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日常:那些“不起眼”但“很好用”的空間體驗設計

0 評論 1199 瀏覽 1 收藏 6 分鐘

在生活中,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空間體驗設計。作者在 City walk 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日常體驗,把當中的一些有趣的設計分享了出來,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是筆者在 HK City walk 的日常體驗發現。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起來看看那些“不起眼”但“很好用”的空間體驗設計吧~

一、鏡子很好用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鏡子很好用。特別是在酒店??,全部墻面被充分利用,在可用的墻面都有大大的鏡子。

所住酒店??室內有四面鏡子,柜門是一整面全身鏡,床邊墻面有一面大的落地全身鏡,電視機旁側也有一塊半身鏡。另外,在衛生間的洗手池上方,半面墻是一整塊鏡子。

住宿體驗下來感受非常好,全身鏡照得太爽啦哈哈~

設計思考:

1)體驗好,不僅體現在“人人都有愛美之心”上。重點是在室內裝飾鏡子,起到裝飾、擴容、照亮的作用,從而提升房間的空間質感。

2)鏡子的作用:

a. 裝飾

鏡子造型越來越多樣化,是家居裝飾品中的杰出者。裝飾性較強的鏡面,搭配室內家具以此提升空間品質感。

b. 擴容

斜放的鏡子可以拉升空間高度,適合較矮的房間。而使用整塊鏡子或直角鏡子,能成倍的擴大空間視覺面積。

c. 照亮

利用鏡子的反射原理,將其他空間充足的光線引入到比較暗的房間內,提升整個空間的亮度。

二、扶手桿很好用

香港地鐵人流量較大,為了容納更多的乘客,在車內空間上,它還做了這兩件事。

1、地鐵空間差異設計

香港地鐵空間,與深圳相比,左右??寬度較窄,座椅前后寬度也較窄。

設計思考:

1)這么做是為了留出更多的地面空間,保障更多無座乘客也能趕上地鐵??。

通過縮減座位的占地面積,留出更多的地面空間,從而容納更多的無座乘客。

2)設計師充分利用空間,平衡有座乘客與無座乘客的乘車體驗。

讓大家都能享受到地鐵的便捷服務,讓出行更方便。

2、地鐵扶手桿設計

香港地鐵扶手桿,與深圳相比要多得多。每條長凳中間都設有一根桿子,方便站著的乘客手扶桿。

設計思考:

1)因為地鐵剎車以及啟動時,地鐵都會晃動,導致乘客站不穩,就需要扶住桿子。

2)隨著乘客數量的上升,需要手扶桿的乘客需求量會上升。

A:在座位坐滿前,乘客基本沒有手扶桿的需求。

B:座位坐滿后,隨著乘客數上升,乘客需要手扶桿的需求量增加,線條呈上升趨勢。

C:車廂滿人后,乘客數量穩定,乘客需要手扶桿的需求量穩定,線條平緩。

三、上下車通道標記很好用

香港地鐵的上下車可通行的空間面積,與深圳相比要小很多。盡管地面通行面積小,上下車通道數量與深圳還是持平的。

設有4個上車通道,車門左右??各2個,設有1個下車通道,在車門正對中間的位置。

設計思考:

1)考慮到下車人員集中在開門的中間區域,將下車通道設計在開門的中間位置。

2)觀察發現香港地鐵等候上車的位置,寬度較窄,按1 條上車通道來看,縱向排隊可站5個人。

通過增加上車通道,將等候上地鐵的人員分散到多條隊伍,充分利用地面空間。

四、馬路地標很好用

在香港過馬路,地面標記“望右”、“望左”。

當車輛從靠近左手邊方向往右駛入時,地面顯示“望左”。當車輛從靠近右手邊方向往左駛入時,地面顯示“望右”。

設計思考:提醒人們在過馬路時,注意左右來往的車輛,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識,安全第一。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過好每一天,好好體驗生活。

本文由 @Nan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