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產品和B端產品到底有什么區別?
B端和C端產品經理的啥別,并不是說工作內容、要求和環境的差異;作者覺得,最大的差異是:思考邏輯的差異。C端是現金導向,B端是解決方案導向。具體,請看這篇文章。
很多產品經理朋友問我,做C端產品和B端產品到底有什么區別?
我本身做了6年B端產品經理?,F在在做自媒體賬號,自媒體也算是一個C端產品吧。
今天,我們來聊聊,從我的真實體感來看。C端產品經理和B端產品經理的區別?
一、現金導向VS解決方案導向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小紅書做得好的產品經理,粉絲量比較多的,變現渠道比較多,賺到大錢的產品賬號。
大部分都是C端產品經理或者和流量相關的產品經理。例如:商業化產品經理。
而B端產品大多數都是“要死不活”的樣子。
為什么?
我和幾個商業化產品經理聊了聊,發現兩種不同的思考邏輯:現金導向和解決方案導向。
C端產品經理更加注重現金導向,追求短平快,先賺到錢再說。
C端會關心:核心用戶是誰?能不能賺到錢?賺錢效率高不高?一系列的現金導向的問題。
而B端產品經理更加解決方案導向,追求穩、優、慢一點也沒關系。
B端會關心:我們到底解決什么問題?解決方案是合理的嗎?我們比競品好在哪里?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導向的問題。
這就導致了,C端產品口頭禪是改不改,上不上,B端產品口頭禪是等一等,在想想。
此外,我發現大多數C端產品經理對流量的理解要明顯強于B端產品經理。
流量包括對內容平臺的理解,對粉絲用戶的理解,對流量數據的理解,等等。除非是做流量業務相關的B端產品經理們,其他B端產品完全是知識盲區。
我就發現自己完全不理解流量,也說不清楚為什么有的文章爆了,有的文章沒有爆。也有一起做賬號的B端產品經理找我抱怨,為什么明明內容不錯,但是流量很差?
很正常,我們不懂。
二、先做,在想VS先想,在做
上面的思路邏輯,體現到行為上來,是做和想的先后順序的差異。
- C端產品更加傾向于先做,快速試錯,不行再改。
- B端產品更加傾向于先想,在規劃,然后小步試錯。
為什么?我覺得在試錯成本上。
B端產品經理每一個決策背后的試錯成本相對較高。
例如,B端產品經理想修改調整產品業務流程,改動可能需要一個開發組吭哧吭哧干幾個月,光開發成本可能都要幾十萬,還不包括后續培訓成本等等。如果上線之后,發現還不如之前的好。
這個產品經理是要上會挨罵,背鍋的。B端產品經理的每一個決策,后面掛著開發成本,這都是清晰算出來的。而且非常直接,令人害怕。
我經常和初級B端產品經理說,如果你的公司立項流程或者產品評審流程過于簡單形式化,你要小心一點,小心背大鍋。
C端產品背后掛著的是數據,而數據和開發成本,其實沒有明顯的直接關系。改一改功能,開發成本不會很大,而且數據提升的預期值很高。改比不改,收益明顯要高的。
C端產品經理的膽子比較大,什么都敢試試。
而B端產品經理的膽子比較小,怕試錯。
很多政府項目,又是匯報,又是審核,一來二去一年就過去了。本質也是怕試錯。
三、最后
稍微在提一句,這篇文章并沒有把C端產品和B端產品對立的意思,沒有好壞。
也不是說一個產品經理只能選擇C端或者B端,也有很多產品經理C端和B端都能做的很好。
作者:廢柴產品經理,6年B端產品
本文由 @廢柴產品經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我是c端產品經理,被公司推到b端項目救火,做不來b端??
BC的底層商業模式就不一樣,都做好,其實挺難的。 我現在學做自媒體,也做不來,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