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經驗轉崗產品,3次勸退——認知才是最大的問題

0 評論 763 瀏覽 5 收藏 17 分鐘

不少人在轉崗產品經理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磨合上的困難,或許,我們需要做好認知上的提升。這篇文章里,作者便分享了他的一些看法,一起來看看吧。

場景說明

小A同學做了1年的銷售,覺得整天出去跑太累,就打算轉崗。在公司里詢問了一圈,“高人”說:可以先從產品干起來,畢竟產品經理未來是可以做CEO的。

第一個月,小A同學苦于沒有經驗,就先從產品助理開始做,但1不會畫原型,2不懂流程,還經常曲解用戶意圖,1個月后就要被產品部門勸退。小A同學沒辦法,私下找了公司的產品做師傅,認真的學習基本業務技能,通過一個月的“深度學習”,終于能夠“熟練掌握”Axure的使用技能,并且能夠畫出來“合格”的原型圖和流程圖。

第二個月,小A同學的問題又來了,過度曲解用戶需求,在產品設計的時候提出了“過分”的需求,導致產品評審反復多次溝通,最終被研發部直接斃掉,拒絕對接,產品部門又要勸退小A同學。小A同學再次說服高層領導給個機會,又在外面報了培訓班,通過一個月的“刻意練習”,終于能夠“熟練掌握”定義用戶核心需求、串問題反推解決方案等產品對接溝通問題。

第三個月,小A直接給產品部開除,原因是小A同學的產品過度設計,雖然滿足研發實現需求,滿足銷售的指標需求,但不符合市場需求,投入到市場上的產品不能被用戶所接受,反而收到一大堆的吐槽。產品部反饋這個月的磨合依然很差,直接投訴到老板那里。。。

一、入崗的關鍵節點是認知突破

站在樹上的鳥,不怕樹枝斷裂,因為它依賴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鳥的認知在于,我自己有能力能夠達成事物的平衡點,不在意腳下是樹枝,還是電線,還是土地。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經常會接觸到很多轉崗的同學,無論是有工作經驗,還是沒有崗位經驗,他們對新職位的匹配都會存在于一個新環境的盲區。

1)0工作經驗入職產品崗位:純小白入職做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從0到1開始學習,并進行逐步的提升。優先系統的去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先看前輩留下的經驗,然后通過模仿一步一步的熟練自己的技能,然后在根據實際工作中的場景條件,考慮對應的匹配關系。

2)有工作經驗但0產品能力入職產品崗位:有工作經驗的人會下意識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對產品進行設計,這也是很多產品經理容易犯的錯誤。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把產品做好,做優秀。產品并不是說你出來,滿足于上級/客戶/技術的條件就可以。

俞敏洪: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認知上的差距。什么是認知?認知就是人的基本常識,包含自己所看到的、所定義的、所想要的?;谡J知的不同,每個人的理解也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兩者的雖然都沒有產品崗經驗,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喜歡0工作經驗的小白會更受歡迎一些,因為聽從,可執行的情況會更好一些??梢愿斓陌凑涨拜叺慕涷炏葟能浖胧?,完成基礎的原型和業務流程的繪畫,然后在聽從業務,逐步熟練后開始獨立。而不是看到別人在跑步,就想著我要跑個全程馬拉松。

聽從、跟從、學習、成長,這是新人成長的必備步驟,有個好師傅多指點一下,多帶一下,少走彎路就可以快速成長,職業成長會更順暢。

可以先讀一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從零開始打造商業化產品》、《洞察用戶體驗:方法與實踐》等書籍。

二、新入崗難適應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經常聽到部門的負責人在吐槽:找個新人嘛,又笨還難管教;找個有工作經驗,想法多還特別跳。有沒有這種有點能力,然后又好帶的人。

對于公司來說:公司是找干人來干活的,不是請人來學習外加添堵的。老板要你來是實現我的夢想,不是讓你來毀滅夢想的。

對于部門管理者來說:我的工資是有KPI/OKR的,一個人就是一個坑,以解決問題為第一優先,以數據增長為核心目標。

對于應聘者來說:我得有條件才能發光,你公司就是提供平臺來給我發展的,我鑰匙能自發光還要你這個平臺干啥。

對于社會來說:供需是兩個不同的端點,如何保證平衡或一頭高但天平不倒才是關鍵。但公司就這么多,崗位就這么多,合適的能留下不合適的就要被淘汰這是必然的趨勢,不能說因為你沒經驗而寬容你,更不能因為你好看而給你多幾次機會。

換個話題想一下:如何保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其實就是一個很難的節點。公司、員工、社會這本身就不是一個三點齊平的緯度,平衡點在于一頭高了,另外兩頭是能夠對齊的平衡點。既公司要人來了就能干活,員工要求有一定的適應環境和資金,社會能夠在兩者之間完成供應鏈。

其實有經驗和無經驗,區別在于實戰能力和上手速度,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事情不一定需要專業知識就擺平,比如三天速成Axure上手,一天設計思維導圖,這些都是互聯網帶來的優勢。但一個人的認知范圍,才是核心增長的根本問題,你不能說學會了一、學會了寫二、又學會了寫三之后,就自以為可以畫四道橫線就叫四。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小A同學就是的典型的認知有缺失,特別是在崗位能力和工作范圍中存在短板,哪怕是通過填鴨式學習快速掌握軟技能,也難以去做適應性的工作變更。

