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門戶的蘋果員工慘遭翻車,小型化AI設備危機四伏?

0 評論 349 瀏覽 0 收藏 12 分鐘

蘋果的員工離職創業做硬件,開始的時候一片叫好,真到產品出來的時候大家的口徑就變了。與AI結合的硬件產品,到底是產品不行,還是創意不行?

大家還記得去年爆火的AI智能設備AI Pin嗎?就是那個曾被《時代》雜志評為“2023年最佳發明之一”,被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投資,由蘋果前員工夫妻聯手等諸多榮譽加身,并宣稱將會“取代所有智能手機”的AI終端硬件AI Pin。

然而,時隔半年,曾被被寄予“未來AI設備雛形”厚望的AI Pin口碑大反轉,一經上市就廣遭差評,甚至被群嘲為華而不實的半成品。

那么,這款AI設備究竟是被吹過頭的失敗產品,還是仍保有未來AI設備的潛力呢?

一、AI Pin 體驗差評如潮,上市即翻車

當地時間4月11日,Humane公司宣布,首款無屏幕可穿戴設備AI Pin現已在美國市場推出,售價為699美元,此外每月需要額外支付24美元訂閱費。然而,這款備受關注的AI設備一經上市卻廣遭差評。

  • 作為首批體驗者,彭博社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毫不留情地指出,“它表明智能手機不會消失?!?/li>
  • The Verge也給予了非常低的評價,稱AI Pin一個半成品,想要讓用戶擺脫智能手機的束縛,但完全無法做到。
  • 《連線》 稱其“反應慢”且“智能程度有限”,并認為這種可穿戴、觸摸激活的“第二大腦”過于簡陋,而且沒有多大用處。
  • Engadget在其視頻評論中表示,該設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讓我感覺很愚蠢”。
  • 《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更加仁慈一些,承認“這里有一絲好產品的光芒”。

除了各大媒體一邊倒的差評,在社交平臺X上,用戶們關于其散熱、性能、界面、速度等方面的吐槽也是鋪天蓋地。

面對媒體紛至沓來的嘲諷和惡評, Humane產品工程師主管Ken Kocienda在X上發了一篇長文,做出回應。大致意思為“關于Ai Pin的評價,我都看到了。對于Ai Pin,我感到很自豪。雖然Ai Pin有時令人沮喪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們的新AI操作系統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新景觀,十分具有潛力?!?/p>

Humane的聯創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也解釋道:“Ai Pin 及其 AI 操作系統 Cosmos 是開始環境計算故事的起點?!钡徽撟骱谓忉?,許多問題依舊存在,并且問題并非只是簡單的不符合預期,而是很大程度上“花錢打水漂”。

二、AI Pin的四大“致命缺陷”

第一,先交首付再交月供的燒錢方式。Ai Pin 配備了由 T-Mobile 網絡提供支持的 LTE 連接,這意味著用戶必須每月支付 24 美元才能使整個設備正常運行。(最初可以免費使用三個月。)如果后續停止支付數據費用,Ai Pin 將變得“無法操作”。

看上去是不是很像手機?買設備后還要按時交話費,模式和手機幾乎沒有差別,那要怎么取代手機呢,難道只是給現在的智能手機換個更小的外殼?

第二,繁雜的手勢交互讓人痛苦。用戶反映稱輸入密碼時需要像老式轉盤電話機一樣:轉動手腕直到選擇正確的數字為止。由于設備響應過于靈敏,想要選中正確的數字并不簡單(別忘了手還要時刻舉起來)。另外,目前設備只能投影720P單色畫面,亮度表現一般,在強光環境下畫面基本不可見。

這意味著用戶智能在靜止狀態下,環境燈光較暗的條件下才能夠相對方便的使用AI Pin,頗有一種“吸血鬼只能在夜晚行動”的設定。

第三,內置AI功能強大但用起來像“智障”。Ai Pin背靠GPT,有時候它能提供十分優質的回復,比如旅行物品建議或者禮物推薦等。在理想情況下,僅憑語音便能獲得相應的信息,這一效率無疑會比手機要高得多,并且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的幸福感,只可惜,外媒透露Ai Pin一次成功的交互背后都伴隨了三、四次的失敗,這么換算下來其AI的成功率或許只有可憐的20-25%。

