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的步驟別再搞錯啦?。?!

0 評論 1036 瀏覽 11 收藏 12 分鐘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帶隊需求分析進行了簡單的描述,了解了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原則、需求分析的內容以及需求分析的技巧。接下來,我們對需求分析的步驟展開進行描述,透過現象看本質,題解用戶??真實目的。

 

需求分析可以簡單理解為判斷一個需求為什么做,要解決什么問題,值不值得做,要做成什么樣子,要怎么來做才能實現產品目標以及價值最大化。

在做需求分析時,我們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用戶的真實目的,提出產品的解決方案。

下面,我們將對需求分析的步驟展開進行描述:

一、收集需求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介紹一下常見的需求來源,也就是需求通常是從哪里來的:

  • 通過問卷、訪談等用戶調研和分析得出
  • 通過深入的行業調研和分析得出
  • 通過現有的數據分析得出
  • 通過競品調研(或類似功能調研)得出

……

當然,這都是比較理想的情況,現實中的需求往往是這么來滴:

  • 老板提了一個想法
  • 合作部門的某位同事拋了一個需求
  • 某個客戶提了一點意見
  • 產品經理發現現有系統需要優化的需求

……

所以,很多時候產品經理會身不由己,要去應付別人提的五花八門的需求,總的來說,需求來源可分為

1)用戶需求

這些需求通常通過用戶調研、用戶測試、用戶反饋等方式獲得。用戶需求關注的是用戶的使用體驗,包括產品的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能否滿足用戶的特定需求。

2)業務需求

業務需求是企業或組織對產品或項目的期望和要求,通常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流程、經濟效益等緊密相關,由來源于企業內部。業務需求可能包括提高市場份額、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運營效率等。這些需求體現了企業對產品或項目的商業價值和回報的期望。

3)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反映了市場的整體需求水平和潛在機會,對于產品或項目的定位和市場策略至關重要。通過市場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競爭態勢,為產品或項目的開發提供指導。

4)技術需求

這些需求可能包括特定的技術標準、技術架構、系統集成等。技術需求關注的是產品或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和實現難度,對于項目的成功實施和交付具有重要影響。同時,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也可能帶來新的技術需求,推動產品或項目的創新和發展。

二、需求整理

我們在收集了一堆需求后,如何從一大堆需求里挑出該做的需求呢?

1. 基于業務場景進行整理

B端產品就關鍵就在于解決業務場景中遇到的問題。那么,我們可以基于真實的業務場景流程,梳理我們所收集的需求。

比如我設計的產品為企業數據安全,那么其針對的最典型的場景就是數據泄密?;跀祿姑艿膱鼍?,我們可以梳理出在【泄密監控】-【關鍵數據外發】-【泄密檢測】-【泄密告警】-【泄密舉證】-【線下處置反饋】-【持續泄密監控】這一泄密流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功能和需求點,進而整理出該做的需求。

2. 基于決策鏈進行整理

B端產品的決策鏈冗長而又復雜。我們在整理需求時,也可以從Key Person的角度出發,去整理一些針對決策鏈中關鍵人物的需求。比如企業數據安全產品,這款產品在企業中涉及到的關鍵人物如下圖:

基于這些關鍵的決策人物,我們就可以去整理產品的需求,例如:針對CTO,我們的產品所使用的技術一定要夠前沿,如使用神經網絡分析等等;針對IT運維主管,產品的部署和實施要盡可能簡單,最好能旁路部署等等。

3. 基于緊急程度進行整理

這里可以采用大名鼎鼎的四象限法則進行整理,舉例如下:

4. 基于整體性進行整理

基于整體性進行整理的意思是,我們在整理需求的時候,既要能夠看到產品的細節,也要能夠看到產品的宏觀。

你可以想象成隨時放大/縮小一款產品,這樣就不會被局限在某個小細節或者小需求中,能夠更全面地去考慮多個需求之間的關聯性。

三、分析需求

用戶需求只是用戶自以為的需求,不夠專業,而且有時用戶說的并非心中所想,也可能不會表達內心真實需求。

分析需求,就是分析出,哪些用戶(who),在哪種場景(where)下,出于什么目的(what),有這樣的需求。

搞清楚這些,才能知道這個需求到底是否值得做,優先級是怎么樣的,后續應該怎么設計方案(how),除了需要挖掘用戶動機尋找真實需求,還需要考慮:

  • 該用戶是否為目標用戶:如果不是產品針對的目標用戶,其建議或需求的參考價值可能沒那么大。
  • 該需求是否符合產品定位:該需求的滿足可能會影響產品的核心服務,破壞用戶體驗。
  • 該需求是否能實現:評估這個需求需要多少開發資源或運營能力,價值有多大?

1)辨別真偽

狹義上的偽需求是指不存在的需求,也就是錯把用戶訴求當成是需求來解決。

而廣義上的偽需求則是沒必要去解決的需求,比如不存在普遍性的需求;已有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及用戶不愿意解決的需求。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可以以邏輯思維尋找歸納、演繹的漏洞

歸納法:從個別經驗歸納普遍規律

演繹法:從普遍性結論,推導出個別性結論

2)價值評估

價值評估是個很重要的環節了,不管是內部需求,還是商業化項目,既然要接,一定是有價值的,要不然投入那么資源和時間處理,就是浪費。價值可以按下面幾個評估:

  • 實際產生收益
  • 覆蓋面判斷:功能使用頻次、用戶群體、能否規?;?/li>
  • 數據重要性
  • 是否影響流程、工作
  • 降本增效情況
  • 需求緊急程度
  • 市場趨勢

3)優先級評估

每家公司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需求實現的成本也需要可控,所以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學會管理需求,排定需求優先級,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確定需求優先級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最終決定了產品會提供哪些功能,產品會長成什么樣,優秀的產品經理應該在確定需求優先級上有自己清晰的思路。

判斷產品需求優先級的主要依據是產品需求的產出投入比,即產品需求的產出價值與投入成本之間的比例。產出投入比越高,代表產品需求的效益越大,產品需求越值得我們開發;反之,產出投入比越低,代表產品需求的效益越小,產品需求越不值得我們投入資源。

產出價值的評估是確認用戶使用該功能可以獲得什么利益,該功能滿足了用戶什么需求,有多少用戶有這個需求,用戶期望產品滿足這個需求的迫切程度;

投入成本是指實現產品需求需要投入多少成本,包括開發的人力成本、固定的硬件投入以及日常的運營成本等。

除了產出投入比以外,產品需求優先級的判斷還需要重點考慮需求的緊急程度。

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從投入產出比來看不重要的需求,但是因為領導原因或市場變化而很緊急,這時候就需要授予該需求較高的優先級。

對于需求排序,我們可以用到兩個方法:四象限法則,P序列

四象限法則:根據重要和緊急程度劃分為四個維度,如下圖所示:

P序列:按照優先級劃分P0>P1>P2>P3>…>Pn,如下圖所示:在工作中產品經理經常會碰到多個需求,沒辦法絕對判斷出哪個需求是P1、哪個需求是P2的順序。

這種情況下,建議按照經驗執行就好,不要那么糾結,反而浪費時間。

四、輸出分析結果

基于以上分析,輸出分析結果,需求分析的輸出結果是一個文檔,該文檔描述了項目的目標、功能、約束、用戶群體、操作流程等關鍵信息。

以上就是需求分析的全部步驟啦!

作者:諾兒筆記本,公眾號:諾兒筆記本

本文由 @諾兒筆記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