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紅海,已經容不下MVP了

0 評論 543 瀏覽 1 收藏 6 分鐘

學做產品時,大家都有被要求過要做MVP的經歷。但現在的環境或者說在某些領域中,MVP的做法已經不太適用。比如正文中例舉的這兩個例子,如果選擇MVP,估計現在就見不到了。

常年霸榜App Store音樂類軟件下載量第一的Spotify,作為全球領先的音樂音樂播放平臺,在其早期推出產品前卻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

誰能想到成立于2006年的Spotify,直到2008年才正式推出其產品。

我認為,正因為他們一開始沒有選擇MVP的道路,對其現在的成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沒選擇MVP,卻大獲成功

這里我們可以先看看MVP的定義: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被稱為“最小可行產品”,指一個產品具有足夠的核心功能,可以滿足早期用戶的需求,并為未來的產品開發提供反饋。

MVP通常只包含最基本、最關鍵的功能,以便快速驗證產品的可行性,而不是一開始就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完整的產品。

簡而言之,MVP旨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推出產品,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反饋。

回到2006-2008 年,當時Spotify的競爭對手包括 iTunes、Rhapsody、Napster、WinAmp、RealPlayer 等行業巨頭——這是一個很擁擠的市場,用戶有很多選擇。

當“必需”的功能已經被滿足,如果此時推出與競爭對手具備同樣功能的MVP,將不足以滿足或超出用戶的期望。

2007年的Spotify仍在內測階段

這種情況下,放棄MVP轉而選擇更長的開發周期,可能是一個更明智的選擇。

因此,Spotify在其產品一推出就引入了許多創新功能,如個性化推薦、創建播放列表、離線收聽等,這些功能也使得他們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并最終成為了當下全球領先的音樂播放平臺。

二、怎么判斷我是否需要MVP

取決于進入的市場有多成熟。

對于初創公司或現有公司的新項目,大多數人可能會建議采取MVP策略,以盡快推出產品并獲取用戶反饋。

然而,當市場已經存在一個或多個占有一定市場份額的競爭對手情況下,不建議采用MVP。

那么,該如何進入一個成熟市場?

這其中關鍵在于,確保產品具備足夠的競爭力——這需要我們在早期創建高保真、可交互的UX原型,通過用研團隊組織特定的用戶進行內測以獲取反饋,直至確保產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而不是一開始就立即向公眾發布MVP)。

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制定出合適的進入市場的策略。

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典型案例就是Airbnb,當時在他們進入市場之前已經存在像Booking這樣的行業巨頭,他們是如何進入一個成熟市場、并獲得今天的成功呢?

早期的Airbnb App

早期的Airbnb團隊在搭建完平臺并找到第一批愿意出租房屋的人后,甚至專門聘請了專業的攝影師,為平臺里的每一家民宿拍攝精美的照片,只確保上線后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第一印象。

這種與核心功能關系甚微、同時意味著巨大工作量的事,在當時其他人看來簡直是吹毛求疵,但事實正如創始人Teixeira所說:

“你應該幫助你的供應商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即使這是一項不可快速量產的工作……但如果你一開始連客戶都沒有,就更別談什么量產了?!?/p>

三、一直游到紅海變藍

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放下MVP、沉下心來打磨好產品,反而會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通過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和用戶需求的充分考量,建立長期競爭優勢的同時,才能讓你的產品在行業紅海里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畢竟,你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

作者:洪草莓,公眾號:洪草莓

本文由 @洪草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