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短劇在進化:老少通吃、雅俗共賞
在先前,下沉市場中的中老年人可能是短劇的主要受眾,但現在,短劇的受眾群體逐漸拓寬了,年輕人市場逐漸被打開。短劇走向“老少通吃”,短劇的觀感也有了精品化的趨向。
“你知道你得罪的是誰嗎?給我老婆道歉!我已經把附近的寫字樓全買下來了!剛才說跟我老婆走的,工資翻倍!”
“這個女人,有點意思”
“咱們陸家不可能讓這種女人進門”
春節回廣東過年,90后小鹿看到媽媽、大姨等一眾六七十歲的農村老太太,付費刷這些抖音狗血短劇時,恨不得“一口老血噴滿天花板”。
和小鹿一樣,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吐槽自家長輩癡迷土味短劇——《四年后她帶萌寶驚艷全球》《斬神之冥帝無雙》《神級龍婿》…..這些和古早網文如出一轍的橋段,搖身一變短劇化后,“攻陷”了中老年市場。
而據多位短劇從業人士表示,下沉市場的中老年人正是短劇的主要受眾。
不過,短劇的誘惑力已有蔓延之勢——部分年輕人也被“俘獲”,一邊覺得土尬,一邊看得不可自拔。
今年春節檔,多部短劇在年輕人中爆火出圈,如騰訊視頻2月5日上線的古裝愛情微短劇《授她以柄》,連續多日登頂貓眼短劇熱度榜;
還有小程序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2月12日上線當天就沖上DataEye短劇熱力榜第二位,網友評價“熬夜看完了,迷死我了”“女主演技好靈動,有些臺詞巨搞笑,男女主好甜好嗑”“劇情很爛俗,但我很上頭”……
95后短劇編劇茶茶告訴《財經故事薈》,2022年末-2023年初時,短劇的主要受眾還是中老年人,彼時女虐題材盛行,對很多愛看網文的年輕人來說是過時的,但大部分未經網文“熏陶”的中老年人會感到新鮮。隨著行業發展,短劇題材開始多元、精良化,得以打開年輕人市場。
數據對此有所印證,美蘭德數據顯示,在2023年上半年熱播微短劇的用戶畫像中,有64.8%的用戶是Z世代(15-29歲);快手數據也顯示,2023年快手短劇重度用戶中,90后以下占比超四成。
土味短劇,實現了“老少通吃”。
一、“老少通吃”,都是圖個樂
土味短劇能做到“老少通吃”,原因在于,其“一集兩三分鐘“的快節奏迎合了當下碎片化的觀看訴求,“沖突集中、反轉不斷”的爽感,又擊中了人性追求無腦快感的共通點。
短劇是快餐時代的產物,不管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是圖個樂。
對年輕人來說,短劇是工作之余的解壓神器。“太喜歡這種看完智商-100,快樂+10萬的感覺了”“知道劇情很扯淡,但就是看得很爽“一會兒一個反轉,一會兒一個爽點,太快樂了”。
而對中老年人來說,短劇則是打發無聊的難得方式。
一位小程序短劇導演表示,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愛看“低俗”短劇,因為他們不曾關注這些群體,在短劇出現之前,這些群體的精神需求是空窗的,電影和長劇市場大多在追逐年輕人的喜好,中老年人是被“忽視”的,而短劇彌補了這片空白。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QuestMobile去年11月的數據顯示,短劇對銀發人群的滲透優于在線視頻及短視頻,在短劇應用中,46歲以上人群占比為37.3%,分別高出長視頻App、短視頻App 12.3%、4.8%;相反,其30歲以下人群占比則分別低出12.2%、6.4%。
目前,看到這片空白的平臺,還推出了專門針對銀發群體的短劇作品。比如,2023年在快手上線的《拜托啦奶奶》,探討了農村留守老人、教育公平等社會問題;同年騰訊視頻上線的《飛馳余生》,則聚焦于老年群體的健康、養老、社交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年輕人和中老年人都“愛”土味短劇,但兩者偏好的題材存在一定差異。
在茶茶看來,親情向題材的受眾偏向為人父母的中老年人,而像循環劇、懸疑劇、重生穿越等新穎題材,中老年人未必能欣賞,“我外婆喜歡看短劇,但她始終不理解,重生劇中的人為什么還能有前世記憶”
此外,在短劇付費意愿上,兩者也大相徑庭。
在抖音快手上,付費短劇的全集價格在幾元、幾十元甚至百元不等,多位短劇從業人士一致認為,中老年人是為這些短劇付費的主力。
年輕人的低付費意愿已有數據印證,東吳證券研報顯示,截至去年7月,在小程序短劇付費人群中,30歲以下的人群占比只有1成左右。
中老年人更樂意付費,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中老年人有錢有閑。
