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分析思維模型之:金字塔原理
本文作者介紹了分析思維模型: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表達方法,核心是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達,橫向歸類分組,縱向歸納總結。
下面介紹 100 種分析思維模型系列的第 48 篇:金字塔原理。
一、為什么學習金字塔原理?
假如你辛辛苦苦加班做的方案或者寫的報告,信心滿滿地去向領導匯報,結果領導卻打斷你說:你能不能講重點?等你想清楚了再說!
你會不會覺得委屈?
比委屈更嚴重的后果是,你失去了一次真正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匯報工作和完成工作一樣重要,表達和做事一樣重要。甚至在某些場合下阿,表達比做事更重要。要想讓自己脫穎而出,就要提升你的表達能力。
我們在匯報、交流、培訓、寫作或演講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表達能夠簡單有邏輯、清晰有條理,做到言簡意賅,同時又能抓住重點,用最短的時間闡明自己的觀點,讓受眾感興趣、能理解、記得住。
具體怎么才能做到?
芭芭拉·明托提出了一種簡單而強大的「金字塔原理」,具有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擴展性強、適用面廣等特點,幾十年來,幫助無數人更加高效地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它就像是一個電腦操作系統,可以安裝各種好用的軟件,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
當你學會運用金字塔原理之后,就能化繁為簡,不僅能讓你的表達變得更輕松,而且能讓人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還能讓人對你表達的內容更加感興趣。
二、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表達方法,核心是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達,橫向歸類分組,縱向歸納總結。
具體來說,包括 4 項基本原則:
1. 結論先行
用一句話 100% 表達出中心思想。
2. 以上統下
上有結論,下有理由,上下呼應。
3. 歸類分組
把具有共同特點的事物進行分類。
4. 邏輯遞進
按時間、結構、重要或演繹順序。
為了方便記憶,《結構化寫作》這本書把上面的原則簡化為 4 個字:論、證、類、比,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立體化」思維模式,橫向有條理,縱向有層次。
具體來講,包括下面幾個要點:
首先,用一句話,歸納總結出一個中心思想或核心論點;
其次,用不超過 4 個關鍵句或論據對中心思想進行說明;
然后,每個關鍵句又可以用不超過 4 個關鍵句進行說明;
最后,對相關信息進行歸類分組,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形成一個類似于金字塔形狀的結構,牢牢支撐起上面的中心思想。
我把《金字塔原理》中的數字「7」改成「4」,是因為根據最新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大腦的短時記憶容量只有 4 個組塊左右,超過之后就很難記住。
比如,在《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中,如果沒有經過刻意的練習,短時間內能記住 4 個習慣就不錯了。對我來說,剛開始就只能記住前 4 個:以終為始、積極主動、要事第一、雙贏思維。
三、如何應用金字塔原理?
為了讓表達更加全面,分類可以應用 MECE 法則:相互獨立,完全 窮盡。
為了讓表達更加有趣,序言可以應用 SCQA模型講故事:背景、沖突、問題、答案。
為了讓表達更加清晰,我們可以應用 2W1H 模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為了讓表達更加有效,我們可以應用空雨傘模型:事實、判斷、行動。
為了讓表達更加科學,我可以應用假設思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運用金字塔原理,當你在思考的時候,要從下面往上爬,總結概括;當你在表達的時候,則要從上面往下滑,結論先行。
你可以想象一個游樂場的滑梯,有一個小孩坐在滑梯的頂端,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從滑梯上滑了下去,這個過程非常的順滑,讓人感覺很舒服。
把金字塔原理應用到工作場景中,假設目標沒有完成,你需要向領導匯報。
怎么辦?
首先,在匯報之前想清楚,也就是在思考的時候,要努力往上「爬」:事實 →分析→方案→雙贏。
其次,在實際匯報的時候,也就是在表達的時候,要輕松往下「滑」:雙贏→方案→分析→事實。
總之,我們要把困難的「爬梯」過程留給自己,而把輕松的「順滑」結果留給對方。
向上匯報的核心,其實是你的思維方式,關注對方真正需要什么,心中裝著對方的需求,并把它精準地表達出來,讓對方覺得「你懂我」,最終實現雙方共贏。
四、最后的話
一個好的表達,就像放風箏一樣。受眾就像是風箏,你不停地釋放手中的線,讓風箏越飛越遠。但是,你需要經常拉一下線,讓他能夠集中注意力。
提出問題,就像是拉線;給出答案,就像是放線。
在具體表達的時候,你可以先提出問題,以激發人的好奇心,再用答案來傳遞信息,不斷循環往復地推進下去,直到完成目標。
公眾號:林驥,《數據化分析》作者
本文由 @林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