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發售期走完這三難,就算支棱起來了

0 評論 1023 瀏覽 2 收藏 10 分鐘

產品開始發售了,有那些問題還需要注意呢?本文分享了發售需要注意的三個難關,只有跨過這三步,才算真正完成發售了。

一、發售期第一難:破除心魔

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分幾步?

三步。開門,塞進去,關門。

有人可能會說,塞不進去呀?大象那么大,冰箱那么小。怎么能辦成呢?然后就會容易產生“這辦不到、沒法干”等各種想法。

然后思考就被情緒主導了。心理學上把這種心理或行為叫“自我設限”,又稱“自我妨礙”。

一旦心里開始有不好的想法和情緒,內耗便開始了,那么行動上一定會做出不好的結果。

冷啟動期發售的第一步就是要克服“自我設限”,要破除心魔,正向思考。這是創業或操盤階段需要長期保持的一種習慣。

這時候的現狀普遍是:產品經過初期的調研和研發、剛成型、產品未詳細驗證或小范圍調研、競爭對手已經形成勢能割據、以及沒有足夠的流量、甚至連內容定位及選題都找不出來。要發售,還要迎頭彩,是不容易的。

難,但并不是毫無辦法。

只要開始去想辦法,辦法總會被找出來。

二、發售期第二難:讓對的人聽懂你的話

當我們開始把精力放在如何做上,我們會開始盤點現有的資源,哪些是可以快速利用起來的資源。

比如各種群(一般是死群)、各種朋友圈好友等等,如果企業原先有線下業務,那還有一些老客戶群。

這些就是幫助我們完成“把大象裝進冰箱”的第一步的關鍵力量。到這個階段,大家基本上會踩到兩個坑:

①微商效應

②聚光燈效應

第一種表現是,流水賬式、復讀機式,夸夸其談式用書面的文字配上商業化的海報不加節制的發發發,把好友當白菜。于是你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臉譜化的符號。一般這樣的人沒有心理內耗,執行力強,很適合創業或者做知識IP,但是基于你的信任會被消耗的很厲害,大部分人都是討厭被這樣對待的。

第二種表現是,惜字如金,發布之前先把好友打個標簽,邊發邊想一定不能讓誰誰看見,要把他屏蔽,于是隔著手機和網絡都能感覺到你的尷尬和害羞。比如之前的我,就是這樣,宣傳公司產品的時候自信又善談;到自己了,打開手機又放下,寫完又刪掉。這可能是原生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太愛惜羽毛,但我們終究是要走出這一步。

我走出這兩個坑,是做對了這3件事:

1)無我利他:重新思考產品定位和目標人群,和私域好友匹配,列一下你能幫助他們做什么,以及解決什么問題;

2)精準投放:制作面向不同人群的海報、以及權益點,突出不同的利益點。然后精準投放。

比如我做的第一個項目,有人好友里是30+的職場人,有人好友里是0-1的職場新人,有人好友里是在校大學生。那他們的需求就不一樣,第一種需要價值感;第二種安全感;第三種需要確定感。

3)意識同頻:面向對的人說能讓他聽得懂的話,有畫面感的話,不產生歧義的話

人的左右腦,一半理性,一半感性??繑祿?、圖表、文字、邏輯,無法觸及情感,打動人心。所以海報、文案、語言,要構造場景,要有畫面感、故事性。

比如喬布斯的“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

做對了這三件事之后,我們辦公室的燈終于不再是園區里最后關掉的了,但是訂單卻像下過雨后的竹林,可以看見一個個冒尖的竹筍了。

三、發售期第三難:無我利他,忘記成交

當你的微信終于如同死湖里落下了第一塊石頭后,相信你的心也如同圈圈漾開的漣漪。但凡有點沖勁的人,這會兒想的都是“拿下他”

是呀。我們太需要一些外界的回音和肯定了,我們太需要一些正反饋了,我們太需要證明過去我們的付出和努力都到了要開花的時候了。我們想起了自己研發產品時的刪刪改改、走走停停;想起了第一波推廣時那么多人的拉黑、屏蔽、吐槽、以及潑冷水;想起了自己創業之初的小目標。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心里都是“我”,只留了一丁點地方去裝“他”。那么,他,用戶是絕對感覺到的。一旦他有落差感,就會質疑,然后不信任,最后很可能相忘于江湖。

忘記自己很難,忘記成交很難。

對此,我的習慣是,穿上他的鞋子,走一走他走過的路。

舉個反例:

最近,我報了一門商業課的入門課,覺得很有收獲,可以節省2個月走彎路的時間。原本是打算咨詢一下就報名的,但最終沒參加群里的接龍報名。事情是這樣的:

走完這三難,就算支棱起來了

學習機構的群報名接龍

走完這三難,就算支棱起來了

這個是30分鐘的咨詢

以我近10年的咨詢經驗,我知道她大概是什么流程,也知道肯定會給我介紹產品,但我仍想了解,因為我不太確定報了課就能解決我的問題,這畢竟將近4W塊,況且我這兒產品還沒出來,也沒賺到錢呢,對不。

所以,她對我的成交卡在:

①雙方確認我現在的問題是什么

②現在我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③哪個產品有解決我問題的方案

④把產品以及服務介紹給我

她是怎么做的呢?

上圖,可以看到我剛介紹完,她程序化的復述后,就發給我了課程海報。她就開始告訴我,課程有多好,我跟著課程如何學,大概有十分鐘。然后,我就聽到轟的一聲,她之前花了4天樹立給我的人設塌了。

我心里感嘆:人設這東西太容易崩塌了,慎用。

終于在12分鐘的時候,她想起了我的問題,開始給我建議。她說“你現在最應該要做的事不是做課,不是沉淀,而是要問問你朋友圈的人,他們想學什么,然后你再去做他們需要的課程”

我問“兩個問題啊,1、他們想要的不統一或者我做不來呢;2、他們也不一定是我的核心目標客戶啊,我的產品定位與之不符啊”

她愣了半晌,說,“對呀,所以不沖突呀。你先做他們想聽的課”。

不知道她是否會回看我們的咨詢過程,反正我回看了好幾遍,把她為什么這么建議想了一晚上,覺得這半小時還是沒白花。

總結一下:

產品是解決方案和價值載體,而你需要找到對的病人的病根,把藥上上去,總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吧?

作者:是清音啊,微信公眾號:是清音啊

本文由 @是清音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