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好內容變成好的課程產品?
做課程產品時,業務人員需要實現內容產品化,如本文所說的,“向以‘完成認知和方法的交付’為目的的產品的轉變,從而達到有效交付。”一起來看看本文的解讀。
一、內容需要產品化
我們在做課程的時候會根據講師擅長的領域或者課程討論后選題的方向,他們都有可能是好內容,但是好內容并不是一個好的產品, 因為沒有經過“產品化”,它很多時候就是一個“點子”, 那么好內容就無法交付穩定有效的價值,更不能進行規?;a。
這就好像李白的的詩寫得好,并不僅僅因為他有好的詩意、和醉意的加持, 更因為他的詩符合詩歌的格律要求(平仄、對仗等),他肯定對這套“詩歌產品化”的方法了如指掌。
所以, 重點就是我們如何把課程產品化,產品化不是把內容硬塞到某個模板(模型)里,它指的是借助一系列的剛性需求,倒逼著一個內容從零散的知識點,或者概念先行的科普,向以“完成認知和方法的交付”為目的的產品的轉變,從而達到有效交付。
那么有效交付就得就意味著放棄自我表達,以解決用戶需求為中心,所以我們做課程設計或者磨課師的話,就得時時刻刻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名工程師,而不是知識分子。
二、如何實現內容產品化
1. 采用“挑戰+解決方案”的模型
何為“挑戰+解決方案”在我往期的寫的文章里有詳細的介紹,在此不過多贅述。
2.從兩方面去構建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就是整個一門的血肉, 沒有干貨玩的高深都不行。
當年一家大廠面試我的時候,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說什么是好的課程內容?經過這么多年的理解,我覺得應該是:
好的課程內容 = 認知價值 + 經驗價值
認知價值: 那就得聊聊認知失衡理論(有感興趣的去百度那些術語),交付知識產品,就是要讓改變發生,從一個認知的起點領他到認知的終點 。
真正的學習,是人在學習某一個知識的時候,有一個起點和終點,起點就是他現在的認知水平,通過知識產品提供者牽著他的手、陪伴他,走到發生改變的這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把只有老師能夠明白的硬概念,硬知識,變成觀眾可以感受得到的一個體驗過程。
我們可以用“不是…而是”大法去進行渲染。就是把用戶從原有認知的錯誤、淺陋、之處,引領到正確、深刻、明了、完備之處。舉個例子:“ Python不是編程語言,而是人人都得會的職場工具”。這樣學員才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用戶走得越爽,開的腦洞越大,則越有張力,用戶的收獲也就越大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課程都必須引領用戶從認知起點走到認知終點。一款課程產品的價值,不是讓用戶從不懂到懂,從無知到知,而是對同一個事物的理解,從這種模式切換到另一種模式。
經驗價值: “我是如何通過今天講的內容解決問題的”,你聽完后,可以完全照做,其實一門課最值錢的就是解決問題的經驗! 這是用戶購買時候的核心體驗,學員不想重新苦苦的摸索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這就是非??佳姓n程設計的抽象模型的能力! 你的模型拿過來直接用!這才是學員最根本的想法, 我們的大腦是不愛思考的!
本文由 @江濱柳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