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體平臺對決:騰訊元器與字節扣子的創新之路

1 評論 4759 瀏覽 21 收藏 16 分鐘

關于大模型的分享和測試已經有很多了,但對于智能體的分析內容則并不多。這篇文章,作者測試了智能體的兩個代表性產品:騰訊元器和字節扣子,做簡單科普與個人實操經歷對比,并附上AI專業解讀,一家之言,大家看個樂。

老規矩,先解釋主題。

這個對比主題其實很不好寫,因為智能體生態屬于大廠戰略布局,往大了寫顯得泛泛而談沒有干貨,寫小了顯得沒有深度。

本次只做簡單科普與個人實操經歷對比,并附上AI專業解讀,一家之言,大家看個樂(疊甲結束)。

一、概念定義

1、什么是智能體?

隨著ChatGPT與AI概念的爆火,出現了很多新名詞,“智能體Agent”還有bot和GPTs等,Kimi(月之暗面的大模型)的書面解釋是:

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科學領域,”agent”(智能體)和”bot”(機器人)這兩個術語經常被用來描述自動化的軟件程序,它們都可以執行某些任務或服務。盡管這兩個詞在日常使用中經常被交替使用,但它們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有略微不同的含義和側重點。

在實際應用中,這兩個術語的界限可能非常模糊,很多情況下它們可以互換使用,特別是在描述具有一定智能和自動化能力的軟件系統時。因此,是否使用”agent”或”bot”有時取決于個人偏好或特定社區的用語習慣。

簡單理解就是AI機器人小助手,參照移動互聯網的話,類似APP應用的概念(我記得GPT剛出的時候,還有人把GPT應用稱為GAP),AI大模型是一個技術,而面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是產品,所以有很多公司開始關注AI應用層的產品機會。我知道的在做Agent創業的公司就有好幾家:

  • C端案例:比如社交方向,用戶注冊之后先捏一個自己的Agent,然后讓自己的Agent和其他人的Agent聊天,兩個Agent聊到一起后再真人介入,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場景;還有借Onlyfans入局打造個性化聊天的創業公司。
  • B端案例:如果字節扣子和騰訊元器是面向普通人的低代碼平臺,類似APP時代的個人開發者,那還有一個機會就是幫助B端商家搭建Agent,類似APP時代專業做APP的。

2、智能體開發平臺

我最早接觸到扣子Coze,是一篇科技報道:

國產GPTs商店來了。平替版GPTs商店,字節Coze扣子上線。

2月1日,字節正式推出AI聊天機器人構建平臺Coze的國內版“扣子”,主要用于開發下一代 AI 聊天機器人。

后來發現國內也有很多智能體開發平臺,如Dify.AI,但個人比較常用的還是扣子,所以本篇主要對比字節扣子和騰訊元器。

3、為什么要關注智能體?

未來的工作預計會變成兩種:

一是我們派給AI的工作;

二是AI派給我們的工作。

這個觀點沒找到出處,感覺很適合賣課宣傳。個人理解AI智能體是給個人提效的,相當于你擁有了自己的數字員工,在WaytoAGI的分享上大聰明(賽博禪心作者)也表達過這個觀點,Agent就是你可以不斷PUA你的電腦,讓它能不能做的更好呀,來實現你制定的目標。

這和現實中老板給員工下達任務很像,每個員工有不一樣的性格和能力,而下達任務目標時,目標是否清晰以及能否讓員工get到很重要,這考驗你寫提示詞的能力。而員工會基于它對目標的理解,根據計劃去不斷嘗試完成,并且過段時間來尋求你的反饋。也就是你擁有了一個免費打工人,并且你還可以無限PUA它給你干活,這種感覺爽不爽?

(圖源:朋友截圖,來源未知)

二、平臺對比

1、簡單介紹

1)字節扣子介紹

中文版:https://www.coze.cn/ (支持大模型:豆包、通義千問、Moonshot等)

國際英文版:https://coze.com/ (支持大模型:ChatGPT4等)

2)騰訊元器介紹

網址:https://yuanqi.tencent.com/(支持大模型:騰訊混元大模型)

2、推出時間

根據搜索結果,字節跳動的AI Bot開發平臺「扣子」Coze國內版是在2024年2月1日正式上線的。

騰訊元器是在2024年5月17日舉辦的騰訊云生成式AI產業應用峰會上發布的。

3、新手引導

個人感受扣子的新手引導做的比元器好(畢竟做的久),如圖

(扣子新手引導)

(元器新手引導)

(扣子商店)

(元器商店)

4、運營層面

從上圖商店界面可以看到,扣子已經有活動運營了;要建設開發者生態,后續更考驗的是兩者的開發者運營。

要談生態建設,可簡單抽象為平臺、開發者與使用者,類似內容平臺、內容生產者與內容消費者。

要看類比的是內容創作還是APP應用商店,國內短視頻興起的紅利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內容制作門檻的降低;而AI能力的加持確實也降低了大部分人制作簡單Agent的門檻,不過這里還存在一個GAP,作為生產者需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這是一個思維方式的轉變。只有生產者的創新生態起來了,才能讓消費者用好各種AI應用。

