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要如何看待SaaS?

0 評論 728 瀏覽 2 收藏 10 分鐘

這篇文章,作者從Saas從業者的角度寫給需要采購SaaS的企業:應該如何看待SaaS,采用怎樣的方式來和SaaS廠商協作,以確保業務成功?

01

以SaaS元年為起點,中國SaaS已經來到了第10年。

10年間,企業從懷疑到嘗試,慢慢地開始把SaaS作為數字化的選項之一。

和更為傳統的數字化(自建/外包/傳統軟件)方式相比,SaaS無疑是特殊的:較低的月租費用,持續迭代產品能力,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

這些特殊之處背后,客戶也有常見的擔憂。像隱私安全、持續能力、需求滿足這些顧慮,成為了SaaS普及過程中的攔路虎。

好在,隨著SaaS滲透率的提高,這些擔憂和顧慮像陽光下的雪一樣慢慢消融。

SaaS 10年,不少SaaS企業已經滿了10歲,甚至也有企業邁入20歲大關,他們用始終如一服務,樹立了企業采購SaaS的信心。

但是,僅有信心還不足以確保合作的成功。

作為采購方的企業,需要深刻認識到這是不同于以往的數字化方式,它是特殊的一種服務模式,也需要企業用特殊的、不用以往的合作態度去協作。

世界是平的,資源是有限的,除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誰能構建更好的協作方式,提升協作效率,誰就具備了額外的競爭力。

所以,這篇文章,寫給需要采購SaaS的企業:應該如何看待SaaS,采用怎樣的方式來和SaaS廠商協作,以確保業務成功?

02

我們把時間撥回10年前,可以看到,企業把傳統軟件廠商定位為IT施工隊,按人日算錢,指哪打哪,只管執行,不管思考。

甲乙方邊界分明,企業作為甲方享有說一不二的生死大權,做什么不做什么,改時間改需求,怎么高興怎么來,畢竟握著一期款二期款,不怕乙方不聽話。

但是,這套協作方式在SaaS上,并不好使。

企業還想怎么高興怎么來?對不起,SaaS廠商會說不,會婉轉提供另外的解決方案,甚至會微笑著把企業送出門。

話說回來,為什么SaaS廠商敢拒絕?

因為SaaS廠商做的是共享的生意,生意的成功公式=量級+時間。

有固定量級的客戶使用,在拉長的時間線上,確??蛻衾m費來保證持續的使用量級,這就隨時間不停延續的的確定性現金流。

在這套模式中,單個客戶貢獻的價值有限,SaaS通過為全局上提供更為標準的解決方案,從更多適配標準方案的客戶處獲得收入。

那企業為何要接受SaaS廠商呢?

首先是便宜。

企業看了看SaaS廠商提供的每月的賬單,再算了算自建的成本。嗯,還是SaaS香。仔細琢磨下,有些需求也不是非做不可,有些需求也不是非要馬上上線。

能用更少成本解決的問題,那就不是問題。

其次,雖然便宜,但SaaS絕對不是傳統數字化的消費降級。

可以說,SaaS很多方面,做的比傳統數字化做得更好。

特別是對于很多資深SaaS廠商來說,他們就是行業專家,不僅提供技術方案,也提供業務方案。

專業到什么程度呢?

許多廠商里的客戶成功,甚至可以直接去應聘對應方向的業務崗。

賣CRM的,能轉行去做銷售主管,賣HCM的,精通人力資源的六大模塊,無縫應聘HR。

別覺得學姐是在瞎說,事實上,轉去甲方內部規劃數字化,或者轉行到業務崗,確實是SaaS公司成功崗的常見轉型路行。

這證明了SaaS企業不僅擁有技術能力,更擁有能得到客戶認可的業務能力。

這對于僅有數字化想法但沒有方案的企業,SaaS廠商可以從海量的服務經驗中,抽取適配企業當前情況的解決方案并配合落地實施。

對于成熟型企業,SaaS廠商也有天然的優勢,因為以標準化的形式服務過更多的用戶,將復雜的業務方案進行拆解和實施的能力也就大大提升,最終體現在落地的有效性上。

了解了這些信息,就能明白為何SaaS不是IT施工隊,不是純乙方,他們一手抓技術,另一手抓業務,還能站在平等的角度和企業協作。

03

說回企業和SaaS廠商之間的協作關系,學姐覺得用【共生者】形容更為合適。

什么是共生呢?

是互相汲取養分,共同成長的陪伴關系。

企業規模小的時候,SaaS廠商提供更多的養分,用在行業里做了十幾二十年的經驗,來服務新生的企業。這個時候,SaaS的能力提供得遠遠超企業需要,就像一個小樹苗,只需要汲取花園中一捧土的養分。

企業慢慢長大,SaaS廠商從企業中收取的能量也就越來越多,企業提出了新的訴求,企業交流新的行業場景,SaaS吸收轉換,再體現在產品上提供價值。這個過程中,企業開始反哺SaaS廠商,用自己遇到的問題來成就SaaS產品的答案。

在不同的時間點,企業可以嘗試用這樣的態度去把握住共生的精髓。

初始理解為主,把自己當成學習者。

以SaaS企業現在成熟的方案為標準,反過來思考與自己業務的適配性。

這并不是要消滅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而是要消滅企業自以為是的需求。在頭腦中規劃和在現實中落地往往相去甚遠,企業自以為精妙絕倫的想法往往已經有人實踐過了,而最后沒有體現在系統上,作為一個標準能力出現,往往是有頭腦中設想不到的深坑。所以可以先在理解SaaS的能力的基礎上,再來梳理自己額外的需求。

后期持續溝通,輸入也輸出。

作為行業資源的連接者,SaaS廠商能第一時間獲得不少的風吹草動,一些變化也會作為新的能力反映在產品上。持續保持溝通和對產品的關注,能讓使用者從側面或者行業動向的信息。

同時企業通過提需求,特別是那些隨著企業成長,變得越來越重要的需求,能幫助SaaS廠商的產品變得更加完善,幫助自己,也是幫助SaaS廠商。

共生關系,是互相成就,不同的時間點,大家走的快慢程度不一樣,但相處久了,在彼此牽絆間融合各自的優勢,牢牢地抓穩業務成功這個結果。

深挖SaaS的本質,我們明白SaaS之所以如此特殊,是因為其以續費為目標,以云端軟件為服務模式,以標準化為解決方案。

和傳統的數字化方式不同,SaaS賺的是慢錢,是深入理解業務的錢,這也正是需要企業了解甚至理解的特殊之處。

把屠龍寶刀用來切菜,也只是更鋒利一點的菜刀。

把SaaS作為數字化的工具之前,需要先了解SaaS的特殊性,正確而平等地認識SaaS公司,立足【共生】去協同,去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中國SaaS的下一個十年,還得企業和SaaS廠商共同加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SaaS學姐】,微信公眾號:【SaaS學姐】,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