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視角下的2024年趨勢研究
時間進入到2024年,站在互聯網的視角來看,有哪些趨勢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這篇文章里,作者分享了五個趨勢,一起來看。
寫在前面
5月17日本人參與了中大深圳校友會舉辦的“校友面對面”活動的第2期,有幸作為分享嘉賓,與校友們分享關于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以及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何抓住這些不斷涌現的機遇。基于分享主題,我也將其整理為兩篇文章,一篇講述對于2024年的趨勢研究,另一篇則是分享關于普通人如何學習入門AI的內容。本文屬于前者。
當然,這兩篇文章屬于入門科普向,已經對行業有一定認知的讀者,如果愿意拜讀,也請在評論區不吝指正。
進入2024年,私以為,從互聯網視角來看,以下的5個趨勢,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重點關注。
- 人工智能:AI將會有廣泛的應用落地
- 數字化轉型: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方向將向智能化和協同化轉變
- 物聯網:物聯網將在5G與AI的加持下持續演進
- 遠程混合辦公:遠程混合辦公模式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
- AR/VR:對AR與VR的發展保持一定的關注度,但不宜過早大量投入
一、人工智能:AI將會有廣泛的應用落地
眾所周知的是,2022年是AIGC元年,其標志性事件便是ChatGPT的“一鳴驚人”。5月14日OpenAI最新發布了GPT4o大模型,再一次在行業內引發震動。
這波由OpenAI帶動的AI浪潮也席卷了海內外,目前各大科技企業參與度空前提高,可以預計的是,AI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雖說目前主要是中美兩家在大力投入,但客觀來講,目前國內各個AI大模型,與海外頂級水平仍有不少差距,這便有賴各位同行努力沖擊了。
而在飛書服務的日子里,我也接觸了不少傳統行業的客戶。絕大部分企業對于AI對生產效率將有所提升,是有統一認知的。但同時,他們也不清楚究竟如何去應用AI,如何將AI融合到自身的生產流程當中。這將會是國內各家SaaS公司的機會,也是他們正在努力的方向??梢灶A見,無論是制造、消費、醫療,還是金融、教育、服務等行業,都將會結合AI技術誕生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案。
這波AI興起后,不少人會問到,“人”會被“AI”替代嗎?目前來看,會被AI替代的是從事“低ROI”工作的崗位。所謂“低ROI”,是指在業務流程中價值不高卻又不得不投入的工作,典型如:基礎的產品咨詢;批量生成只用幾天的宣傳圖;針對海量用戶評價的分析等。這些工作都是有“價值不高但不得不持續投入人力成本”的共通點。
這類的工作,可以明確預見是會被AI替代的。而對于創造更高價值的工作,目前AI還只能扮演輔助角色,其產出的內容,依然需要人來判斷。掌握運用好AI之所以是當代職場人的必備技能,是在于我們要騰出精力在更有價值的事物上。
誤區提示: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大模型不是唯一選項,部分場景下(比如對于成本的考慮,對于響應性能的要求),小模型可能會更貼合。一味追求要應用大模型是“本末倒置”了,大模型也好小模型也罷,適配好應用場景的需求才是關鍵。
二、數字化轉型: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方向將向智能化和協同化轉變
首先,企業尋求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行業內外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行業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保持競爭力。
以往的數字化轉型強調的是“數據上網”,我在去年年末,曾參與服務過幾家中山市的家具、取暖器件的傳統制造業客戶,都是細分行業內的龍頭。但坦率說,在“數據上網”方面也只能說有一定成果,但程度仍然不深(甚至客戶目前還有一些流程是走紙質記錄)。但是,在與對方高層溝通時,可以感受到對方對數字化轉型的決心。
并且在未來,智能化和協同化將會成為新的轉型方向。智能化相對好理解,重點說說協同化。協同化包括:跨部門協同、供應鏈協同、跨企業協同。大量的設備、物資與人員之間的協同,目前仍有不少企業是靠人力來解決,這些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都是無效損耗。通過協同化,將有助企業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企業側也越來越接受強調開放、協作、創新的互聯網思維,或者說,互聯網行業本身就不是獨立存在,而是與其他行業互相依存的。因此,對于并非直接從事互聯網的朋友們,也應該關注了解互聯網思維,并探索如何將互聯網思維與傳統行業進行更多融合和創新。