  1. 不懂得崗位的必備技能——短板;
  2. 沒有系統或全面的學習過崗位所需軟技能和硬標準——短板;
  3. 對崗位要求范圍認知過于狹窄——短板。

對于短板來說,彌補的方式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根據 條件和方向去匹配,知識體系也好,產品經驗也好,工作能力也好,離不開2個字:認知。

首先:提升自己的閱歷是基礎的內容,眼界、視角、理解這都是基礎的核心,不能因為一份崗位工作而盲目的去應對,軟件好掌握,實際的業務應用適合環境才是最合適自己的。

其次:了解崗位的所需和公司業務的所需是核心中的重點。一個在電商行業里做了3年的人不一定能夠設計好財務系統;一個設計過WMS的產品經理也不一定能夠全盤掌握MES\OMS\ERP系統。核心的在于理解業務、應用業務、適應業務。

最后:內容轉化,能力轉化,條件匹配、業務匹配+內容持續轉化提升。

建議閱讀一下:《多樣性紅利》、《模型思維》、《如何解決復雜的問題》。

三、捷徑,是通過成功最短的道路

路是有捷徑的,捷徑就是你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這樣才可以站的更高看的更遠。當你出現信息差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去彌補,比如借助工具來提升自己、比如人脈關系來維護自己、比如通過項目結果來鞏固自己。

去做產品崗位最簡單就是用勤奮去補充自己的短板,“三天上手產品設計”,“十天入崗產品經理課程”,“三十天高級產品總監晉級”,這都是產品經理崗位可以取巧的地方。但恰恰也是捷徑太快,所以很多人只是掛著產品經理的抬頭,實際根本無法做好一個產品。

就拿前面的小A他同學來說先是兩周掌握了軟件,然后在是一個月的培訓班也在產品經理的崗位上小耗了幾個月。而公司因為換人的成本其實也比較高,在一個人相對熟悉了以后,一般沒什么大問題用著也就用著了。

大多數的產品學習班打著精品學習、實戰演練的口號,實際大多數都只是在教你工具的使用和一個過往案例的說明。要知道在實際的職場中會因為領導、項目、人員、狀態、時間等多種原因出現各種復雜的問題,而培訓班的老師一般都會一帶而過,只是說我怎么實現了結果,根本沒有系統的傳輸實際的知識和思維體系,讓你的理解淺淺的覆蓋一層。

下面是不是以為就是廣告?我要推薦廣告培訓班了?然并卵:我要說的是認知的提升。

為什么推薦認知的提升??

1)全面視角的認知

當一個人擁有了全面的視角。那么意味著我們不僅僅只會看到問題的一個面,還會考慮多種客觀因素,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擁有全面視角的人,能夠更快、更好、更高的幫助自己進行判斷,定義問題的復雜性,從而做出更符合條件的決策。

比如我們使用5W2H的方式來定義問題,它能夠幫助人們在解決問題、制定計劃或做出決策時候,全面地考慮事情的各個方面。5W2H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代表著七個問題:What(什么)、Why(為什么)、Where(哪里)、When(何時)、Who(誰)、How(如何)和How much(多少)。

在產品設計中,對問題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與平時不善于提問有密切關系的。對一個問題追根刨底,有可能發現新的知識和新的疑問。所以從根本上說,學會發明首先要學會提問,善于提問,多想一步,切換角色身份,應用在實際的場景中,用什么條件,最優的方法,解決了哪些人的哪些問題。

2)深度思考的認知

超越問題的表面,深入問題的本質,并思考問題的根本原因。深度思考需要時間和精力,但它能夠幫助人們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可以輕易的獲取的很多、大量的“泡面”信息,但這些都是表層的內容,不足以你充分的補充各種營養。當我們判斷分析任何一件事情,從結果不斷反推就能找到一個個的價值原點(即深度思考后的底層思維)。

比如我們用KANO模型來做識別,分析用戶需求對用戶滿意度的影響曲線,做節點的識別。第一種是事實判斷, 是與不是,存在與否,這是一種客觀判斷,真實性判斷。第二種是規則判斷,依據法律規則來進行判斷,有沒有超出或違背。第三種是價值判斷,依據價值觀來判斷,根據真善美、正義來判斷,這完全是一種主觀的。比如一個人只依靠意識形態來決定觀點與立場是有問題的。

3)系統性思考的認知

系統性思考意味著我們要把問題放在更大的背景中考慮,了解問題與其他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系統性思考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復雜性,并找到綜合解決方案。

比如老板的角色,要求實現微信登錄后就可以獲取用戶微信號、真實姓名、手機號、性別、年齡、所在省市區的信息,但實際微信授權第三方登錄僅有一個用戶ID的存在。那么在這里我們就需要進行識別,老板的用意:是為了更多的獲取用戶信息,然后做用戶標簽分類;還是為了收集用戶信息后,針對用戶進行目標人群篩選;或者是為了數據信息存儲,識別用戶屬性做行為判斷。當前的技術是實現到了哪一步,后面要增加什么條件可以滿足也許需求,要多大的代價。

認知提升帶來的結果??

  1. 可以準確界定、清晰表述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2. 有效掌控事件的本質,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
  3. 簡單、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啟發意義。

有助于思路條理化,全面思考問題,杜絕盲目性,從而避免流程設計中遺漏項目。

可以深度閱讀:《底層邏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貪婪的多巴胺》、《原則》。

人生需有先見之明,未雨綢繆以應對危機。避免溫水煮蛙,警惕麻木狀態。失業不可怕,激發內在能量,自會找到新天地。加油,打工人!

專欄作家

老虎~色,公眾號:產品經理有話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3年產品經理經歷,擁有優秀的方案解決能力,擅長通過問題反推業務主導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