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困在「小程序短劇焦慮」中

0 評論 1789 瀏覽 2 收藏 16 分鐘

小程序短劇雖爆,但也有很多焦慮。微短劇熱錢風口下,時間邏輯成競爭核心,焦慮中追求快速產出與爆款。

小程序短劇為自己「造神」。

#一對夫婦做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上線單日充值破2000萬##8天充值過億#,這些詞條都在用巨大的收益數字來襯托這個領域的火熱。盡管其中不乏有意為之的公關手段,微短劇在被驗證為掘金賽道這一點上已經毋庸置疑。

你說它是影視行業拼多多也好,是打工人的精神套索也罷,從一開始的土味流量產品爆改成如今的內容快錢神話,意味著小程序短劇開始作為加速時代下刷新的文化副本迎來了它的一席之地。

小程序短劇也算不上是一股新勢力。但被視為一種「下沉潮流」和被確定為一種「熱錢風口」有本質上的差別。尤其是在影視行業復蘇春風微微吹動的時候,「下沉潮流」可以往上走,「熱錢風口」消失了并不知道下一次機會在何時。

當行業中一種力量有力攪動穩態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會不自覺被牽引。而變動,產生焦慮。

一、砍一刀,砍出時間焦慮

在早期,人們僅用「短劇」一詞來區分與長劇集不同的短小精悍內容。相比于40分鐘以上的劇集,不管你是5分鐘還是15分鐘,都可以算作短劇的范疇。這也是短劇發展的第一階段,在劇集時長方面與長劇集顯著區分開,但主要的制播平臺、運作模式與長劇集基本重疊?!度f萬沒想到》《屌絲男士》是該階段的代表作品。

而當「短劇」變成「微短劇」,進一步壓縮時間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劇集時長的變化。這是一個不斷擠壓劇集在時間維度上的量所帶來的質變的過程,這里的「質」,指的是故事講述的邏輯、拍攝手法的轉換、鏡頭語言的重塑、商業模式的開拓。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定義,微短劇,全稱為網絡微短劇,是指「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劇集。小程序微短較為常見的篇幅為單集時長1分半鐘左右。

時間邏輯是微短劇風生水起的最重要的基礎邏輯,也是一種業態的底層核心競爭點。如果用購物軟件來對比的話,選擇淘寶注重的是品牌邏輯,選擇京東注重的是物流邏輯,選擇拼多多注重的是價格邏輯。

那么選擇長劇集可能是演員邏輯、可能是IP邏輯、可能是題材邏輯,但絕不會優先是時間邏輯。不管是被頻繁提起的「爽感」「上頭感」,全部要基于微短劇的時長框架才具備意義。

小程序短劇熱力榜的TOP通常都是極具網文感的名字。以《踹掉渣男后三個哥哥團寵我》為例,該小程序短劇的開局就是女主被男友背叛,真實身份是一個名門家族丟失的女兒,三個不同類型的多金哥哥在苦心尋找妹妹,卻遇上了惡毒女二試圖冒名頂替。

第25集的1分鐘內,呈現了女主拿到自己并非真妹妹的親子鑒定的結果,被女二和男友羞辱,女主和女二爭搶自己的玉佩,劃傷手血滴到玉佩上出現一只振翅飛翔的金鳳凰的幾大場景。最后因為是名門家族特有的血脈「鳳凰真血」,三位哥哥終與妹妹相認。

放在長視頻里得拍3集的故事體量,在小程序短劇中1分鐘就可以搞定。這種「1+N」的形式是常見手段。N短短1min,先情緒推手,然后在反派角色介入的時候,劇情戛然而止,好戲在后頭。

短視頻時代以用戶的碎片化時間作為機會點,而小程序短劇在此基礎之上更上一階,它要在一個不求深度的故事的連貫體系內切碎時間軸,恨不得做到每一個鏡頭的轉換都是一個雷點的產生。

