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習室,教培行業轉型新出路?

0 評論 1977 瀏覽 2 收藏 15 分鐘

于教培機構而言,AI 智習室似乎為其轉型帶去了希望,不過,AI 智習室是否真的可以成為教培機構轉型的好賽道,賦能教育行業發展呢?

雙減政策落地后,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學科培訓時間、內容、方式等進行了嚴格限制,同時也鼓勵學校和機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如一站式教學工具、AI 輔助教學等。雖然學科類培訓被禁止,但是家長對孩子學習能力培養的需求并沒有消失,而且學生多出來的課余時間如何規劃也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AI 智習室提供的智能學習空間、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學習輔導服務則完美地契合了市場需求,這也讓在「雙減」中受到重創的教培機構看到了一條可行的發展路徑。

AI 智習室在當下屬于熱門賽道,不止在一二線城市可以看到 AI 智習室的身影,甚至在一些三四線城市,AI 智習室也已經落地生根。相較于傳統的自習室,AI 智習室得益于教育智能硬件和 AI 技術的加持,能夠為學生定制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輔導內容,幫助學生更高效、智能地學習。

不過,盡管 AI 智習室在當下十分火熱,但作為一種新興業態也面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完善、行業標準缺失、初創成本高等問題,相關企業想要入局 AI 智習室并成功落地教育市場取得收益,面臨著不小的挑戰。AI 智習室究竟能否成為教培機構轉型的好賽道,賦能教育行業發展?

一、K12教培地頭蛇紛紛入局AI智習室

AI 智習室盡管憑借人工智能技術作為競爭亮點,但決定其勝負的關鍵還是在于優質內容。

頭部教育機構擁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這是其他教育科技公司和小型教培機構所不具備的內容優勢。一些教育機構原本作為教學場地的教室還可以直接改造成 AI 智習室,大大節省了成本。

「雙減」之后,新東方、好未來、昂立、高思等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布局 AI 智習室,憑借其品牌知名度、師資力量和渠道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這些頭部機構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不僅有著龐大的用戶量,還積累了大量教育資源,能夠基本覆蓋 K12 人群的學習需求,具有極大的品牌影響力。這些頭部機構向 AI 智習室轉型,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部分傳統教育機構也在積極探索 AI 智習室模式,以期在雙減政策下尋求新的發展路徑。這些傳統教育機構往往有著一批黏性較高的用戶,在 AI 智習室建立初期能夠帶來一批忠實用戶。同時,多年在教培行業深耕所積累的學習資源和優質師資也成為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取勝的「法寶」。除了教培機構轉型,還有一些教育科技企業憑借技術創新和差異化服務,在 AI 智習室領域占領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AI 智習室是一項投資門檻較低、回報率較高且容易獲得收益的項目。過去,教育培訓機構通常需要占用較大面積,基本上在 500 平米以上,甚至有些達到兩三千平米以上,這導致了相對較高的投資成本。

此外,人力成本也是一項重要支出。在這樣的機構中,至少需要配備教務人員、咨詢人員、市場人員和輔導老師,而且這些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專業知識和課程門檻。這些因素使得進入教育培訓行業的門檻相當高。

AI 智習室對場景和面積的要求非常低,僅需大約一百平米或兩百平米的空間。近年來,受經濟形勢的影響,物業成本正在逐漸下降,尤其是在許多一線城市。智習室本身對占地面積的要求不高,再加上物業成本的下降,使得其經營成本相對較低。

目前,智習室通常只需配備一個店長和兩個學管師,因此人力成本也相對較低。智習室專注于滿足剛性需求市場,市場需求大。根據業內人士的評估,一個智習室可能只需招募到 15 個學生就能實現收支平衡。因此,對于教培機構和投資新手來說,AI 智習室是一個成本較低、比較好進入的賽道。

AI 智習室的另一個屬性是 AI 和自主學習。業內人士認為,自主學習并非自主性的放任,而是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首先,智習室需要具備智能學習硬件,如平板和學習機。其次,智習室需要智能門禁系統,確保學習環境的安靜和安全。由于智習室主要面向中小學生這一缺乏自主性的群體,必須配備教學輔助服務。這些服務不僅是良好的價值載體,還可以通過提升服務質量來提高價格和用戶粘性,實現長期交付,從而實現智習室的良性發展。

從行業競爭程度來看,AI 智習室的參與者不僅是頭部公司,還包括原教培從業人員、老師或者咨詢師。這類人很容易將自己的資源整合,輕投入和輕創業。不過,眾多教培機構和相關企業的加入為 AI 智習室的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但也造成了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管理混亂等問題。在大型教培機構豐富學習資源和教育科技公司技術創新的夾擊下,如何在 AI 智習室領域立足,成為后來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二、產品與人成AI智習室的核心要素

