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需求分析,這些你都知道嗎?
對產品經理來說,需求分析能力是基礎中的基礎。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需求分析的定義、原則、內容和技巧,看看哪些知識點你還沒掌握的。
1、什么是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產品經理從用戶/業務的需求出發,通過分析,確定用戶/業務的目的和目標,明確需求或問題的最底層邏輯,將用戶/業務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輸出解決方案。
簡單理解就是判斷一個需求為什么做,要解決什么問題,值不值得做,要做成什么樣子,要怎么來做才能實現產品目標以及價值最大化。
在做需求分析時,我們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用戶的真實目的,提出產品的解決方案。
2、需求分析的原則
(1)以用戶為中心:要以你的用戶為中心,這是最核心的,所有的需求分析都要這樣,因為你的用戶才是你產品的使用者,對于你的產品才有最真實的話語權,你的產品要實現的目的也是服務于用戶。
(2)實事求是:要客觀、準確,不能過度解讀,也不能太過于主觀,是什么就是什么。
(3)要有整體思維:做需求分析不能只看這一個需求,要結合關聯內容,有整體思維,很多需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所以要多考慮下。
(4)符合市場趨勢:尤其是商業化項目,需求是需要符合市場趨勢,遵循市場規律的,你不能逆趨勢而行,那就是無用需求。
(5)技術可實現性:一定要考慮技術可實現性,在上一篇方法論我們聊過,需求不應該是天馬行空的,要基于技術能實現,這個是很基本的。
(6)考慮成本:任何涉及到錢的都是大事,我們分析需求,是要考慮成本的,不能用戶給你提個需求,我們得花很多資源和時間去實現,但是價值又很低,這個就很不劃算。
(7)尊重用戶:如果是定制化需求,用戶付費的,那就是另外一個思維,盡量去滿足用戶,誰會跟錢過不去。
3、需求分析的內容有哪些
(1)用戶需求:這個是說得最多的,就是你的用戶反饋的需求,可能是公司的,可能是外界收集的,比如說做用戶訪談、調查,對用戶使用的場景進行整理,從而建立從用戶角度出發的需求。
(2)產品需求:定義為產品需求,就是產品本身存在的需求,由IT團隊,或者公司層面戰略規劃主動發起的,這個反映了組織機構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
(3)功能需求:其實前面兩個也算是功能需求,這個就是系統必須完成的那些事,即為了向它的用戶提供有用的功能,產品必須執行的動作,比如說權限管理,系統設置等。
(4)非功能需求:比如性能、響應時間、可靠性、容錯性、擴展性等,這個屬于功能之外的需求。
(5)界面需求:這個就是比較細的內容了,界面的設計,色彩搭配,布局等,或者說用戶視覺需求。
(6)數據需求:比如說數據獲取,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尤其是在AI時代,數據需求會變得更多,更加復雜,同時也會更加智能化。
(7)兼容性需求:兼容性需求包括軟件與操作系統、硬件平臺、其他軟件等的兼容性問題。需要確保軟件能夠在目標環境中正常運行,并且不會與其他軟件發生沖突。
(8)安全性需求:這些需求關注的是軟件在長時間運行或面臨各種異常情況時,能否保持穩定、可用和安全。需要考慮到各種可能的故障和攻擊場景,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9)性能需求:性能需求關注的是軟件在運行時需要滿足的各項性能指標,如響應時間、吞吐量、并發用戶數等。這些指標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因此需要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定義。
4、需求分析的技巧
需求分析前,先去了解這個需求的背景,多做點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和用戶更好地交流。
注意一些詢問的技巧,要用用戶能聽懂的語言,也要聽他們的業務語言,切忌用系統語言或者技術語言去溝通。
要學會引導,讓用戶不單單停留在需求表面,要讓他們講出背后的邏輯,到底想要的內容是什么。
不要事先對需求進行假設,先代入,你的后續聆聽、分析,都會受到影響,要持開放態度。
可以借助一些可視化工具進行需求分析,比如圖表、流程圖等,這樣你分析的結果會更直觀,更容易讓你的用戶和IT團隊的小伙伴理解。
一定要有優先級排序,要學會合理使用資源,控制資源。
需求變更一定要有事先的說明,尤其是商業化項目,定制化需求,涉及到收費的,提前說好,最好是合同寫清楚,要求變更的后續內容,影響,都得同步到相關人員。
需求分析的結果要郵件同步,相關人員確認,避免后續一些不必要的官司。
作者:諾兒筆記本,公眾號:諾兒筆記本
本文由 @諾兒筆記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