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商業化的特點與難點

5 評論 4525 瀏覽 18 收藏 6 分鐘

區別于C端產品,B端產品實現商業化有哪些特點和難點?本文對此進行探討,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圍繞B端產品實現商業化中哪些特點有別于C端產品、過程中的難點展開論述。

01 B端產品與C端產品商業化的差別

1. 決策形式的差別

B端產品與C端產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最后的落腳點都是“人”使用產品,滿足這個“人”的需求。但是在產品落腳到“人”的路徑,B端和C端的產品是大相徑庭,在這里,我稱之為決策形式的差別。怎么理解這個決策形式,就是這個有需求的終端用戶最終使用哪款產品的決定過程。

B端產品決策形式

組織決策的定義:組織整體或組織的某個部分對未來一定時期的活動所作的選擇或調整(來源百度百科)

對于B端產品而言,這個終端用戶最終是否可以體驗到產品,利用產品解決他的問題,取決于他所在的組織決策。

舉個例子一般來說車間用什么生產系統、HR用什么招聘系統,最終端的用戶-車間操作工、招聘助理是沒有決策權的,這個是由企業組織決策使用的,終端用戶更多的是服從使用。

C端產品決策形式

個體決策的定義:主要靠個人的價值觀、知識、經驗以及個人所掌握的情報信息去進行決策。(來源360百科)

對于C端產品而言,終端用戶最終是否會去使用產品,取決于他個體的信息獲取能力及個人價值觀水準產生的決策。

舉個例子當一個人產生購物需求的時候,他最終會選擇哪個渠道進行消費,這個決策過程就會由用戶個體能獲取到的渠道數、對各渠道優劣性的個體判斷產生決定,最終選擇對應工具進行消費。

2. 驅動力的差別

驅動力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用戶最終決定使用產品的內在原因是什么?換言之,B端產品/C端產品最終被用戶選擇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B端驅動力

商業價值驅動:B一般是指一個企業或者組織,成本與收益并存。所以B在做決策的時候更多會是以利益為導向去做相應的選擇,降本增效也成了絕大多數B端產品會突出的價值宣傳。一款B端產品是否可以解決這個企業或者組織的問題,通??梢杂檬找?成本計算得出。

C端驅動力

情緒價值驅動:C一般就是指個人,通常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傾向個人的價值觀做選擇。同樣是短視頻類產品,我本人傾向使用抖音而非快手,因為抖音第一眼給我推薦的視頻、功能切中了我的喜好。故而一款C端產品會去分析各類用戶的畫像力求切準更多用戶的需求。

02 B端產品商業化難點

1、需求挖掘難

B端的需求更像是個體需求的排列組合,會催生出各種不一樣的需求,哪一個需求是這個組織的核心痛點問題呢?解決哪個問題可以幫助這個組織獲得最大收益呢?這極大地考驗了一款B端產品在需求挖掘上的能力。

2、使用決策難

B端產品最難過的一關就是構建流程,流程會對組織最終決策使用這款產品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構建流程的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核心決策人都有對應的意見,如何平衡取舍各環節的意見,對于一個組織最終決定是否使用一款產品至關重要,從而也為B端產品商業化埋下了難點。

3、價值度量難

前文提到,組織對于一款產品使用的決策標準是利益最大化,即收益-成本的差值最大化。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很少有企業,組織內部一個信息化系統都沒有了,價值度量難就體現在,棄用舊的系統轉戰新的系統這個決策過程中,如何評價新系統的收益一定高于舊系統呢?

4、后續服務難

B端產品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點,產品方案不圍繞用戶個體,這就導致了由于不同用戶的認知水平差異以及新產品使用接受度的差異,而產生對產品用不明白、產品流程與公司業務流程不匹配等問題。所以也有很多B端產品在響應完客戶需求后,不可避免的進入到定制化的漩渦,把自己做成了高級外包。

本文由 @依依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B端產品的成功需要雙向奔赴,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同床異夢。C端產品主打一個魅力吸引,沒有魅力用戶看都不看你一眼。

    來自北京 回復
    1. 同床異夢很真實了??

      來自浙江 回復
  2. 認同c端情緒價值驅動

    但對于b端難點,我認為排在第一的是行業專業度難,b端是基于行業特點的,對產品難說如果不了解業務和行業,需求就難挖掘

    但好在需求比c端更明確,比c端更好調研,所以b端對產品經理是產品專業度和行業專業度的雙方奔赴

    來自河北 回復
    1. 行業專業度的本質還是需求挖掘難;B端產品挖掘需求要有行業know how,很難形成橫向的能力模型更多是行業縱向模型;都是招聘系統,單位的招聘系統和互聯網大廠的招聘系統差距很多

      來自浙江 回復
    2. 我兩說的不沖突,但是只用需求挖掘太抽象解決不了問題,在b端中衡量一個產品專業度,我認為是行業專業度+崗位專業度來很衡量的

      例如你崗位專業技能ok,但是行業這個不可困因素太大舉例

      1 在一個行業的經驗,這不能快速復制的
      2 能不能把行業中太專業的東西能夠說成人話,讓客戶用戶,讓項目中的每一個人很理解,這個轉化是行業技能+崗位技能的綜合結果
      3 由于b端使用人員只了解業務不了解軟件設計邏輯,你現在讓他配合調研已經使用測試等問題,說實話是給她加了工作量,可想這個配合度真的看運氣了,看你遇到誰了

      如果你是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轉產品,上面問題就變得簡單了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