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營銷新玩法:打造節氣營銷IP

0 評論 2664 瀏覽 4 收藏 12 分鐘

隨著節氣營銷的興起,餓了么憑借其獨特的風格,成功將傳統節氣文化與現代營銷相結合,打造出了具有品牌特色的節氣營銷IP。通過深入洞察用戶情緒,細膩呈現節氣文化,以及將地區飲食文化與節氣深度結合,餓了么成功吸引了眾多用戶的關注,實現了品牌與用戶的深度互動。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p>

節氣營銷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不同于節日營銷的集中搶占用戶心智,24個節氣年復一年出現,做好節氣營銷也許能為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在突擊節氣營銷的萬千動作中,餓了么的節氣營銷不同于其他品牌的單一敘事,而是打造了一個獨特的風格,將節氣“借”為己有,將其孵化成了自有營銷IP——用整合營銷打造集大成的平臺前沿營銷玩法。

一、春季的飲食表達

今年春季已經度過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四個節氣,先來看看餓了么推出的節氣短片。

立春時節,國人素來有“咬春”的習俗,清人林蘭癡曾贊嘆“調羹湯餅佐春色,春到人間一卷之”,將這一飲食文化描繪得恰到好處。

餓了么的立春短片也以“春卷”為主題,一語雙關提出“卷的哲學”,希望大家在立春把生活中的“卷”一口吃掉。

炸得香脆可口的春卷、超越常人認知的大蔥餅和大飯包、色香味俱全的烤鴨……類似春卷但不只春卷的食物,卷起的是人們的口腹之欲,是一抹春色,更是對生活“內卷”的反擊。

當今社會的“卷”充斥生活各個角落,也不斷重重敲打著人們的內心,餓了么則通過美食與輕快文案的搭配,將春卷的哲學轉化為社會情緒的消解。

如何將節氣孵化成營銷IP?

時間來到雨水節氣,餓了么則將主題聚焦飲茶文化。

今年雨水恰逢周一,陰雨天氣總會讓人昏昏欲睡、無心工作,相比立春短片對社會情緒的洞察,餓了么的雨水短片更加關注職場打工人的心理狀態。

列夫·托爾斯泰、老舍、卡夫卡等文學大家也會有片刻想要休憩,更何況普通人呢,片中對名人“擺爛文學”的引用恰恰擊中了年輕一代打工人的情緒,成為最強嘴替。

“雨水宜飲茶,有茶就有歇”,餓了么也借助情緒和古時飲茶歇息的習俗,輸出了一波“雨水時節應上餓了么飲茶”信息點,在傳播傳統文化中用洞察到的社會情緒引起大眾共鳴。

驚蟄短片沒有延續社會洞察,卻將視角轉向童真的一面,以“春雷驚百蟲”為主題講述云南傣族村落驚蟄吃蟲的習俗。

《春分,春天的精分》則是將春分二字拆解重構,再次利用對年輕用戶生活習慣的精確洞察。短片從自律、休息、旅行、養生、社交這五個常出現在社媒平臺的場景,呈現出年輕人的兩副面孔,雖看起來與節氣本身關系不大,卻也是又一次趣味表達。

二、節氣營銷中找到多元化風格

從餓了么的幾條TVC不難看出的是,在節氣營銷這一賽道,品牌已經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從借勢營銷到固定項目,餓了么對節氣營銷的掌控已經超脫了普通的營銷方式,更是形成了品牌的IP,成為內容資產之一??傮w來看,餓了么時令官IP的呈現分為三個風格。

1、廣告融入年輕話語體系,聚焦社會情緒和生活痛點

2024年《立春,卷的哲學》、《春分,春天的精分》以及2023年的《建議冬至放一天假》等廣告短片,都是基于對年輕人情緒洞察打造出的作品。

短片立足于年輕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小難題,詼諧話語下呈現出年輕群體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無論是用趣味文字治愈焦慮,還是緩慢敘述中的觀點輸出,使品牌觀點與用戶產生精神共振。

群體情緒共鳴,就是餓了么此類廣告的殺手锏

如何將節氣孵化成營銷IP?