一位短劇分銷人士表示,一些中老年人沒有房貸壓力,退休工資也比較高,他們更愿意為精神需求付費。
不少年輕人對長輩為短劇“剁手”的行為感到無奈,“我媽看的短劇,39.9元8集,一集不到5分鐘,中老年婦女的錢真好掙啊”“我爸看短劇一部充了六百多”“我婆婆這兩月各種短劇充值兩千多了”“我媽一年累計刷了差不多5萬多,每個月退休金都不夠刷”
另一方面,年輕人更熟悉網絡,能“東拼西湊”找到不少免費資源,中老年人則不擅此道。
在小紅書上,就有不少人分享免費或低價的網盤資源;在拼多多、淘寶等電商平臺,也能找到“0.3元一部劇”“1.88元800部劇”等便宜資源;字節去年8月推出的“紅果短劇”App(現已改名為“番茄短劇”),其提供的短劇資源也均為免費。
二、從業者的掙扎與夢想
對人性的“俘獲”,促進了短劇市場的日漸繁榮。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2023年間,國內微短劇市場規模分別為36.8億元、101.7億元、373.9億元,年復合增速916.03%。預計2027年微短劇市場規模會超過1000億元。
而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2023年國內電影總票房超過500億元——發展不過數年,短劇票房已達百年電影市場的74%。
入局者聞風而來,企查查數據顯示,截止1月5日,全國現存7.81萬家短劇相關企業,2023年短劇相關企業新增2.25萬家,同比增長20.17%。
原本寫網絡小說的茶茶,在去年初進入該行業,開始寫短劇劇本,同行中也有不少網文作者、長劇編劇乃至普通用戶前來嘗試,希望自己所寫的故事影視化并拿到不錯的收益,是主要的吸引力——據茶茶介紹,短劇流行初期,新手編劇寫一部短劇的收入在1萬-1.5萬元左右。
編劇導演專業的大三學生龔怡凡,也在去年下半年入行,接拍短劇配角,“我對表演很感興趣,平時主要拍短視頻宣傳片和一些正劇特邀,覺得短劇是風口,同時還能賺些零花錢,就想嘗試,一般一天拍攝費用是七八百元。”
不過,入行并沒那么容易。
首當其沖的是三觀上的挑戰——部分從業人士并不認可短劇價值,但為了“吃飯”,只能一邊嫌棄一邊干。
“為了學習短劇劇本去刷劇,看得我好難受好尷尬,腳趾頭要扣出三室一廳了”“我一邊寫一邊在罵自己”,在小紅書上,不少編劇如此吐槽。
部分短劇演員也表示演出了“工傷”,“我拍了十幾個短劇,只有兩個沒扇巴掌”“我今年拍了十幾部這種短劇,也想知道真的有人看嗎?雖然我拍,但我是真不愛看”
他們無力改變短劇如出一轍的狗血套路,原因在于市場導向。九州文化的一位編輯表示,付費的是大爺大媽,他們就愛看這種,即便有些編劇的本子寫得蠻好,但是公司不收,因為拍出來可能沒人付費。
但套路化并不代表簡單,伴隨入局者的增加,從業者也面臨競爭壓力。
就編劇而言,在小紅書上,反饋被數次拒稿的編劇比比皆是。
茶茶告訴《財經故事薈》,“寫短劇的編劇不斷增加,但市場上的優質劇本和優秀編劇還是相對稀缺,原因在于,雖然劇情框架很套路,但需要在流行題材下進行創新,這一點很難”
短劇演員則面臨壓價或淘汰,一位跑龍套的上海演員表示,“995工作制,一天只有200元,賺得都是辛苦錢,去年后半年遇到的劇組一個比一個壓價,不是主演基本給不到四位數”
龔怡凡則觀察到,近期的部分通告里,開始要求短劇主角要有幾萬左右的粉絲量或爆款作品,這意味著新人演員的接戲難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短劇拍攝成本也水漲船高,賺錢難度增加。據第一財經去年12月的報道,短劇平均拍攝成本從2022年的10-30萬左右漲到了30-60萬甚至更多,再除去劇本、平臺抽傭等成本后,真正賺錢的短劇比例很小。
不過,短劇的出現,也承載了一部分人的夢想。
入行不到一年,茶茶已有三部作品上線,其中兩部均成爆款,分別是《寵愛》《偏愛王牌千金》。
其中,原創劇本《偏愛王牌千金》,2月2日上線后,在2月5日的DataEye短劇熱力日榜排名第二,在1月29日-2月4日的周榜排名Top7,并在2月4日和5日連續兩天登上愛奇藝短劇榜單Top1。這是對她創作能力的肯定,她希望之后不僅能寫出好故事,還能通過作品輸出一些正向價值觀,拔高作品立意。
龔怡凡則表示,不管是什么劇本,演員都有機會代入角色、展現和鍛煉演技。很多短劇演員都熱愛表演,希望能拍出短劇爆款,被更多人看到,進而有機會拍正劇。
而事實證明,即便是在狗血短劇中,有實力的人也能被看見。
已有一部分短劇演員憑演技出圈,如舒童、鐘熙、徐藝真、孫樾等。
觀眾對他們不吝夸獎,“短劇不入流,但部分演員演技真的不錯,劇情雖狗血,但因為演員硬是給追完了”“粉上了舒童,他拿到的本子都千篇一律,但他還能演出彩,他是第一個能把小說里的霸總感覺演出來的”“徐藝真演技比大部分內娛的還好,講臺詞超自然不做作”……
三、短劇有望擺脫低俗?
