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平臺都在做,卻誰也不說的事

0 評論 888 瀏覽 3 收藏 14 分鐘

從小到大,我們在生活和學校中并沒有學到太多與錢相關的意識。但進入社會,如果對價值與金錢的關系,若認識不到位,是會栽跟頭的。就像作者在本文中所說,免費的才是最貴,不是說說而已。

金錢意識是我們教育體系里缺失的一塊。

  • 你付出勞動,獲得報酬,所以勞動“值錢”。
  • 你賣出商品,得到金錢,所以實物“值錢”。

從小到大,我從社會中學到的“金錢意識”也就這些了。

直到出社會后,我才意識到,對價值與金錢的關系,若認識不到位,人生是會栽跟頭的。

一、金錢意識是“識別價值”的能力

我畢業那年,全球金融危機。

室友雖早早簽下了世界50強Offer,但在下學期,該公司為形勢所迫,決定縮招,于是給所有簽約人一個“殘酷選擇”:解約賠償或是留崗減薪。

室友看到5000塊解約賠償金——那可是2009年,相當于我們大半年生活費——外加對自己的絕對自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賠償。

直到奔波各大校招會時,室友才意識到,心儀名企早錯過了,本來進世界百強完全沒問題,但被這么一耽擱,最終只進了一家非壟斷國企。

目睹室友遭遇,讓我還沒聽過“機會成本”就已領悟“機會成本”的含義。

所謂機會成本,是當我們做出選擇時,所放棄的其他選擇中,潛在價值最高的那個。

室友“不勞而獲”5000塊,他以為“白賺”了。

事實上,這筆補償跟室友職業生涯的持續低迷——也就是那段「機會成本」相比,不值一提。

世上值錢的東西遠比我們想的還多。

「機會成本」是其中之一。

吶,這就是“金錢意識”。

你的金錢意識越強,就能看到越多未變現的「價值」,就會知道什么該珍視,什么該松手。

室友就在這上面吃了大虧。

實際上,每個人身上都有價值不菲但卻連持有者本人都不認為“值錢”的事物。

如果你不好好保護,那任何“金錢意識”強的人路過就能“順”了它。

其中,最擅長此道的,是各大互聯網平臺。

二、免費的才是最貴,不是說說而已

一個做傳統生意的朋友很難理解互聯網平臺為什么估值那么高。

我琢磨了下,這樣跟他科普:

你開了家商超,現在市里做交通管制,城里所有人「一定會」從你家店前的街道路過,你說你家商超值不值錢?

朋友秒懂。

很多人覺得這是最好的時代,至少娛樂資源近乎無限,哪怕你一毛不拔,也可以在網上找到無窮的樂趣。

殊不知,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人家沒收你錢,就掙不到你身上的價值?

你刷一個小時某X,沒花一分錢,但其實你付出了成本——你用這一個小時攝取其他信息或干其他事所得到的“潛在收益(或成長)”。

成本的底色,正是待成熟的「機會成本」。

而現在你這一小時的“注意力價值”實際上是交給平臺了——類似強制你每天一定要逛某家超市。

這又是“金錢意識”的體現。

注意到其中隱蔽的交易鏈沒?

每天一小時的「準機會成本」,轉化成了「特定注意力價值」,經由平臺匯攏,進一步轉化成“廣告價格”

別看不上這每天一小時的「準機會成本」。

你把這一小時去做具有正向收益的事情。

比如,跟老友聯絡下感情,閱讀些能給你帶來新視角、或暴露思維盲區的優質內容,或者提升下審美能力,反思改進某些技能……

這個收益,作個類比,就好比抽一百次彩票(當然是那種公平的彩票而不是現實那…)。

每天抽一百次,日積月累,它就能引爆非常強的能量。

所以“機會成本”的“機會”兩字,正是概率的意思。

我朋友中有個白手起家賺到錢的,他在第三個創業項目失敗后,準備出國打工。離去前,約了人吃飯,餐桌上聊出了靈感。他認定機不可失,背水一戰,成了。

他常感慨那個改變人生的聚餐,“早一點或者晚一點介入那個項目,都做不成?!?/p>

吶,這就是那一個小時的價值。

如果他這一個小時拿去娛樂消遣,或者如果他沒有之前無數個“一個小時”的積累,他能把握住最后這個項目么?

敬畏概率,重視不顯眼的價值。

注意力價值,其實才是硬通貨

它比金錢的兌現范疇更大:

可換成“成功率”,可換成“健康”,可換成“幸福”,也可換成“厚積薄發”。

如果連持有者本人都不重視,那就會有人從你身上將它俘獲。

各大內容平臺,實質經營的正是這個買賣。

凝視賦予事物價值。

它們要的是你的凝視,而你毫不猶豫的遞出去了。

三、內容平臺都在做,卻誰也不說的事

這里面隱含著深層利益沖突,平臺與用戶之間。

有些道理,平臺永遠不想用戶知道:

平臺的總收益與用戶的理性程度成反比

用有點難聽但易于加深記憶的話來說:

用戶越無腦,商業價值越高

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反直覺?

