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憑什么不怕AI?答案是:“假說”

0 評論 2657 瀏覽 1 收藏 11 分鐘

很多行業和科技認知剛開始時,都是從一個假說開始的?,F在大模型雖然已經在大數據的相關性輸出答案上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他們依然無法創造前人無法提出的假說。

現在人工智能火爆,讓國人對中國的應試教育越來越憂慮?,F在教育內卷依然是圍繞考高分、上好大學這個單一標準而展開的??荚嚮径加袠藴蚀鸢噶?,還創什么新,創新就是錯的!

隨著大學甚至研究生文憑逐漸通脹貶值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成人已經有了危機感,要培養自己和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拿著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死記硬背標準答案是很難培養出杰出人才的。

我們去回顧很多知識的起源,發現很多學科經典理論,一開始起源于假設,而不是邏輯嚴密的“真理”或金科玉律。

就拿自然科學來說,哥白尼的日心論假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魏格納的板塊構造假說,在當時都是石破天驚的“瘋子猜想”。

這些假說,只要無法去證明他們是錯的,也就是“無法證偽”,就會暫時被認為正確的模型。我們熟悉很多科學理論幾乎都是這樣的從假設、假說開啟構建體系的。

比如:

  • 牛頓提出“宇宙是一個鐘表”的假說來論證自己的自然哲學;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是一個假說來為黑洞的發現以及未來星際航行提供了理論依據;
  • 喬治·勒梅特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假說(經過霍金的科普成為很多人心目之中宇宙起源學說);
  • 還有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基因雙螺旋假說,直接開啟了整個生物經濟時代。

這些科學家大膽論證了他們提出的假說的合理性,并且通過“假說”作為向導,不斷去求證得出更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甚至構建了我們現在所學習的科學范式。

當然我本人是文科生,對自然科學不敢深講,系統論創始人馮·貝塔朗菲《一般系統論》一書之中說:

「就像任何一個其他的科學領域一樣,它不得不靠著經驗、直覺和推理手段的配合使用而發展,如果直覺方法在邏輯嚴密性和完備性上難孚眾望,那么推理的辦法則面臨著基本項,選得是否正確的問題。這并不是某一個別理論和個別科學家的問題,而是科學史上的相當普遍的現象。」

也就是說,科學理論要想進步,不是完全采用推理的辦法,有時候不得不依靠人的生活經驗和大腦的直覺先提出“假說”,再想辦法進行邏輯推理,才能形成所謂科學原理,這種情況在科學史上比比皆是。

我是學經管后來轉學哲學的,在人文學科上更有發言權,文科理論創新更加離不開“假說”了。

比如經濟學之中,亞當·斯密提出“理性人假設”,市場作為“無形的手”其實都是假設;后來凱恩斯針鋒相對提出的是“動物精神”的非理性人假說,也就出現了經濟學里面的“亞當·斯密搭臺,凱恩斯唱戲”的局面。

再比如在管理學之中“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文化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復雜人假設等。

比如對人口政策影響深遠的馬爾薩斯人口論也是假說,他認為人口增長是幾何級的,而資源供應是算術級的,但是忽視了人不僅僅知識資源消費者,還是勞動力和智力資源提供者。

再比如心理學里面就有很多假設,比如發生心理學、認知失調理論、心理自動動態平衡就是假說,但這些并不影響他們的學術價值和診療的實用性。

還有一個現在新媒體營銷和傳播學里面里面的應用比較廣的假說——「弱傳播原理」,其實從輿論世界里面弱者為王假說論證的,后來發現能夠解釋很多熱點現象。

當然我后來去研讀西方哲學史,發現假說就更多,隨便挑出幾個都長期影響西方人數百年的頭腦和神經。

西方的宗教學研究主題,按實證主義眼光來看,人的靈魂是不是一個假說,“上帝”的存在是不是一個假說,論證的很成功的基本上都登入哲學封神榜成為了神學家。

在倫理學之中,人的性善論或者性惡論其實也是假說;自由意志也是假說,因為人沒法論證是否存在或者屬實。

再比如,笛卡爾的經典理論“我思故我在”,就是假設有了一個邪惡的精靈(騙子)來編織了一個虛假的世界來影響他的感覺器官,他確立了一個只有我在懷疑這件本身不能再被懷疑了來作為整個思考的起點。他的這個理論,影響了我看《黑客帝國》代入Ne0這個角色來思考很多互聯網世界里面可能的各種虛假信息。

再比如霍布斯假說存在一個“利維坦”怪獸,來構建他的國家學說和社會契約論。

還有約翰·洛克假設人的頭腦意識是一個白板這個假說,來構建他的經驗論體系。

而去研究這些假說之上的理論書籍,可謂汗牛充棟。甚至我們可以說,沒有假說,就沒有西方哲學,也沒有所謂的西方科學。

以前我們崇拜上面的這些大神,現在我們要正本清源,他們的理論起點其實是假說?,F在我們面對人工智能沖擊,反思人之所以比機器人厲害的獨特稟賦在哪里?

就在于人能提出“假說”,通過假說來進行思考,這本身就是一個原創性、超越性的工作。

現在大模型雖然已經在大數據的相關性輸出答案上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他們依然無法創造前人無法提出的假說,這意味AI在舊知識體系邏輯推理講超越人類。但是人工智能無法構建推平舊知識體系的世紀假說,來創造全新的知識。

如果人放棄了提出假說、根據假說來驗證事實,來自圓其說的能力,那只能在舊有的假說上亦步亦趨,而無法駕馭人工智能,而淪為AI的打工人。

為什么我們缺乏假說的能力?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否頭腦里充滿了很多“定見”、“成見”,而缺乏想象力;當然除了這個原因,更主要是我們身處在“信息繭房”之中,或迷信權威,或崇拜書本,或自我封閉,或是娛樂擠占了更多搜索時間,或者是工作太累沒時間思考……

同時提出了假說,不去論證其價值,也沒有意義,提出假設,只是開啟新認知的第一步,當我們大膽提出“假說”或者假設,要去驗證“假說”或者“假設”的合理性。

驗證假說的過程,就是人主動綜合知識整理成為因果鏈、信息鏈、事實鏈的過程。

當年胡適博士提出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及“多研究一些問題,少談一些主義”;雖然胡適這個人已比較臉譜化,我也不太感冒,但他提出的這個方法論口號確實挺管用,可以說是科學精神和懷疑精神的一個簡明概括,季羨林也說這是胡適最大的貢獻,這個評價比較公允。

當然,如果改成“大膽假說,小心驗證”,或許會更適合網上一些。

如果無法被證偽的假說,就說明假說真實性很高,具備了科學理論的潛力。

如果能驗證假說成立,可以不斷豐富自己假說,找到更多理論依據支撐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如果證明自己的假說為錯的,那就提出一個更加難以被推翻的假說……

沿著“假說驗證法”不斷用來做學習和學問,進行有意識的長期訓練,或許未來我們中國就可以出現更多科學家和哲學家,產生真正改變世界的大師了。

專欄作家

靠譜的阿星(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互聯網觀察者,科技自媒體&媒體專欄作家,專注于公司商業模式研究和互聯網行業分析,《媒體化戰略》一書作者,靠譜匯創始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