如同網劇從早期的“粗制濫造”進化至如今的“精品頻出”一樣,短劇的觀感也有了精品化的趨向。
一方面,短劇題材開始多樣化,在“霸總”“贅婿”等經典題材之外,更多反映現實問題、承載文化內涵的題材開始涌現。
比如,今年春節期間,抖音上線的10部短劇中就有尋找非遺美食、小城少年追夢、華人文化出海、Z世代情感沖突、揭秘高科技騙術等題材;2月5日,由去年全網爆紅的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原班人馬創作的新作《小年獸與捉妖師》在快手等平臺播出;1月28日,由郭曉婷、尹正主演的職場類短劇《超能坐班族》上線。
另一方面,部分短劇的劇情設計和拍攝制作方面更精良,收獲了很多好評。
據新腕兒估計,今年春節檔短劇票房約為8億元,多部短劇被網友力推,如《厲總,你找錯夫人了》《少爺和我》《美人在八零》等。
以《厲總,你找錯夫人了》為例,據DataEye短劇熱力周榜統計,該劇在2月5日上線的一周內,熱力值在247部上榜短劇中排名第一。
網友評價,“這部劇的情節和臺詞趨于日?;?,沒有土味裝逼的懸浮感,女主人設也接地氣,貪財好色但有原則,容易共鳴”“這劇是專業攝像頭拍的,有現場收音,還有打光組,不像有些劇組用單反拍”
短劇呈現精品化趨勢,是多方因素的合力之果。
其一,市場競爭激烈,用戶對同質化內容有審美疲勞,自然會倒逼內容創新。
參考網絡小說的進化史就是如此,一開始情節簡單狗血,后來變得新穎考究。
其二,監管趨嚴,行業規范化得以提高。
去年11月15日,廣電總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下線了包含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
據新腕兒聯合鞭牛士報道,自11月16日至2月5日,共有3026部違規短劇被禁投或下架,其中,咪蒙團隊制作的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就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混淆是非觀念”被全網下架。
其三,傳統影視公司、明星、名導等“正規軍”的入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短劇的專業水準。
比如,春節期間抖音上線的10部短劇中,就有不少頭部傳統影視公司的影子,包括出品《戰狼2》《流浪地球2》的登峰國際,出品《孤注一擲》的壞猴子影業,出品《雄獅少年》的北京精彩等。
再比如王晶和周星馳的入局,1月29日,抖音與周星馳宣布將聯合開發運營“九五二七劇場”,首部短劇作品《金豬玉葉》將于今年5月上線;去年11月底,由王晶擔任總編導的短劇《億萬傻小子》在橫店舉行了開機儀式。
正如艾媒咨詢CEO張毅在采訪中所說,短劇生產者的從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傳統影視從業者帶著更豐富的技術手段和經驗加入,加速了短劇精品化的到來。
其四,各視頻平臺也在積極扶持精品短劇。
2月2日,騰訊微視發起短劇優質創作者招募扶持計劃,最高將給予1000萬流量扶持;1月18日,抖音推出精品微短劇“辰星計劃”,將為優質內容創作者提供最高500萬現金和1億流量扶持;1月25日,快手宣布全新升級的“星芒短劇”合作計劃,對精品短劇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
面對這種演變,從業者感到利好。茶茶表示,“精品化對編劇有好處,這意味著劇本能得到更好的呈現”,這讓她與其他同行對短劇前景有了更多信心,也意味著需要寫出更高質量的劇本。
同時,精品化也吸引了更多短劇受眾。快手數據顯示,2023年快手短劇DAU達2.7億,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重度微短劇用戶數達9400萬,同比增長52.6%;抖音今年初公開的數據則顯示,其微短劇的日去重用戶數在1億以上。
總的來說,短劇的路正越走越寬,不過,最終會演化成怎樣的面貌,無人可知。值得思考的核心問題是,在從低俗到精品的路上,短劇追求爽感的內核會改變嗎?
(文中茶茶、小鹿皆為化名)
采寫:王舒然,編輯:萬天南
來源公眾號:財經故事薈(ID:cjgshui),資深圍觀,謹慎吐槽,橫跨財經、科技的原創深度解讀。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財經故事薈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