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用戶人群”,遠離“需求取舍難”
今天我們要針對造成“需求取舍難”的主因之一——主攻人群不清晰,來詳細討論在需求討論階段,如何鎖定“人群”,讓sprint的具體內容能夠緊扣需求本身,避免不必要的開發資源浪費。
在互聯網產品開發領域,產品經理與開發團隊間的有效協作是決定項目落地階段的關鍵,這里不僅包含了討論溝通,還包含了大家對“需求”的理解。雖然有產品文檔或Sprint ticket來保障大家對同一個需求的理解,但是實際工作中依然逃不開有需求不明確或取舍難的時候,這個系列就來詳細討論如何破解需求確認的諸多問題,多了解些思考方式,應用在工作中,讓自己或團隊不在因為“需求不明確、取舍不當”而買單付出時間精力。
想要對需求的思考或理解可以鎖定“需求的人群”,不妨參考以下思路:
一、劃分用戶類型
通常我們的產品不會只有一個用戶類型,所以要細分用戶,并且明晰當前階段主要服務的用戶類型。要根據這個維度來看這個需求場景是屬于什么用戶類型的來定需求的優先級。
比如,你的產品服務對象有國內用戶和亞洲、歐洲等不同區域的用戶,國內市場用戶群最大,但是已經臨近飽和狀態,所以你們尋求往外突破,想打開海外市場,亞洲和歐洲都有些客戶,但是你們當前主攻的市場是亞洲,那就要看這個場景是不是亞洲市場客戶的場景。
當然,這里不是說不要管其他市場,而是說根據當前階段的主攻市場來制定下優先級,尤其在研發資源匱乏的時候。
同理,把客戶類型換成小型客戶、中型客戶、大型客戶都是相似的道理,用戶分類的維度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實際情況調整,主要是有了用戶分類后,就可以明晰知道當前主攻的用戶類型,次要用戶類型,就可以讓我們在確定需求的優先級時,有更好的考量維度!
二、用戶群的貢獻度
前面有了用戶類型后,還需要進一步分析不同類型的用戶規模和其對產品收益的貢獻程度,才能確定出當前主要服務的用戶類型。可參考“二八法則”,識別出那些創造產品核心價值的少數關鍵用戶。
例如,你的客戶群體有美妝類客戶、服裝類客戶、母嬰類客戶等不同品類的客戶,這時你要找出那些數量少但是貢獻較多的那一類的用戶。母嬰類的客戶可能數量是最少的,但卻是簽單價值最高的,那你就可以看什么場景是屬于可以提升母嬰類客戶的簽單率的場景需求。
此處有一點要注意,對產品的收益貢獻度不一定表現在貨幣層面,有時候帶來更多的流量,名氣等也都算收益的一部分,因為如果單獨為了流量或名氣還需要花營銷推廣的成本,節流也可以算是收益的一部分,這些“軟性”的收益也不容忽視。
三、需求對應的多種角色
雖然場景是當前的主要客戶的場景,但是屬于什么角色的使用場景也很重要,這里根據產品的性質會有不同的分法,比如to b的產品,要考慮“決策者”和“使用者”,“重度使用部門”和“輕度使用部門”,要根據產品當前對這些用戶的價值來綜合考量。
從客戶的角度,他們自然是希望他們提出的需求場景都能被有效解決,但是現實總是很骨感,研發資源和時間都有限,所以更要細心分析客戶的“話中話”、深挖他們最在意的點,還要根據提出該場景的人群歸屬來定優先級。比如當前你的產品需要跟某一類客戶續約,那續約的決策者到底會以什么標準來決定是否要續約,這點需要好好把握,決策者在考慮續約時,會考慮使用者的反饋,但是決策者要考慮的維度很多,哪些才是他最重視而別家競品沒有的維度。
場景描述的背景中,如果有這樣的信息,會讓團隊更加明確該如何確定需求的優先級。如果已經成功續約了,這時候可能更多是跟使用者對接,要著重看他們的使用體驗,好找到產品的迭代方向。對于c端產品來說也是同理,都會細分出不同的角色、群體。根據階段,找到“重點用戶”,能讓自己做起事來更加有的放矢!
對于當前服務的用戶群體考量越細致,在面對涉及多個用戶群體的需求抉擇時就會有更好的決策基礎,讓大家不會因為“某個需求對A用戶重要,而另外一個需求對B用戶也重要,到底先做誰的需求對產品有益”而爭吵不休。有時候,解決沖突的方法,除了要關注到對方的情緒外,拿出讓對方信服的證據更能快速解決爭論,達成一致的意見。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趕緊收藏起來,去工作中練習下吧!
本文由 @養心進行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