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之戰進入新賽季,開始卷應用
最近一段時間,國產大模型Kimi徹底火了,而這波爆火,某種意義上也展示了一個問題,即大模型的落地場景可能比技術比拼,更重要。
國產大模型Kimi突然爆火,與Kimi相關的產業鏈甚至被冠上“Kimi概念股”之名,股價飆升。
但是,與去年狂卷技術的大模型不同,Kimi 的火熱,沒有極具未來感的技術神話,實用是它身上最醒目的標簽。這似乎意味著,第一波熱潮之后,國產大模型已經分化出另一條更務實的路線,基于龐大的市場、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用戶數據,以落地場景反哺技術的市場信仰派應運而生。
01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Kimi的爆火再次向科技圈證明,大模型的落地場景可能比技術比拼更重要。
萬萬沒想到,2024年的大模型之戰中,最先脫穎而出的是一個功能單一、技術上沒有極過人之處的模型。
來自AI獨角獸「月之暗面」的長文本大模型Kimi Chat,2023年10月上線以來,截至今年3月,DAU已經從10萬攀升至300多萬,翻了30倍。SimilarWeb數據顯示,春節大規模投放廣告后,Kimi的訪問量在2月增長了107.6%,僅次于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的通義千問。
Kimi的出現像一條鯰魚,攪起了大模型在應用端的競爭。大廠們紛紛宣稱他們在長文本處理能力上也有了新進展。
雖然阿里、360、百度等互聯網大廠也能處理長文本,且處理的文字范圍都超過Kimi的200萬,但只有Kimi選擇專注于一個具體的商業場景和一項垂直的功能,上來就告訴用戶,我們就是處理長文本的。這一招屬實點醒了國內科技圈,原來強大的技術指標并不是大模型吸引用戶的唯一解。
對用戶來說,是不是真的能用到、能解決實際問題,可能比技術參數更重要。
02
盡管技術上被美國大模型壓過一頭,但國產大模型的商業化潛力卻絲毫不輸美國。
有報告統計,中國已發布超過300個大模型,成為全球擁有大模型數量最多的國家。最近更有消息稱聯想這樣以硬件研發為主的科技公司將加入戰局,打算把AI技術融入個人電腦,未來用戶到底會使用哪家服務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和美國大模型先在技術層面的爆發不同,迫于前期的成本壓力,中國大模型很早就開始在應用層面進行積極探索。
去年,國內科技公司紛紛宣布加入大模型競賽,但降本增效的行業背景下,大廠們不得不認真算起營收賬,一邊投入高昂的研發成本追趕OpenAI,一邊馬不停蹄在落地場景上找可能,力求驗證自家大模型在商業變現上能跑通,這筆買賣不會虧本。
而大模型在國內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Kimi的出圈也能說明,哪怕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長文本處理操作,背后也可能是龐大且真實的市場需求。
2024年3月21日下午,由于用戶數超出負荷,Kimi的App和小程序一度無法正常使用,用戶需要排隊等待。甚至有用戶反映是否可以用付費解決等待的問題,這正好為商業化創造了時機。
03
有豐富的用戶數據和應用場景為基礎,國產大模型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路徑。
不同于技術信仰派,以一眾投資人為代表的市場信仰派認為,技術開源遲早會實現,陡峭的技術曲線終會放緩,只需將“足夠的AI能力”投入到可以快速變現的商業場景中,用中國市場龐大而獨特的數據構筑壁壘,中國大模型也能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路。
對應用場景豐富的國產大模型來說,首先考慮用戶需求,再攻克技術難題。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因為我們不缺數據。
即便ChatGPT這樣的流量之王,在大模型競爭愈加白熱化的趨勢之下,也需要用戶互動背后的反饋機制來進行模型迭代,以此保持競爭力。Similarweb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到今年2月,ChatGPT的訪問量僅有1%左右的增長,增長率明顯放緩。
前陣子GPT-3.5 突然開放,支持所有人使用,官方說法是,為了“讓更多人觸及AIGC”。實際上,越多用戶參與交互體驗和反饋,產品迭代和完善的速度才會更快。
畢竟,大模型越了解用戶需求,才能為實現商業化帶來越多可能。
大模型卷到2024年,一個新的賽季已經打響,應用場景的落地或將成為本賽季的競爭主旋律。
作者:Lime
來源公眾號:明晰野望(ID:MXYW-1688),銳眼看財經野望大市場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明晰野望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