AI 智習室的核心要素是產品與人,AI 智習室所配備的智能學習設備、學習系統、學習資源、學習數據分析等產品,能夠全方位、智能化地為學生提供精準的學情診斷和學業輔導。

在智習室的實際運營中,盡管沒有老師實時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但智能監控系統的引入彌補了這一點,有效提升了用戶的自覺性。例如機構可以通過攝像頭系統判斷用戶是否正在專心學習,以及通過內置硬件系統檢測用戶是否在同一界面上逗留過長時間。

在 AI 智習室中,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習指導者、學習規劃師和學習陪伴者,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解決學習問題、培養學習興趣。但這并不代表降低了對老師的要求,相反,這要求老師能夠在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盡管 AI 智習室具備各種智能技術幫助學生學習,但人依然是智習室運營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從而能夠解決學生在使用智能硬件時出現的交流障礙、使用不暢等問題。

AI 智習室從商業模式上劃分可以分為 B2C 模式和 B2B 模式。在 B2C 模式下,以「硬件+軟件+服務」為核心,直接為用戶提供智能學習空間、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學習輔導服務。而在 B2B 模式下,面向教育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開放加盟,快速擴張市場規模。以技術和服務輸出為主,不涉及硬件投入和場地運營從而降低了運營成本。

AI 智習室的服務對象囊括了 k12 人群乃至具有學習需求的大學生和職業人群,與傳統教室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化學習體驗,其配備了智能學習平板、學習機、AI 機器人等設備,提供個性化學習內容和互動學習體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習數據,提供學習診斷和個性化學習建議。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學能力。

中國目前的 K12 人群數量龐大,對學科輔導的需求很大。雙減政策的出臺致使學科類培訓被「腰斬」,AI 智習室自帶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學習資源恰好解了家長和學生的燃眉之急。未來智習室應成為智能學習系統,涵蓋測評、學習、規劃等環節,基于精準學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結果交付,并結合溫度、粘性和服務承載做好場景。這不僅能給社會帶來價值,還能實現經濟價值。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AI 智習室正在成為自習室領域的新趨勢和創新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推動教育行業向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三、發展初期的AI智習室,隱藏眾多難點亟待解決

盡管 AI 智習室的發展潛力巨大,但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首先,AI 智習室在創立階段面臨成本高的問題,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的人員培訓等將導致初創成本大大提高。不過對于大型教培機構來說,人員和場地可以利用以前的資源,只需要投入引進設備和技術的資金,并且吸引到足夠的學生使用智習室就能夠實現盈利。然而對于規模較小的教育培訓機構來說,高昂的設備、技術和人員培訓成本,以及缺乏品牌效應帶來的招生難題,都將成為小型教培機構發展 AI 智習室的障礙。

其次,AI 智習室的火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由于 AI 智習室門檻相對較低,同類產品較多,可能容易造成智習室的同質化現象。如果同質化達到一定程度,那么最后可能會演變為價格競爭。

再者是,盲目加盟可能會帶來的隱藏風險。由于加盟商對教培規律和運營模式了解不足,導致經營不善,比如智習室建立初期招生困難導致資金回流受阻。這在教培行業的加盟中并非孤例。

最后,AI 智習室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是否能夠被消費者接受還有待進一步地考察。

一方面,一些家長認為 AI 技術再先進都比不過老師親自教學,畢竟在教學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一大要素。

另一方面,AI 智習室的運營是通過收集和分析學習者的個人信息及其學習活動數據來實現個性化學習體驗和提高學習效率。在這其中,可能會涉及到各種數據點,如學習者的學習習慣、進度、偏好等。然而,這種深度數據收集可能會引發一部分家長和學生對隱私泄露的擔憂。如何平衡學習效果的提升與學習者隱私的保護,成為 AI 智習室開發和運營中必須面對的一大挑戰。

盡管 AI 智習室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重重挑戰,從高昂的初創成本到技術實施的復雜性,再到消費者接受度和隱私保護的疑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這些問題仍有望得到解決。針對成本問題,小型教培機構可以考慮采取合作伙伴關系,共享資源和技術,以減輕單獨投資的財務負擔。政府和企業需要通過教育和宣傳來提高公眾對 AI 智習室的認識,突出 AI 智習室個性化學習路徑定制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潛力。同時,通過提供試用體驗,讓家長和學生直接感受 AI 智習室帶來的差異和價值,可以有效增加其接受度。

不過,AI 智習室想要在教育市場立足關鍵仍需在內容、服務和智能硬件等方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以優質的學習內容為核心,以不斷滿足用戶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宗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AI 智習室作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新教育學習場景,盡管在現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但隨著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深入了解和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AI 智習室或許能夠克服障礙,成為 AI 落地教育行業的關鍵一環。

作者:多鯨

來源公眾號:多鯨(ID:DJEDUINNO),產業視角下的教育行業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多鯨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