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己事件談談品牌定位

0 評論 1214 瀏覽 2 收藏 9 分鐘

智己汽車發布會之后,因為錯誤的言論獲得了很多質疑。很多人都是從運營和營銷角度去分析這件事的問題,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品牌定位有問題。

智己事件持續發酵,本來是車圈和營銷圈的事,因為和智己這個品牌有些淵源,在EICO曾服務過智己車主App的項目,想起項目伊始和智己團隊溝通關于品牌定位和產品初心,也無法單純平靜的吃瓜看戲,那就隨筆寫一些自己的看法。

事件提要,更多細節可自行搜索?????:

1/智己L6發布會疑似刻意蹭小米流量,貼臉發言,言辭內涵。

2/智己數據搞錯,小米強硬閃擊,三連發要求智己官方而非CEO本人道歉

3/智己道歉(但被網友噴茶言茶語)

4/事件持續發酵,發布會上賣慘言論被指壓榨員工成為新的攻擊點,網友們竟祭出“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的經典公益口號

5/智己發布舉報信要求相關部門制裁網絡暴力

我是做產品和體驗的,所以不談造車,也不講營銷,說說品牌和產品定位。

一、互聯網時代的品牌和產品定位

品牌和產品,可能你會覺得是兩個話題,在傳統的品牌概念下,確實是。那些面向消費者的零售產品才需要品牌,而它的重要性在于更好的在銷售渠道進行傳播,是企業對消費者做的單向溝通。

一個好的故事,一句洗腦的Slogan,就可以大大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從而打開銷量。當然這種因果關系也受限于當時信息傳播渠道局限以及市場供需關系,有時代的局限性,在今天就不一定成立了。所以彼時品牌的本身就是一種營銷手段,重點在傳播而不在產品。說到傳統品牌,比如哇哈哈,除了售賣的產品,你可能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的廣告語,“媽媽我要喝”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大多產品和品牌兩者深度藕合,用戶對品牌的感知是通過各種場景接觸產品,將過程中產生的碎片化認知印象拼接而成的。品牌代表了用戶對產品的思維認知,說到互聯網品牌,比如滴滴,你想到的是可能那個logo,可能是某次打車的良好/不佳體驗,可能是之前的惡性事件,也可能是你公司的企業打車福利。

因此,在用戶體驗驅動下的互聯網品牌,用戶的參與感,價值觀認同尤為重要。這也是近年來DTC(Direct to Customer)品牌概念的核心。

二、智己的定位

說回智己,一個傳統造車企業孵化的新勢力造車品牌,在品牌初創之期定位在相對高端的市場,傳統車企中對標BBA,新能源中對標特斯拉,而且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品牌故事和人群畫像中,智己加入了藝術元素的基因,以凸顯車主的品味,拉出獨立于大眾消費市場的優越感。在官網的“關于智己”里也還有相關的呈現。因此我們在給客戶探索App風格時還做了很多藝術性探索,最新潮流元素的結合。

在智己誕生之前,上汽是缺高端定位的品牌的,先不說走藝術賦能這樣的定位是否合適,會不會人群太小,但既然做了,那就好好養吧,有品位的人是愿意為高端買單的。在這樣的品牌基調下,新時代的品牌做法,就要把這樣的價值觀和定位根植在每一個與用戶溝通的環節里,比如大小定送藝術品,藝術家站臺,設計師品牌聯名入駐車主App商城,線下搞藝術鑒賞會,甚至CEO既然要自己帶貨,那就也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來露面,而不是在車里拍個包餃子的廣告,在車里畫個油畫好不好?

反復強化市場的差異化認知,通過口碑和價值觀定位,才能把這些品味高端人士吸納進來,據說車本身還是好車的。沒有看到這些操作,或許品牌的基調也發生了變化,但始終沒有看到一個明確的標簽。哪怕剛剛死掉的高合,大部分不買,但都知道他的市場定位。在激烈的競爭中,沒有明確的定位,就無法有差異化的認知,不僅無法匹配到自己的人群,更沒法讓大眾在任何場景下想到你。在供遠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下,有用戶心智者方能生存。

三、品牌口碑還是營銷流量?

但不管怎么說,想走高端路線的智己,在L6的發布會去貼SU7的發言,是不是有點自降身價了呢?小米還在擺脫性價比的大眾用戶認知上瘋狂努力,要不也不會去對標保時捷了。智己這個行為等于在告訴大家小米比我高端,所以我拿他對標。

智己肯定不會這么想,那就是有意為之的蹭流量行為了,畢竟企業要活下去無可厚非,但是智己這個行為讓現有的車主情何以堪呢?潑天的流量確實來了,但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想必也是智己團隊始料未及的,車圈黑紅是真紅嗎?網上也有另一種聲音為智己的操作叫好,認為是果敢和執行力的表率,秉持在籍籍無名中死去不如翻個車,因為沒有流量注定沒有銷量。

本人不敢茍同,我認為品牌口碑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用這個來換流量會不會代價太大了。這波流量能轉化成銷量嗎?我倒希望智己狠狠打我臉!

當然這也不是什么原則性大事,頂多就是被群嘲的一次失敗騷操作罷了,沒被封殺的辱華品牌都能活得好好的?;ヂ摼W沒有記憶,等風聲過了,水面又會恢復平靜,智己原來的問題依舊還在,終歸還是回到品牌定位、營銷和產品力上。車是好車,但那么多好車,為什么只選你呢?

四、結語

車圈是真卷,小米也是近幾年最后一個有名字的新入局者,死掉的越來越多,新勢力品牌,蔚小理都要面臨生存問題了,更別說那些籍籍無名苦苦掙扎的玩家了。

但傳統車企要做互聯網轉型,那得從頂層的思維方式開始,光看請明星代言這件事就太過傳統,造不出好的新勢力品牌,是有道理的。

專欄作家

Terryfan,微信公眾號:大王自習室(terryfan_ux),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大抵分享一些策略分析、產品觀察、體驗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