誤區提示:有些企業會認為,數字化轉型就是對設備與工具進行升級,其實不然,智能化和協同化的“數字化轉型”,還需要企業進行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以適應新的業務模式。
三、物聯網:物聯網將在5G與AI的加持下持續演進
物聯網曾經在約十年前有過一段蓬勃發展期,但那時候,基建的各方面均不成熟。如今,隨著“新基建”的國家戰略不斷落地,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詳見下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5G與AI的加持,前者解決了時延性,后者解決了智能化。
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應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可以預見的是,并將進一步拓展到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這兩年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就像極了十年前移動時代的互聯網。
誤區提示:物聯網不是盲目“為聯而聯”,而是設備之間通過信息傳感設備實現信息的交換和通信,從而有效獲得效率提升。這里的關鍵是,能夠帶來實質的效率提升,而非飄在空中只是搞個噱頭圈錢。這一點對于有志投身于“物聯網”行業的朋友,可以作為判斷標準。
人民網關于“新基建”的介紹資料
四、遠程混合辦公:遠程混合辦公模式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
說到在線協作就是我的本行了。我仍然記得,在2018年騰訊文檔剛剛誕生之時,國內也只有“石墨”和“一起寫”兩款在線文檔產品。而現在,騰訊、阿里、字節、金山,都有各自的協同辦公產品線了。正是協同辦公軟件的成熟,使得遠程辦公成為可能,為混合辦公模式奠定了基礎。
3年前的疫情,是一場關于遠程辦公的全行業教育,迫使企業對基于互聯網協作的模式形成認知。而在此之前,我們進行用戶調研時,仍然有許多用戶對于“在線協作”的概念非常陌生。(順便補充一下,當時最容易讓用戶認知的,就是“信息收集”場景,也就是讓大家一起填表。當然因為這里不是講怎么推廣產品,就先打住吧,以后有機會,會跟大家分享關于騰訊文檔的運營增長的故事的。)
而經過這輪全行業刷新認知后,我們留意到,遠程混合辦公的模式,開始為更多企業所采用。想來原因,大抵還是離不開ROI,遠程辦公能夠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如辦公場地租金、設備購置等,同時降低員工的通勤成本。
誤區提示:就目前來講,遠程辦公仍然無法替代面對面的合作。遠程辦公也有網絡安全、溝通效率不高、難以監管的問題。但這并不是說企業側就要拒絕這類模式,而是相反,這更加說明,企業需要在探索中找到適合自身的辦公模式。或許,企業嘗試“每周半天的遠程辦公”之類的行動,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練兵”吧。
五、AR/VR:對AR與VR的發展保持一定的關注度,但不宜過早大量投入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中,蘋果發布了Vision Pro,讓前幾年曾經興起又沉寂的AR/VR又一次被業界關注。而隨著今年正式發售之后,也有了更多用戶更真實的體驗。應該說,這已經是目前性能和體驗最強的AR+VR設備了。但是,依然沒有很好地解決以下兩項限制。
硬件上的限制:實現設備長時間佩戴的便攜性和舒適性仍然是挑戰。當今無論是設備重量、電量,還是采集環境的攝像頭、顯示的屏幕,距離“便攜”與“舒適”,仍有不少距離。
內容生態的缺乏:缺乏高質量、多樣化的應用和內容來持續吸引用戶。當然,這一點上是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意思。只是,站在終端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沒有豐富、多樣化的內容生態,確實很難持續吸引和留住用戶。
總的來說,如果是你已經是這個行業中的一員,那么還是應該相信,隨著科技進步,上述問題終將會被解決。但如果你希望進入行業上下游鏈條的位置,那么我還是會奉勸你,先保持關注,目前,仍然不宜過早大量投入。
以上便是我為朋友們所帶來的“互聯網視角下的2024年趨勢研究”,下一篇文章,我將從一個AI零基礎人員的視角,介紹入門AI的不同階段步驟,希望對于還在AI大門前徘徊的你,會有所幫助吧。
對于2024年,你認為還有哪些趨勢和機會值得關注?評論區走一波,談談你的看法吧。
本文由 @產品經理崇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