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業務,To B市場人的腰才直的起來!

0 評論 1459 瀏覽 6 收藏 11 分鐘

在不少公司里,一是市場、銷售、營銷的部門定位都比較混亂,容易混淆;二是這些崗位都脫離業務,對客戶、業務的理解不到位。這篇文章,我們來解決下這兩個問題。

說實話,我發現不少公司對市場部、銷售部和營銷部的定位挺混亂的,有時候真讓人一臉懵逼。尤其是我接觸過的那些中小企業,它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

先說傳統企業,這些企業一般都是靠傳統渠道來打市場的,比如靠人脈資源、地推、參加展會會議這些方式。這些企業所在的行業通常都到了成熟期,市場上的格局也基本定型了。產品功能上,大家差不太多,客戶基本上是按需從清單里挑??蛻魧塘巳缰刚?,哪些是行業領頭羊,哪些是緊隨其后的,都分得清清楚楚。對這些企業來說,除了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下功夫,他們更注重線下的商務關系處理。

再來看看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懂得跟上時代的步伐,利用新的營銷渠道來推動業務增長。

和傳統企業的地推方式相比,互聯網營銷效率高多了,這跟他們的產品特性有關。

重視線上渠道的企業常見的有兩種極端:

一種是產品具有顛覆性的,別人沒有的他們有,所以他們利用互聯網快速鋪開曝光鋪開市場;

另一種是產品非常成熟的,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這時候就是拼性價比了。

通過線上渠道,目的是吸引那些新入市的“小白”客戶,同時也看看能不能從競爭對手那里“撿漏”。

現在的企業,無論大小,基本上都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

所以說,企業的增長模式決定了組織架構和各個部門的職能。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每個部門在不同公司里的定位都不一樣,部門成員的職責也不盡相同。

有時候,你在外面聽到別人自稱是市場人、營銷人或銷售,你還真搞不清楚他們具體負責哪一塊。

但今天我想表達的主題是“市場人得懂業務”,那就要先把市場人的定位搞清楚。我所說的市場人,簡單來說就是幫企業拉客戶的,不管你是通過新媒體推廣,還是通過線下展會,你充當的角色就是銷售部的上游,你得給銷售部門“輸血”。

說到部門之間的關系,市場部和銷售部在合作時經常會有摩擦。通常情況下,市場部總是吃虧的一方,因為他們的工作成效不像銷售部那樣直接可見。銷售部是直接拿單、見錢的部門,他們自然更有底氣——因為他們可以用實際成果說話。而市場部拿出的數據,別人很容易覺得是你修飾過的。

更何況隔行如隔山,公司里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你的工作內容,以及數據背后的意義,更不用說評價你的工作成果了。外行人最保險的方式就是以結果來評判你的努力。

所以,市場人有時候確實挺孤獨的,尤其是當你一個人就是一個市場部門的時候,這種現象其實還挺普遍。慢慢地,市場部就變成了邊緣部門,可有可無,其他部門的一些雜活就會扔給他們。整天忙得團團轉,但產出的效益卻很低。

為什么會這樣呢?

核心問題在于市場人員離客戶太遠。

想想看,在公司里賺錢最多的人肯定是離客戶最近的人,比如銷售。

當然,企業的運轉離不開流量、轉化、交付這三個環節,不同的業務節點需要不同的角色參與。所以,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跑到前端去接觸客戶。畢竟,有能力的人誰不想賺更多的錢呢?

市場人員離客戶太遠的特征就是看似對公司、產品、行業都了如指掌,實際上僅僅只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理解市場和客戶的真實需求。

作為市場人員,如果離一線太遠,你的話在公司就沒有權威性,不會受到認可,更不會有說服力。因為你的工作是圍繞業務展開的,但你只具備了通用的專業執行能力,缺乏真實場景的專業深度。就像任正非說的,讓聽見炮火的人做決策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樣更有可能正確。

現在AI技術發展得飛快,AI生成的文章、視頻、圖片、音樂都能以假亂真。

但AI永遠無法完全替代人類,尤其是在需要創造性和對市場真實情況有深刻理解的場景中。

AI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優秀的執行除了執行者自身的能力,更與領導者的決策緊密相關。

人類最寶貴的是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對市場和客戶的真實情況能夠做出真實的反饋。如果市場人員不利用自己的創造性優勢,那真的不如AI了,被AI替代也不是危言聳聽。

人類是非常復雜的動物,沒有真正站在一線去實戰過,真的只能是紙上談兵。缺少一線實戰經驗的人特別容易吃虧,因為你很容易被騙。

在客戶眼里,你可能就是個新手,對市場的理解不夠深入,然后把錯誤的信息當作市場決策的依據,那自然會出問題。這些只有你真正近距離接觸過市場后才能體會。

你以為AI很聰明,實際上它很傻。

你跟它說你是有錢人,它不會質疑你,你說是什么它就信什么。這就是脫離一線、脫離真實市場的狀態。即使你有能力,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判斷,也無法發揮最大的價值。

在市場上,既要攻也要防。

拿渠道拓展來說,這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但對方的利益動機是否會對你造成傷害,就需要實戰經驗和吃過的虧來判斷。如果對方的目標達成了,你也就失去了價值。最低風險的做法是把每個環節的流程標準化、顆?;?,增加對方獲取價值的門檻和難度,從中篩選出真正的價值伙伴。

但如果你不在一線,你就感受不到這些信息,也就不知道具體的執行策略應該是什么??蚣苄缘臇|西說出來就是空洞無物。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老板是銷售出身,因為他們最懂業務,最懂客戶。

市場人員如果不懂業務,你就無法掌握更大的權力去管理整個營銷鏈路,你就會變成流程中的一個節點,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你是個配角,聽別人指揮。因為你提不出建設性的建議。

比如,新銷售通常會有“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思維。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方式的正確與否與公司戰略息息相關。

假設給你一個掌權的機會,目標是明年實現市場份額增長XXX,你還會允許銷售隨便抓貓嗎?

我相信不會,你應該會從源頭上規避這個問題,結合市場的真實情況來篩選明年主攻的有潛力的細分行業,然后把更多的市場資源傾斜到這個方向,對應的客戶也更接近你的目標客群,然后分配給適合的銷售去轉化。

如果市場人員遠離業務,你的目標感就不清晰,你的營銷物料也會顯得混亂。

當然,很多市場人員也有無奈之處,公司的架構限制了他們接觸一線的機會。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市場人員的技能具有可遷移性,這意味著在不同行業、不同公司,他們做的都是類似的事情,用同樣的方式也不會出什么問題。

但這其實是市場人員的最大陷阱。

這樣的現象不會讓他們升值,因為他們只是在做重復性的工作,沒有成長。

如果你看中某個行業,建議得深入去做,從了解行業發展脈絡、行業上下游、行業里的代表性人物開始,這樣你對公司的定位、產品在行業中的優勢以及差異化定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你看,人家雷廠長這么成功都還在一線。

TOB市場人,也是時候深入業務了。

本文由@黑來古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