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AI搞定一場活動KV
AI技術為設計師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但設計師的專業能力和創意思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設計師需要與AI技術協作,利用其優勢來提升設計效率和質量。
AI技術的崛起和成熟給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設計行業更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變化。在當前階段,AI是否能夠取代設計師仍然存在非常大的討論和疑問。但不管怎樣,在AI時代,設計師都將面對的是如何利用AI,結合自身的專業能力更好地完成設計需求。
那么,釘釘的設計師又是如何借助AI技術來應對一場發布會的設計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
#01.創意階段
1-1. 需求背景
本次設計需求是設計活動主KV,活動主題“超級釘釘”,需要體現出釘釘、超級、科技、AI時代、B端等關鍵詞。
如果直接用需求brief讓AI來生成主視覺,顯然AI無法完全理解,所以與AI的協作過程就像是甲方與乙方合作一樣,需要設計師來拆解和理解需求,然后通過自己對需求的理解,給AI明確的指示,需求越明確,完成的也越符合預期。
1-2. 創意發散
#02.草圖階段
有了創意想法之后便進入動手嘗試的階段。因為涉及到相對具體的:圖形體現、創意表達、風格、排版等方面的需求,所以我選擇使用的AI工具是可控度較高的Stable?Diffusion。
2-1. 使用AI進行主題性設計時的困難
2-2. 精準控制畫面的方法
2-3.將想法具體化
#03.生成階段
3-1. 大小模型的作用和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前期對畫面內容有了一定的想象和預期的前提下,后續的模型挑選和測試,才能更高效的進行,否則會比較容易陷入到不?!竾L試—換方向—嘗試」的循環中。
這也與我個人對設計的理解類似:設計結果的好壞,其核心不在于挑選工具或是動手操作的環節,而在于能否從專業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創意。
3-2. 權重
3-3. 擴圖
#04.全過程總結
從AI剛開始火起來以玩玩的心態進行嘗試,到使用AI做真實的設計,其實設計的流程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拆解需求—創意發散—創意實現—修改細化—落地」的過程。
AI在現階段更多的是工具的定位,還不足以理解和滿足各種各樣設計需求,想要得到預期的設計結果,就要提供足夠充足和明確的內容輸入。設計師的工作內容的核心是在需求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畫圖只是整個工作流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AI也許降低的是人們操作工具的門檻,但一定不是設計的門檻。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釘釘用戶體驗】,微信公眾號:【釘釘用戶體驗】,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