好的,以上是科普介紹。下面重點講個人實操案例,分為一個產品使用場景與一個產品開發場景。不過在講個人視角之前,先插入一段專家視角,有請我們的Kimi專家(以下觀點來源于Kimi,個人不承擔相關責任風險)

從平臺定位、技術實現、開放能力、開發者生態、B端用戶和C端用戶體驗、市場推廣策略、運營模式等幾個維度,分析并對比騰訊元器和字節Coze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個人實操案例

1、產品使用場景

場景:為本篇文章配圖

生成結果為(我的問題,描述不夠清楚)

換個提示詞“那你給我生成搞笑圖片吧,讓人一看就有繼續看下去的動力那種,需要一張公眾號封面和一張配圖”,

得到結果為:

同樣的提示詞,元器某應用生成為:

這里僅舉例個人應用開發者開發的工具達成某一目的(工具不同無法比較),非扣子與元器的對比。

2、產品開發場景

個人應用場景為我要做一個AI訪談,身邊有很多做AI的朋友,需要先了解每個人做訪談的意愿和產出內容的質量水平,故需要搭建一個AI訪談bot;

第二個場景是個人一直對內容推薦很感興趣,在人挑內容的同時,內容是否也在挑人?每個人由于自己的認知以及社會角色和身份都有信息繭房(只看到自己圈層或階層的信息),而現有的內容推薦算法如抖音等平臺加劇了信息繭房,能否有更好的內容推薦機制也是值得探討的(幾年前做了個類似項目沒做起來),所以希望這個bot還有內容推薦的能力。

針對以上場景,有復雜的實現方案也有簡單的方案,簡單的方案5分鐘就搞定了,而復雜的方案需要考慮用戶識別、記錄存儲入庫可查看等問題。

為了解決AI訪談內容存儲入庫的問題,需要引入工作流與數據庫,而在扣子搭建bot的過程中,實際調試時總有幾次沒有成功觸發工作流,也就導致該訪談記錄沒有成功存儲入庫(有解決方法的大佬麻煩告知下)。

不過由于我是要發布到公眾號作為訂閱號助手,所以只要在公眾號內用戶聊天,其實內容是能被我記錄的,而目前元器暫時不支持發布到公眾號,所以目前部署的是扣子版本,而回復關鍵詞【元器】可以體驗元器版本。

個人使用感受:

1、在扣子調試好的提示詞,除了工作流適配外,可直接復制到元器;

2、當前兩個版本的AI訪談助手,扣子版由于加了工作流,表現得更像一個忠于目標的員工,就為了完成訪談任務;而元器版表現得更調皮活潑,如圖

四、總結與升華

1、AI創新與開源精神

回到文章的標題,首先這不是一篇傾向于比較勝負的文章,而是探討智能體開發的創新之路。

字節扣子和騰訊元器都是平臺,在開發者運營上可能存在搶奪,對于開發者是利好。

目前國內的智能體開發平臺基本都是免費,應該感謝生態建設者為推動中國AI創新的努力

這一輪AI浪潮大家在聊出海,聊中美市場差異,如硅谷軟件SaaS行業與國內的對比,這是市場層面的差異。對比MarTech市場分析,國外很早就培養了良好的數據生態和交易體系。

而數據問題是MarTech落地過程的最大阻礙,一方面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一方面國內大平臺擁有龐大的數據量,但是各自存在圍墻。需要品牌方、供應商和平臺之間多一些信任和支持,把這個生態打通。

為什么要聊創新?因為在中國做生意,很多在卷定價卷市場推廣卷資源,很多是關系資源驅動的,而不是創新驅動的。

“Think different” 是蘋果公司在1997年至2002年間使用的廣告口號,這個口號與蘋果公司的品牌形象緊密相連,代表了其對創新設計和用戶體驗的承諾。所謂品牌建設其實就是真正相信一個理念,自己相信并付諸行動了才能讓別人相信。

2、信息差與認知提升

具體到前面說的內容推薦,一是希望解決不同人之間信息差距的問題,還希望解決認知差距的問題。另外內容推薦可用于公眾號流量分發與流量互推等多個場景。

比如想了解智能體構建的插件、工作流等原理,可關注開源社區等渠道。

AI技術的出現能把大部分人的能力提升到及格線以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于認知差距。比如曲凱與張津劍的對談,一方面是他們的經歷提升了自己的認知;另一方面即使拋開身份,聽一個人他的思考他的認知牛不牛X就夠了,是否厲害與個人成就沒有直接關系。

作者:Allen,公眾號:XAIR

本文由 @All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開源社區推薦waytoagi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