這一刀砍在時間上,最直接催生的就是故事內容在呈現時間方面的焦慮。

相對于長劇集這類用戶觀看有針對性選擇的形式不同,大多數微短劇被選擇的契機都相當「隨意」。隨機性消費的留存關鍵就在于用戶看到的那3秒是否足夠有能力把人留下,這依賴于極高的信息密度。

在小程序短劇的臺詞設計中,幾乎每一句單拎出來都或多或少有把人留下的潛力??鋸堻c說,當一百個標題黨的標題變成微短劇的臺詞,這部微短劇也差不多成了。

于是走小程序類型的微短劇可以變成3分鐘、2分鐘,甚至1分半。向外卷,就不只是小程序短劇。

精品化制作的微短劇也難以避免受到小程序短劇在時長方面對用戶的馴化,用戶的耐心在微短劇賽道內被磨得越來越削弱。

一邊搶占市場份額,一邊培育用戶習慣,這才是小程序短劇「農村包圍城市」的關鍵。

沖突的高度凝練直接導致越來越內卷的單集時長,編劇們的焦慮無處可躲。很難說絕對的「快進」對于微短劇來說是否是好事,但如果猶豫,敗北的概率就更大。

但僅僅是這樣嗎?把小程序短劇制作的鏈條拉開,時間邏輯凌駕于鏈條的每個環節之上。小程序短劇本身制作時間也在壓縮,上線后定生死的時間也進一步折疊。

由于可見的風口性質,微短劇市場的擴張帶來的是上線數量的猛增。

據藝恩數據統計,2023年共上線短劇1400多部,每個月還有近300部微短劇提交備案。更快的制作時間意味著制作成本的降低以及產出數量的提升,在低爆款率的小程序短劇市場,商業模式就是簡單粗暴地耗時短以量取勝。

而三聯talk的一期播客提到,微短劇上線后的投流,能在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看出這部是否是「爆款」。

也就是說,驗證的環節也無需等待長時間的反饋。再加上微短劇基本都是一次性放送全部劇集,真金白銀的流入速度,衡量的就是這部微短劇的爆款潛力。

當一個齒輪飛速轉動,與它嚴絲合縫相接的其他齒輪也必須跟上速度。時間邏輯下的微短劇市場在「熱錢」背后的焦慮,是慢不下來的內容、冷不下來的爆梗、停不下來的押寶。

但本質上的原因,還是因為如果停下來,見到錢的速度就慢。

二、去精英化與精品化的對撞焦慮

19塊的視頻平臺會員充值要咬牙三天,29塊6集的微短劇眨眼就付費。微短劇賺的是誰口袋里的錢?

從野蠻生長到引起監管規制,再到如今的鼓勵創作,伴隨著微短劇市場波動狀態的,是其面向的變化的付費人群。有這么幾個標簽是曾被提煉出來的微短劇用戶群:愛看土味視頻的下沉市場用戶、生活乏味單調的中年男子、忙里偷閑的家庭主婦、壓力大的年輕打工人。

總歸是「去精英化」的。

「去精英化」意味著感官沖擊的沉浸,心理爽點的按摩、不可自制的上頭。所以微短劇的用戶付費,買的不是「內容」,是自己的「感受」;買的不是「深度」,是釋放的「出口」。

到現在,理論還是這么個理論,但是微短劇的靶向群體還是曾被認為的那些去精英化的眾生相嗎?答案變成了否定。去研究這種社會層面刻板認知的變化非常有意思,寧靜在《無限超越班》中提到自己是一個付費微短劇的追劇者,她用了很多個「爛」字來形容看微短劇的感受,最后收束到的還是「上頭」這個點。

所以我們要逃離出原本的從內容體裁的角度去看微短劇。最微妙的一點在于它其實不是真正地去選擇某種類型的用戶,它無差別地選擇俘獲每一個人的本能欲望。在此之上才是男頻女頻、多元題材的劃分,在這一步,是用戶來選擇他們的偏好。

