賺錢,但卻是了解客戶需求、探索新產品線的好機會。
特別是在未來,行業型SaaS將會成為中國SaaS的主要方向。
圍繞著行業客戶不斷開拓新產品線,也將成為SaaS公司增長的主要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通過為行業客戶定制軟件,從而找到標準化產品的機會,是一種重要的產品策略。
那么,如果定制項目有其存在的必要,我們該如何利用其長處,并規避其短處呢?
我個人認為,關鍵是要把“標準產品團隊”和“定制項目團隊”做區隔。
比如,服務于標準產品的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就按照固定頻率迭代的模式推進工作,不受定制項目的影響。
而服務于定制項目的產品經理和研發團隊,則應該匯報給項目經理,并受項目經理的管理。
很多人會擔心“兩套班子”會不會導致人力浪費。
其實,真正的浪費是低效的協同,以及由此導致的項目延期、客戶拒絕付款。
另外,團隊和機制區隔開,并不妨礙人才的相互流動。
只要建設好合理的機制,SaaS產品經理同樣能做好定制項目;反之亦然。
專欄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