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堅決別碰社群產品

1 評論 1649 瀏覽 3 收藏 11 分鐘

現在的社群是越來越多了,動不動一個知識星球、一個新產品、發布會什么的都會弄N多個社群,但社群的運營和維護總是一言難盡。所以,在今年,真不建議大家再去做社群。

我在互聯網+教育行業9年,在各行業大浪淘沙的2023年末選擇換了賽道,進了知識付費行業。

可以說,我是聽著大V們連吆喝帶恐嚇的調調進來的,也是看著那么多人、拉一個群、搞一個星球、辦幾個輕分享就把錢刷刷收到手的。

說實話,做了那么多年的重交付、不管C端還是B端,我還從來沒有做過這種輕松的生意or項目。我之前的項目中,社群、大會、分享這些不標準的交付統統免費,哪怕是比爾蓋茨來了,對不起,也得免費。

所以,要收費就只有幫助客戶量化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技能、交付資源。

所以,一經對比之后,我覺得,嗯,可以一試。2023年12月末,第一次嘗試了做個社群,交付形式是知識星球。

一、為什么不建議做社群產品

當時剛跑通MVP測試,腦子里全是目標,還沒想清楚2024年的戰略到底怎么布局。做了一周,果斷放棄(原因)。

因為我發現,2024年,甚至以后,再這么做社群,再花大精力做社群這個產品,要么自斷生路,要么等著被爆雷。

原因:①社群產品不能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

社群產品能幫助客戶解決什么問題?

你覺得一個依托于碎片化輸出的載體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呢?

緩解焦慮嗎?

一定程度上可以。尤其是對很多喜歡并習慣性焦慮的人、對于那些總是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的人來說,能看到那么多人跟自己一樣,那感覺好多了??赡芄馐强粗?9+信息,心里都是安慰。

資源置換嗎?

什么叫資源置換?你給出A,我給出B,一碰撞,各取所需,雙贏。就比如之前我做的一些證券類公司,缺流量和開戶數據,你給錢,我給你需要的主動用戶數據。這是我理解的資源置換。

我也嘗試過和中公、新東方出國、以及菜鳥無憂等做過異業合作,但說實話,根本玩不轉。也跟平臺類公司如知乎、B站、AI產品經理談過互利合作。但,誰心里沒有自己的小九九,都害怕自己吃虧,都要把但凡有一丁點轉化可能的流量都緊緊抓在手上。沒有人能一直那么慷慨的顧全大局,也沒有人傻傻的會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

像東吳魯肅那樣強悍的戰略眼光,面對劉備賴著荊州不給,不一樣得再三再四的上門討要。魯肅一走,呂蒙就白衣渡江,管你什么聯盟不聯盟。

還有啥?

到這里我們會發現大部分社群的受眾是什么:

一群小白、一群收割小白的老白、一批同行以及一部分認可你性價比超高的客戶。

原因:②社群產品客戶來源層次太多元

鑒于上面我分析的社群產品的受眾,我們會發現社群產品的受眾非常多元化。

多元化就意味著眾口難調、意味著少數服從多數、意味著每個人都要等著被代表。但恰恰社群產品的交付是輕交付、是標準化交付,是碎片化交付。那么需求和交付不匹配。

解決辦法是什么?提高準入門檻——提高客單價。比如群響的會員、比如生財有術的會員,都是通過高客單的價格把一大批小白、收割流量的老白、同行給隔絕起來。

對于新人創業者來說,現實嗎?不現實。我就常常勸自己,清音、你憑啥一來就想自帶buff、就無視人家幾年的積累、想跟人家平起平坐??

因此,大部分社群主理人也只能選擇茍在低客單價,選擇照顧大多數人的建議、選擇和大多數人同頻、選擇把自己認為“最精華的東西”放在星球、選擇在公域上不痛不癢、選擇讓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可能被社群反制。

然后,當一批批小白成長起來后,發現,誒?社群怎么還在吸納小白?那么人性使然,很自然的成為主理人的競對、成為收割流量的老白、成為到處貼小廣告的專職或兼職個體戶、社群的生態基礎開始被破壞。

原因:③社群太多了,看的人不夠了;信息太多了,真金白銀太少了

你加了多少個社群?

你在多少個社群里灌水?

你每天必看的社群長什么樣?

你現在加群的目的是什么?加入后目的達到了嗎?

暫且不論我們為了提升自我所加入的群,就各種工作的協調群,你有數過有多少個嗎?

比如我,帶團隊的時候就是個喜歡建群的惡人,銷售工作交流一個群、運營交流一個群、曬單專用一個群、數據同步一個群、資料匯集一個群、員工學習成長一個群、部門管理一個群、集團反饋一個群······此外,拉一個外部的人就一個群。往往是人未見、群先拉,主打一個專群專事,對我來說,群只是形式,只是供大家快速查找信息的外顯方式之一。

社群不是交付載體、也做不到交付,哪怕是強約束的員工關系。

社群只是一種態度,社群只是最直接外顯的虛假榮耀。

就比如,我們在交付項目的時候,用什么最容易給客戶講故事呢?當然是社群,覆蓋~~群、觸達~~人。

之前交付項目時贈送的社群服務

但,實際上BD客戶的時候,才會發現。

客戶很清楚,他們要的不是社群,不是群內的溫存,不是群的活躍度,不是群里的紅包和禮物、不是群內的99+。

他們要的是流量、是準客戶、是品宣的素材和代言背書、是花錢聽到響兒的問題解決、是邀功的政績、是可預見的增長或趨勢。

現在不拆穿你,只是因為你的價格還沒有逼的大家到達那個臨界點;你的聲量和數量還沒有那么大;你的交付匹配度還不至于到圖窮匕見的時刻。

而我們,千萬也別忘記社群只是錦上添花、只是那么多核心權益外最不值一提的那一項;千萬別在看著社群里一波波贊歌的時候忘記自己最該走的路反而是那些難走的路。

二、那么,社群應該怎么做呢

所以,2024年做社群產品,想要做出點動靜,尤其是對于新入局者來說,只有2個選擇:

1. 提高單價、量化需求、標準化交付、超越頭部;

單價提高,人,才能被篩選。提供標準化交付才有了可能、滾雪球效應才能發揮。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是頭部、你有時間或原始積累或者你超越頭部。

對于,2024年新入局者,很難,基本是死結。

二、緩慢抬價、無限下沉、收割流量、合縱連橫;

既然做不到第一梯隊,那就悶聲搞錢,主打一個“鐵桿粉絲”無限利用。

課程?賣。會員?賣。生發劑?賣。美白粉?賣。虛幻曝光和虛假流量?賣!互換流量、互相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IP用到極致、把心理學技巧用到極致,一個人走的慢沒關系,我們還可以合縱,又可以連橫。

這對于有一些道德潔癖的創業者,對于沒有賺錢牛逼癥的創業者來說,不好做。

這受性格的限制太大。

而且這條路初極易,立竿見影,復行數十步,羊腸鳥道。

而這兩條,我覺得我在第一年都難以做到。所以立志:2024年,堅決不碰社群產品。

你呢?

以上。

作者:是清音啊,微信公眾號:是清音啊

本文由 @是清音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如果不做社群的話,那是通過什么途徑去觸達客戶呢,1v1轉化嗎?發愁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