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IGC崛起與行業發展,我有幾點小觀察…

0 評論 1513 瀏覽 2 收藏 12 分鐘

對于很多人來說,生成式AI在全球的大面積爆發不過短短2年時間,但它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變著世界。

為何它發展如此之快?未來又將帶著怎樣的軌跡前行?下文我們來分享幾點小發現。

一、AIGC發展的偶然與必然

在有些人看來,生成式AI的爆發式增長像是一次偶然性的技術突破,但從整個大環境看,它的爆發不是橫空出世,而是多種條件交叉發展的結果。

技術方面,2016年AlphaGo打敗世界圍棋冠軍,讓AI重回大眾焦點。而在此之前,卷積神經網絡(CNN)、循環神經網絡(RNN)、生成對抗網絡(GAN)等深度學習模型或AI核心算法都已經問世,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應用場景或存在缺陷被雪藏和邊緣化。

2017年,谷歌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Transformer,這種基于自注意力機制的神經網絡模型擁有強大的并行計算、長序列處理和語義理解能力,尤其擅長文本生成。

發現Transformer在內容生成這塊的潛質,2018年,谷歌團隊在其基礎上提出了預訓練模型Bert。Bert首次嘗試通過自監督學習和微調來訓練大模型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被視為里程碑式的發現。

這種模型訓練方法為OpenAI等AI公司打開了思路。2018-2022年,OpenAI蓄勢推出了3代GPT大語言模型。隨著千億級參數的GPT-3.5大模型涌現能力,OpenAI很快在2022年11月推出現象級產品ChatGPT,并一炮走紅。

2023年是AI顯性化發展的元年。這一年,OpenAI趁熱打鐵推出了GPT-4,與此同時,Midjourney、Runway、DALLE、Stable Diffusion等多模態AIGC產品強勢出圈,點燃了全民的使用熱情。

另一邊,Meta AI發布了開源大模型LLaMA,為國內外大量垂類、端側大模型提供了技術底座,吸引到更多AI新勢力涌入賽道。

國內方面,2023年前后成長起來了一大批AIGC公司,隨著基礎大模型賽道誕生出數百家企業,“百模大戰”由此興起。人們享受著新技術紅利,也加速著市場轉型。

不過從整個市場的發展曲線來看,AI高速發展的背后,除了技術(尤其是大模型)方面的成熟,還有硬件上的配合。比如在2016年、2020年、2022年這三個AI發展的關鍵節點,英偉達分別推出了DGX-1、A100、H100三款劃時代意義的硬件產品,為AI大模型訓練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

國內方面,2016年前后,國產芯片陸續布局。在2019年AI熱潮爆發前夕,華為率先推出了昇騰系列AI芯片。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的雙重引導下,眼下越來越多的“國產芯”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也為國產大模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端側算力支撐。

除此之外,包括AIGC在內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被廣泛應用,其實也有業務創新、提效降本、業績增收、升級體驗、獵奇嘗新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多方面的考慮。

當這些時代因子交織在一起,合力推動了AIGC的崛起及爆發式增長。

二、AIGC目前的應用前景如何?

生成式AI作為走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大步,包含文本、圖像、音視頻、代碼等多模態的內容生成,現已覆蓋聊天對話、問答搜索、圖像生成、視頻生成、音樂創作、配音、翻譯、編程、營銷策劃、情感關懷、數字人等多個B端和C端應用領域。

整體的商業規模也許不夠明確,但細分賽道的市場體量及用戶量級卻讓人浮想聯翩。

比如AI圖像生成賽道,頭部玩家Midjourney的用戶量早就達到千萬級,年營收能做到約2-3億美元規模。

AI視頻生成賽道,據dataintelo等研究機構統計: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約為4.7億美元,2023年則超過了5.6億美元。雖然整體規模因為生成質量/時長、安全、版權等方面的顧慮算不上搶眼,但Runway、Pika、Sore(OpenAI)、Lumiere(谷歌)等視頻生成模型和產品的市場熱度一直相當高。

近兩年很火的AI數字人也是應用較為廣泛的賽道之一,目前在金融、教育、企服、電商、娛樂等行業均有或深或淺的商用。據IDC、艾媒等行業研究機構推測:未來5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或將突破百億規模,而對關聯產業規模的帶動則在千億級。