AI的錯誤大體上可以歸為“無法識別、識別錯誤或者胡言亂語”三大類。如有用戶曾將設備對準花園的金杯藤,AI正確識別出“這是一朵黃花,里面有一些紅色條紋”,但兜兜轉轉就是沒有給出相應的答案。

第四,設備過熱保護影響使用。Ai Pin包裝附帶了機器本體,兩個電池增強器、一個充電盒以及充電器套裝。產品本身只有34.2g,配合電池增強器總量也只有55g。小巧玲瓏的設備雖然美觀,但總伴隨著發熱問題,無論是向AI詢問問題、拍照或者使用投影功能都很容易導致Ai Pin過熱,一些比較極端的場景下,用戶反饋稱只是進行簡單的拍照,數分鐘過后,設備便會提示過熱,這種情況下,設備要么會導致發熱降頻出現明顯的卡頓,要么則強行關停服務。

果然,現在的智能手機沒有持續縮小尺寸是有原因的,很有可能像AI Pin一樣變成小巧玲瓏的藝術品,掛在衣領上會是非常不錯的潮流配飾。

三、AI手機來了,小型AI設備還有未來嗎?

但隨著AI技術不斷發展,這項技術已經成為手機發展的新風向標,甚至2024年被視為AI手機元年,眾多手機廠商鉚足了勁,其中三星發布AI旗艦手機Galaxy S24系列、OPPO首款70億端側大模型手機Find X7系列開售、小米官宣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的手機小米14 Ultra等。

目前市場上“AI手機”的定義是能搭載AI大模型的手機,這僅僅是AI手機的初級形態,不過,當一臺能夠感知、記錄、分析用戶行為和潛在決定的“真AI手機”問世后,其體驗感的提升不止會對非AI手機造成重創,對于某項功能突出的小型AI設備可能都將是一場“災難”。

未來,當三星、小米、OPPO、vivo的AI手機已經演進至具備私人助理的能力,那么,還有多少人愿意為類似AI Pin這種不完善的AI交互設備買單呢?

如果說AI Pin的翻車是基于自身產品缺陷的話,那么曾在在一年一度的全球消費類電子盛會CES上炸翻全場的Rabbit R1或許還能夠憑借自身優勢與AI手機競爭一番。

但Rabbit公司創始人呂騁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Rabbit R1的關鍵數據處理在于云端,這能夠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并將其用于支付AI處理費用,例如為用戶支付ChatGPT服務。這一回答似乎也暴露了Rabbit R1目前最為致命的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其核心應用暫時還不能自主提供,甚至是完全依賴于第三方(如ChatGPT)。因此即使是套上了Rabbit OS這個外殼,其本質上仍然與AI Pin這樣的設備高度相似,并依賴網絡和云端運行的大模型。

這意味著Rabbit R1、AI Pin這類“原生AI設備”能夠完成的工作,AI手機同樣也可以,甚至可能還做得更好。

在Canalys此前發布的智能手機市場預測中顯示,2024年智能手機市場中的AI手機份額或將達到5%,也就是6000萬部左右,到2027年,AI手機的份額甚至可能會大幅上升至45%。盡管相關數據目前還無法驗證,但這至少代表著后續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AI手機出現,并且其有望成為市場的主流。

如果眾多小型化AI設備不能尋找到屬于自身的市場的話,那么很有可能在AI手機不斷發展的未來被沖擊的體無完膚,最終淪為用AI當營銷噱頭的潮流配飾。

四、寫在最后

AI Pin的創意是不可否認的,或許在其完善自身功能后才會顯示出未來AI設備雛形的潛力,但留給AI Pin或者說留給大多數小型化AI設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隨著AI手機布局的深入,廠商們間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而在這場AI手機大戰中,眾多初創公司的小型化AI設備很可能被“殃及池魚”。

作者:孫浩南

來源公眾號:元宇宙新聲

本文由 @元宇宙新聲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