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CEO都去當網紅?不明白這3點很危險
在雷軍和周鴻祎的帶動下,現在興起了一股“CEO做網紅”的論調,不少CEO也開始做自己的抖音、直播之類想把自己打造成網紅。但實際上,這樣做的效果可能并不好。
最近又掀起一股企業CEO下水當網紅的浪潮。
有“雷布斯”帶小米汽車成功入局快速交付10000臺并已斬獲10 萬臺鎖單有關,也與“紅衣教主”北京車展前后翻紅的言傳身教有關,不管是中國品牌的CEO還是合資品牌的CEO,都摩拳擦掌。
那么,企業CEO當網紅真的是企業流量的解藥嗎?
小僧以為,成功當上網紅的企業CEO是企業流量的解藥,但至于想成為網紅的CEO,小僧勸你還是三思而后行。
別被別人的美好迷暈,更別被不良供應商忽悠瘸了。
一、網紅效應和成為網紅的不等價
當下,企業CEO之所以趨之若鶩都想出面當網紅,無一例外是想在節省大筆營銷費用的情況下為企業攫取巨大流量,進而能夠帶動關注和銷量。
但事實上是:網紅CEO不是一日之功,且靠跟別人吵架或者是犀利的叫賣也許能帶來流量,但并不能帶來多少有效的留量,甚至有翻車的可能。
結果不出意外只能是CEO在社交媒體開了一堆賬號,統統交給代理公司按部就班打理,想象中的一呼百應可能淪為刷量的事實。
當然你也可以真按照MCN打造網紅之路,但無論怎樣,想要的節省營銷費用是不可能了。
我們目前熟知的企業CEO網紅,無一不是長期活躍在互聯網上的,企業CEO想成為網紅要做好長期準備,而不是只關注網紅效應,不問成為網紅的付出和過程。
二、網紅基因和領導人體質的不協調
網紅不是誰都能當,看看各行各業的頭部網紅就知道了,無一不是領域“專家”或者娛樂“奇才”。
那在網紅一抓一大把的時代,憑什么企業CEO就能成為網紅?
靠企業的投入?企業的背書?還是靠員工、供應商的熱捧?亦或者是自己的間歇性“發瘋”?
無論哪種,CEO的身份、所處的環境和其背后代表的體制都不支持大多數“打工式”CEO體質,也讓成為網紅難以維系。
究其原因,CEO代表著各方利益,直面更多的不是C端的用戶,而網紅正好相反,是要討好一大片用戶。
“老板式”CEO倒是有一定的網紅體質,但要看怎么發揮自己的長處和挖掘自己的個性,現實可能是,有網紅體質的老板應該已經是網紅了。
三、有效流量和輿論風險的不對稱
我們知道,網紅都是要變現的,無論是帶貨、賣課還是接廣告,各有各的套路但也各有各的門道,同時,他們也承受著粉絲的各種追捧和吐槽,吐槽可控就繼續網紅,吐槽失控就塌方,有能力者換個馬甲繼續出道。
企業CEO當網紅肯定不是做公益,想要追求的顯而易見;但是,把代表著龐大企業的CEO放在互聯網的聚光燈下,你經營的不僅僅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還經營者網民對企業的看法,而后者無疑才是CEO想出道的核心動力。
然而,互聯網的輿論力量我們都不陌生,多樣極端,沒有對錯,不在乎真假,情緒主導,拿捏好就是屠龍之劍,稍有不慎就是玩火zifen。
企業對于互聯網輿論有多大的抗風險性?你所想要的流量和風險孰重孰輕?這是企業CEO出道前要自己想清楚的。
企業CEO都應該成為網紅,就像企業都應該擁抱AIGC一樣,本身沒毛病,但藥引子和藥方子還要看自己有沒有病,是什么病,而不是藥好就要吃,是不?
以上希望能給你啟發。
專欄作家
小僧鯤鯤,微信公眾號:營銷禪修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讓營銷沒有難渡的劫,分享營銷知識、策劃干貨和文案技巧。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