至于AIGC頭號選手OpenAI,早期其產品月訪問量便接近9億,2023年總營收達16億美元。整體的用戶規模、市場營收及增速則更為可觀。

從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外AIGC市場均迎來了爆發期,經濟貢獻度持續攀升。

其中,據麥肯錫2023年底發布的《生成式AI在中國》顯示:生成式AI有望為全球經濟貢獻約7萬億美元的價值,其中中國市場約占到全球總量的1/3,將貢獻約2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據《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AIGC應用市場規模能達到約200億元,2030年或將突破萬億元規模。

以上進一步刺激了各方對AIGC賽道的加碼,推動整個行業向上發展。

三、AIGC未來有哪些發展態勢?

目前,生成式AI呈現出很多的發展態勢和趨勢走向??偨Y起來,個人覺得以下3點值得關注:

1. 橫向品類和縱向應用的拓展

從橫向看,AIGC應用正越來越多,品類也越來越細。以對話式生成為例,除了基礎性的問答、搜索、寫作等,目前還延伸到了社交、婚戀、教學、陪伴、陪練、審核等多個細分領域。

從縱向看,隨著AIGC與行業的結合度越高,落地的業務場景也在持續增多。以司普科技AIGC應用的商用為例,目前便有通過對話形式,服務于智能教學、科研寫作、生產偏差寫作、產品交易、智能運維等多個行業場景。

以上打破了AIGC的能力邊界,也極大地拓展了其客群和商用價值。

2. 跨模態生成能力

其實生成式AI能同時服務于通用和專用業務場景,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跨模態生成能力。

這方面的能力,除了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文生音頻等形態,同時還包括能輸入和解析相應的圖像、音頻等多模態信息,并最終生成人們想要的文本內容、可視化圖表、樣圖樣稿等。

事實上,細分賽道的很多AIGC廠商已經在嘗試強化跨模態生成能力,以豐富自身的業務線。

比如GPT-4強化了多模態識別能力,Stability AI等從圖像生成擴展到了視頻生成、圖片/視頻修復等領域,Suno主打AI音樂創作,也涵蓋歌詞(文本生成)、旋律(音頻合成)的多模態生成等。

為了打造核心優勢,減少對第三方的依賴,未來這方面的能力或有增無減。

3. 商業模式的可復制與可持續

和底層大模型多按實際的token使用量收費不同,主流的AIGC應用大多采用訂閱收費模式,通過擴大用戶量和相應的客單價,來提升盈利能力。

目前,在較大的成本面前,如何有效獲客并實現持續的收益,是大多數AIGC廠商普遍關心的點。在這方面,打造商業閉環、選對獲客渠道、開拓潛力市場正成為很多AIGC廠商的自主選擇,也左右著未來的發展路徑。

AI文生圖公司Midjourney算是其中的先行者。這家公司于2021年晚于DALLE-1幾個月問世,但它一開始就堅定了發展路線——前期通過免費額度獲客,并通過和社交平臺Discord(平臺月活約1.5億)合作,獲取精準客源。

在與Discord的合作中,Midjourney很快吸引到上千萬用戶,僅靠訂閱費,就做到上億美元營收。

2023年,同行奮起直追時,Midjourney已經在開拓海外市場,并于當年5月推出了中文版Midjourney,率先在國內社交流量平臺試水。為擴大市場份額,它還在AI圖像生成服務基礎上,開拓了關聯業務線。這波操作加上扎實的產品基本功,使其成了同行爭相模仿的對象。

目前,Midjourney算是業內少數不靠投資就自我造血的AIGC企業。而對于大多數AIGC廠商來說,因為基礎投入居高不下,且客戶資源與資金更容易向頭部聚攏,盡早打造自己的商業閉環,提升持續盈利能力,幾乎成了行業突圍的關鍵。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生成式AI的安全建設、監管治理等方面近兩年也越發受重視。它讓人們以更加審慎的態度擁抱AI,同時也推動著整個市場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備注:本文原創,首發sipu-tech,第三方平臺首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部分引用數據有參考麥肯錫、量子位、艾瑞等。

本文由 @iseeworld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