畢竟“無腦”總會讓人聯想到“低收入”,怎么用戶越無腦,平臺反而越值錢呢?

事實勝于雄辯。

資本市場的定價就給出答案了。

為什么某乎、小破站盡管用戶數月活數非常亮眼,但比起某音、某訊,估值天差地別?

什么原因導致的?

商業模式只是表象,細枝末節的東西就不展開了,我只談最核心的東西。

前面談到了,凝視賦予事物價值。

互聯網平臺,經營的生意,底色就是買賣“用戶的注意力價值”。

它具體怎么賺錢?

概括一下,無非三種:

一是通過“虛擬商品(服務)”、二是通過“消費傭金”,三是通過“廣告曝光”。

我們知道,平臺收益=活躍用戶數*轉化率

而轉化率與用戶的感性程度成正比。

因此,無論哪種變現,當用戶整體處于“感性”最大化時,平臺收益最高

這一點特別諷刺:

當你仍主導“自己的注意力”時,維持“理性”顯然能讓它價值最大化,但當你把時間交給平臺,它“順帶賣出”時,價格最高的卻是“處于感性狀態的你”。

畢竟,人在感性時,最易“沖動消費”,也最易被品牌廣告“潛移默化”。

所以用戶的感性總時長越長,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就越高。

所以,只要有可能,平臺希望用戶保持感性狀態的時間越久越好

而人的感性/理性受什么主導?

人類行為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主動,一種是被動。

看似差之毫厘,實際它們各由大腦不同的區域主責。

前者激活大腦的“理性思維”,目的性強,能調動大腦深度資源,擅于權衡利弊,對大腦形成持久影響,但缺點是——費腦,易累;用詩來描述就是“眾里尋他千百度”。

后者是大腦的默認狀態,沒有目的,輕松漫游,由“感受”主導決策,用詩來描述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所以,顯然,用戶處于“被動模式”時,就容易沖動消費,也越容易被品牌洗腦。

完美打中流量生意的甜心區(sweet point)。

近幾年為什么資本追捧視頻平臺?

除了它門檻低,受眾廣,還有一個難以啟齒的原因——視頻更有利于用戶維持“被動-感性”狀態,因而為平臺創造的商業價值更大。

四、喚醒用戶“主動-理性”的內容,永不獲薦

所以我一直奇怪一件事,互聯網上明明沉淀了大量金礦,但為什么,如果你在被動模式下刷手機,幾乎就不會掃到。

除非用戶一上來就事先“調訓”自己賬號的推薦算法——但別忘了,我們刷手機時,多處于典型的「被動行為」。

而刻意將推薦算法“調訓”的全面均衡,這又是典型的「主動行為」。會這么做的人,在人群中比例低的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內容創作者,我可以從后臺直觀看到數據,那些具有持久價值,歷久彌新的專題,如今壓根就沒有長尾流量。

尤其是連公眾號都開始用所謂的推薦算法之后,長尾流量更是一落千里。

以前總想不通其中的荒謬,金子與泥塵、名畫與廁紙,被等同對待。

這么一分析,就通了。

原因很簡單,真正高水平的內容,一定會倒逼著讀者思考——你一思考,就中斷了被動模式,進入了主動模式

理性很美,但理性的用戶卻是平臺所忌憚的。

所以,沒有任何一個平臺歡迎“優質內容.真”,盡管它們嘴上都在鼓勵“優質內容”。

別看他們說什么,看他們做什么。

我帶著問題請教了做算法推薦的朋友,此處省略幾千字論述,他給到的結論與我的分析驚人一致:如果你想獲得算法推薦,那么千萬別讓用戶思考。

記得某張姓微信大佬曾說,好的產品,是讓用戶用完即走。

現在做內容或許要信奉相反的準則:

想要爭取流量(推薦),要讓用戶閱完即醉,最好別再清醒。

朋友苦口婆心勸我,“你的「少加點班」完美的釘在永不推薦的墻上了,別犟了,快餐垃圾才有活路。”

我疲憊的看著后臺「閱讀分析-推薦」滿屏的零,竟無語凝噎。

五、結語

價值是種很“薛定諤式”的存在。

它既廉價又高價,而它的價值在于持有者是否凝視它。

我不反對娛樂。

恰恰相反,我是一直覺得國人所能選擇的娛樂太少、質量太糟。

我也不想強加自己的娛樂觀給任何人,正如我認為所有的平臺都沒有剝奪用戶選擇的權利一樣:

以“免費的娛樂”為由,通過“致癮算法”,通過對內容生產者的“趨勢引導”,將用戶留在池子里,將其珍貴的「機會成本」轉化成了廉價的廣告價格。

對于普通人,那其實是人生翻盤的唯一最后籌碼。

就這樣,被順了。

這種掠奪,產生的宏觀惡果,像是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 Effect)、信息繭房(Filter Bubble),終將制造海量的二極管人群。

離譜事件越來越多,反智干柴越堆越高……我們最好祈禱“天干物燥,小心火燭”喊得更響亮點。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