長劇集的目標用戶,是根據劇集內容本身去錨定的。而微短劇的目標用戶,不以內容定位,以觀看效果定位。

所以,會有更廣泛的群體開始為付費微短劇買單。

「去精英化」所引發的焦慮,表現在微短劇市場的內外。

向外,被爭奪走目光和收益的各種角色不得不提防微短劇手握直擊人心靈的那把利器,不管是長劇集還是電影的制播方等等。微短劇在用體裁優勢向影視市場發起沖擊,春節檔微短劇8億的賬面表現足以說明問題。

向內,「熱錢」變「快錢」,「風口」變「封口」的風險性從不隱身。反轉與爽感不會因同一個刺激點反復奏效,越往高刺激點走,也越容易走向價值引導的歧路。

面對以上的境況,行業歧視磨合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且在當下成為非常顯著的趨勢——微短劇精品化。

微短劇精品化是規范市場秩序下的必然結果,它指向的是成品內容的質量提升。小程序短劇在下沉市場的勝利啟動的是微短劇內容體裁向模糊這種用戶標準的方向進擊。把握住小程序短劇抓住的人性心理,精品化微短劇自然也可以做到。畢竟返回到人性最本質的欲望,大家都大差不差。

這部分并不由小程序短劇的創作者來完成,反映在制作端,出現的變化就是傳統影視行業從業者入局,各平臺方更大力度地創作激勵扶持。最近頗受關注的「微短劇+文旅」,來源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

在一定程度上,微短劇精品化可以緩解上述的種種焦慮,但同樣會開啟新的問題。通過主流力量牽引的微短劇市場,一定會讓微短劇從野蠻爆發向主流靠攏,更多資源會向該領域傾斜。

比如專業演員的加入。楊蓉參演了大熱的《二十九》、劉蕓是《全職主夫培養計劃》的女主演,徐夢潔出演的《大過年的》現在還是抖音短劇最熱榜TOP1。導演層面,王晶、周星馳已經加入到短劇拍攝的陣列里。

影視行業,困在「小程序短劇焦慮」中|1號深度

當市場接受微短劇是一種平等的內容格式,而非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判時,微短劇在用人方面的劣勢將逐漸消散。對于現在通過微短劇拿到機會的很多腰尾部普通演員來說,生存空間必定會遭到擠壓。

再就是宣發。小成本、高收益一直被認為是小程序短劇吸金能力的體現。然而在非常漂亮的數字背后,也有不少從業者對此進行祛魅。

制作成本可能確實不高,但投流成本并不是一個小數目,基本占到收益的80%以上。DataEye預計,2023年中國微短劇投流規模超300億元,2024年超400億元,2027年超800億元。

如果更具宣發能力和財力的選手加入到微短劇的游戲中來,整個微短劇市場的格局也會進一步發生變化。微短劇精品化的趨勢,或多或少暗含著成本上漲的副作用。當選擇微短劇制播的原因并不是受限于成本、演員,新的焦慮將如期產生。

此外,微短劇精品化與微短劇原生特點的融合在理想化上應該是什么形式也值得探索。

目前越來越多的微短劇向深刻的現實題材靠攏,現實題材與背離平凡的瑪麗蘇粉紅泡泡是完全相悖的兩條路。微短劇給用戶帶來的爽感大多用后者作為落地,如果微短劇摻雜著太多意圖,削弱了它現在吸引用戶的最關鍵競爭力,是否又會再度改變微短劇面向的用戶群?那些設計的「付費點」還足夠有吸引力嗎?

結語

耀眼的另一側總會有暗面,微短劇本身是加速社會的產物,同樣也在被加速之中。

之所以用焦慮來形容微短劇給影視行業帶來的一種感受,是因為它的「快」總讓人感覺身處這個模塊里的人無時無刻都在繃緊神經,且極具神話的金額數字莫名讓微短劇裹上一層賭場的喧嘩。

微短劇之于用戶娛樂生活的價值已毋庸置疑,但常態的發展,需要去正視這門新生意帶來的小小挑戰。賺錢和健康的精神狀態,微短劇市場得都要。

作者:阿飄

來源公眾號:傳媒1號(ID:zcfhxy),中國傳媒業產學研先鋒新媒體。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傳媒1號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