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超級個體與廣告營銷的幾個常見問題,懂的都懂
最近幾年,超級個體、個人IP的概念很是火爆。而隨著AI的崛起,把AI技能應用在廣告營銷領域上,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能做出一些意外的東西。如果把這三者結合,都會發生什么樣的問題?
1、廣告預算是萎縮還是分化了?
隨著AIGC技術不斷更迭,新媒體和廣告產業或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如今,市場上呈現著“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現象:
一邊是新老媒體和部分代理商的呼聲:傳統廣告將會死一片,以后會是超級個體的天下,各種MCN、新媒體電商公司會是未來的主流;另一邊是企業家不斷下場做IP,從幕后走到臺前,致力于成為全公司乃至全行業的top sales & PR。
一群人在歡呼,而另一群人在焦慮:超級個體瓜分的不只是廣告公司的利潤,也影響了很多實體店和經銷商的利益。
與此同時,甲方的預算也在從大預算拆解成更多的小預算,電商的歸電商,市場的歸市場,公關的歸公關。如果可以,每個版塊還可以拆得更細。
很多乙方抱怨甲方預算在萎縮,實際上可能只是因為預算被其他板塊分走了,總體預算說不定還增加了。
根本原因,就是甲方想讓不同的乙方做自己更聚焦的事,來分散預算投入的風險。
2、AI到底賦能了乙方還是甲方?
之前,我在文章《Sora又升級了?現實地講講AIGC在廣告營銷行業的場景應用》中也提到過,一些甲方認為:因為AI和AIGC工具的普及,乙方的生產成本降低了,那么我自然可以花更少的預算,來要求乙方達到同樣的效果。
其實,甲方在這里面存在一個認知誤區:那就是夸大了AI對乙方的賦能程度。
在美國,確實存在像DeepMind和OpenAI這樣估值極高、規模又迷你的AI技術型企業。其根本原因是AI底層技術的開發,主要依賴于高效的算法和大量的數據,而未必需要龐大的團隊。
但廣告營銷行業和AI行業又有根本性的不同:
第一,AI技術產品可以標準化,但廣告營銷是一個復雜動態的系統工程,很難標準化。
這條鏈路太長了,包括市場定位、產品、品牌、內容、渠道、時間、消費者心智、流行文化、宏觀政策、微觀算法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最終效果造成影響,因此,這個行業永遠離不開人的高度介入。
我們也確實看到,不少AI產品在整個鏈路中的單點功能上表現良好,比如批量改圖、智能客服等等,但單點突破仍然解決不了整體復雜系統的問題。
在廣告營銷領域,仍然需要深刻的市場洞察、資深行家、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操盤經驗,以及團隊的密切協作,才能將每個鏈條上的環節形成強有力的紐帶,進而提高廣告營銷的ROI。
第二,通過對AI大模型的微調,定制品牌小模型,需要較高的數據搜集與訓練成本。
這里面包括行業的數據、企業的數據、乃至每個商品SKU的數據,有標準化也有非標準化的,而廣告營銷行業的大量數據都是非標準化的,更加大了訓練難度。
短期內,數據訓練成本可以通過廉價勞動力解決,但長期仍需要專業人士的維護。因此,總有人要為這個成本買單,不是甲方就是乙方,要不然就是丙方。而乙方和丙方也不可能一直為老大提供免費勞動。
這就很像過去10年的SaaS邏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很多SaaS在國外確實活得不錯,但中國國情導致我們還是一直在堆人力服務,邊際成本并沒有降低,那么換做AI時代也是一樣。
AI的加持對SaaS的利潤增長有沒有幫助、企業用戶會不會持續依賴這套工具,目前都還很難說。
因為AI本身的性質,不能沿用互聯網時代的舊思路去做。換句話說,AI是要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但是SaaS過去一直在做加法。
第三,AI和AIGC技術只是節省了乙方一部分內容制作的時間,但這并不代表能對甲方的營銷回報負責。
說白了,甲方的增長痛點并不能靠AI解決。不能開源那就節流,但越節流就會導致越開不了源。技術僅對乙方內部提效有用,但并不一定能提升甲方市場預算的ROI。
舉個例子:假如你的車就是沒有賣點,那么哪怕用了一些AI工具和分發手段,讓數字內容觸達率變高了,但用戶就是不買單。
那么,這個核心問題就不在AI或乙方身上,而是在于甲方的品牌定位和市場戰略是否夠好。此時,能對甲方實際效果負責的,就不是一家廣告營銷公司,而是一家品牌戰略咨詢公司。
3、超級個體的能力應該用在哪兒?
有句段子說得好:“廣告的盡頭是電商”。李佳琦這樣的超級帶貨個體,對銷量提升的幫助很大,但對品牌影響力的積累幫助不大。
原因很簡單,消費者喜歡的是主播李佳琦,但并不是你的產品和品牌。因此甲方僅依靠直播電商,最終是無法建設品牌的。
那么超級個體的能力就僅限于做銷量,而不是做品牌。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白牌賣得也很好,但大眾沒聽過的原因。
由于“超級個體”是個龐大的圈層,不同層級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合作模式,所以很多超級個體實際上又是MCN機構的打工者,只不過比普通打工者更高階的點在于可以選擇非獨家簽約,工作時間和自由性會更強。
然而,盡管如此,仍有一小部分超級個體能在市場中建立起自己的話語權,其能力也不僅體現在帶貨。
例如,金槍大叔、小馬宋、華與華、葉茂中等,通過個人品牌運作放大公關影響力,最終以TO B咨詢或品牌陪跑模式變現。
這背后的根本競爭力在于:他們基于自己的理論和經驗構建了方法論體系,在廣告營銷行業內樹立了權威性和專業性。通過偶然成功的案例,去擊穿一個行業或一種打法,從而又再次提升了成功概率,積累客戶的口碑。
為什么這樣講,是因為我親眼見證過類似的公司,從1到10是怎么做的。
這些超級個體并非天生就具有超凡的能力,而是他們的客戶中總能出現幾個”黑馬”,這些成功案例反過來又論證了他們方法論的權威性。從而形成了一個看似循環論證的“上升螺旋”,使得這些公司能夠在市場中持續發展。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營銷的成功本質就是一場概率游戲。一個看似完美的方法論并非毫無邏輯漏洞,也無法復制。
4、甲方能不能信任超級個體?
首先,許多甲方帶著低預算和低期待來找超級個體。由于超級個體公司的規模較小,甲方往往也不敢將重要的項目交給他們。
這是人之常情,畢竟我們都更傾向于把大預算花在那些規模更大、名氣更大、歷史悠久的公司身上。
于是,在招投標環節,甲方就會設立一系列供應商準入門檻,例如墊資能力、人員規模、收入規模、相似案例、穩定辦公時間等。這些條件對于多數超級個體來說,很難滿足,因此它們很難獲得甲方的信任。
但是,沒有在乙方待過的甲方,可能并不清楚打標環節和實際交付環節之間,究竟存在多少落差。
有的乙方內部會專設打標團隊,在簽約前可以吹得天花亂墜,等到實際交付,也就是幾個人的teamwork在服務你,或者找供應商外包出去。很多超級個體可能只能作為乙方的丙方、丁方,承接別人分拆的任務。
在中國,“人多”往往被視為一種廣告公司的優勢,而不是成本。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超級個體的出現,對廣告營銷市場的影響和變革就顯得尤為微妙。
這種變革并非沒有挑戰,超級個體需要找到合適的市場定位,建立起與甲方的信任關系,同時也要克服規模小帶來的各種限制,不斷創新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金鑫YOYO;公眾號:一個符號工作室
本文由 @一個符號工作室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