2、餓了么也用細膩的講述對節氣文化進行文藝化呈現

人的心情往往會隨著季節更替而產生微妙的變化,餓了么的廣告片也依據節氣變更而不斷變換著風格。比如相對于春季的活潑,秋冬季的畫面呈現和主題選擇則更為內斂沉靜。

霜降時節邀請演員惠英紅講述霜打菜的形成,也將霜打菜比喻成人生經歷;許知遠在冬至用對生活的觀察,將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講得溫暖動人,也將希望放假的共識傳達出來。

以時令食物發起號召正是餓了么時令官IP主題,從這一風格上看,餓了么對話的不僅是年輕用戶,更是每一個對節氣變化有著深層感知的國人。對不同用戶畫像的喜好進行狙擊,要活潑,也要高端,這也是品牌節氣風格多元化的體現。

3、將地區飲食文化與節氣深度結合

古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血液中流淌著對食物的熱愛,而“二十四節氣”本就是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

餓了么在一些節氣將鏡頭對準地方飲食特色,傳播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但又不被單一飲食結構所束縛,重在讓每個人都有“由頭”在節氣吃到心儀的食物。

如何將節氣孵化成營銷IP?

當然,廣告大片只是節氣營銷的手段之一,對于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餓了么來說,站內訂單量的增加才是重點。因此,餓了么不僅在站內推薦節氣美食,還在社媒平臺邀請用戶參與話題互動贏取紅包,用實在實惠提高用戶下單量。

此外,餓了么還在自行打造節氣氛圍,每逢節氣便將外賣員圖像更改為時令美食設計,更將限定裝扮落地到線下,用官方與用戶之間的玩梗,進一步強化吃節氣美食上餓了么的品牌印象。

如何將節氣孵化成營銷IP?

餓了么外賣員限定裝扮

如何將節氣孵化成營銷IP?

餓了么外賣員限定裝扮(現實版)

三、將節氣做成IP餓了么做對了什么?

TOP君根據餓了么發布的物料整理后發現,其節氣營銷始于2021年的冬至,彼時的餓了么邀請馬東分別在冬至、臘八節和元宵節各拍攝了一條短片,用時令官與歷史人物的互動輸出節氣應食時令食物的觀點。

早期時令官IP中,餓了么的節氣營銷風格尚未完全形成,主要的營銷動作包括以時令美食、歷史故事為主題,帶領聯動多個餐飲品牌為用戶提供時令紅包等福利。

2022年8月,餓了么將時令官更換為歌手周深,此后的廣告片表達更加趣味化,試圖將目標用戶精確為年輕受眾。站內騎手標識也由動物形象變成節氣飲食以及節氣習俗相關元素,不難看出,餓了么在不斷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IP風格。

在TOP君看來,餓了么的成功在于兩點。

其一是找到了品牌的在消費者心中的錨點。如今的年輕消費者更在乎性價比,但同樣也在乎價值表達。本次餓了么的節氣IP就不由得讓人想到其答題免單活動,成功戳中用戶追求低價免單的心愿,讓性價比成為餓了么的錨點。而同樣是對話年輕消費群體,這一次餓了么選擇跳脫出單純的商業模式,更是走向了價值共鳴。無論是化身打工人嘴替小小哲學、戳中人內心柔軟的話語,還是對民俗文化的探尋與傳播,餓了么做的都是用情緒與情感撬動用戶心智。

其二,做好節氣IP的餓了么不再只是一個普通的本地生活APP,更是節氣的一個符號,用廣告內容在人們腦海中留下烙印,形成有效聯想。相比于“曇花一現”的IP聯名,現在的品牌更傾向于自造IP——一個更長情的營銷方式,來夯實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經營。而兩年來的時令官IP做到今天,不僅是面向消費者時對APP使用的號召,更是為餓了么沉淀了其內容資產。

結語

阿里巴巴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本地生活部分收入同比增長13%至151.60億元,主要由餓了么和高德業務的強勁增長所帶動,其訂單量同比增長近20%,已是不錯的成績。

營收的增長離不開平臺與商家堅定“相向而行”的決策,其不斷作出營銷的嘗試,也為本地生活服務的破圈帶來了別樣的思路。相信玩轉節氣的餓了么,今后也會開創更多優秀的營銷方法,為行業帶來新的思考。

作者:TOP君

來源公眾號:TopMarketing(ID:TMarketing),玩Marketing,Top是一種信仰——TopMarketing。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Top君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