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后臺產品工作流程:從需求到上線的關鍵步驟

0 評論 3068 瀏覽 17 收藏 14 分鐘

本文提到的產品經理工作流程,主要來源于本人在日常工作中的總結凝練,并不適用于所有公司的實際工作流程,僅供各位大佬參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哦。

一個中后臺產品項目從最開始接到需求到最后開發完成上線,這期間產品經理到底運籌帷幄了哪些事情?經過了哪些流程?一個需求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本文將對產品經理的大致工作流程進行闡述,因為本人做的是中后臺系統方向的產品,所以講述的流程和C端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多少會有些出入,當然我會盡量從更廣的維度上去概述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爭取把平常的工作流程都覆蓋到,后續再寫文章對各個流程做詳細的介紹。

一、需求收集

所有的產品需求,必定會有一個需求的來源。

常見的需求來源有:

1、業務人員提需

業務方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會反饋產品的bug、體驗、流程等各方面的問題。

此處的業務人員,你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泛稱,它可以是客戶、老板、領導等各個使用產品的角色。

2、技術人員提需

技術方案的升級迭代,有時也需要產品的同步支持?;蛘呖赡軙屑夹g上一些解決問題的手段,需要產品化和平臺化,方便各部門員工的使用。

3、產品規劃

產品規劃,需要適應公司戰略方向,所以當戰略方向有所調整時,產品規劃可能也要跟著有所變動,這個時候,就會有新的產品需求出現。

二、需求記錄

產品經理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需求都做完,總要有一個先后順序,所以就會涉及到需求的記錄管理。

一般產品經理會將需求放到需求池中,記錄清楚需求的提出人、提出時間、需求描述/需求場景、需求類型、需求進度等信息。

產品需求池要秉承一個寬進嚴出的原則,在需求收集階段時,可以廣泛的收集需求,不用太過于深究需求的合理性,主要就是做好需求的記錄,便于后期追溯和需求分析。

三、需求分析管理

需求分析到底分析個啥呢?主要就是弄清楚需求的真偽、價值收益、成本、本質、優先級等,進而綜合考慮有哪些需求要做、什么時候做、誰來做、投入多少資源等。

四、需求評審立項

所謂評審立項,各個公司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有的公司需要需求發布,講明需求背景、收益、成本等各個條件,各個有關部門的老板們覺得ok了,這個需求才能安排開發人力,正式提上日程;有的公司產品總監一個人就能拍板做不做一個需求。

雖然立項的方式有繁有簡,各不相同,但立項這個步驟是不可省略的,這標志著一個需求從冷冰冰的需求池中正式提了出來,踏上了即將上線的路程,所以產品經理需要重視立項這個步驟。

五、需求調研

有同學可能會問了,在需求分析管理階段,不是已經分析過需求了嗎,為什么又要有需求調研這一步,兩者有什么區別嗎?

需求分析管理,產品經理解決的是要不要做一個需求的問題,而需求調研,解決的是如何做的問題。

特別是b端產品,涉及到較為復雜的業務場景,以及不同用戶角色間的需求差異,所以在做需求時,就需要通過調研,了解業務實際,綜合的考慮需求實現方式,避免需求場景遺漏,或出現顧此失彼,考慮不全的情況。

至于具體的需求調研方式,常見的有訪談法、問卷調研、觀察法等,產品經理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并判斷使用什么方式。

六、競品分析

不管是B端產品還是C端產品,競品分析都是一個做好需求的利器,大到產品架構,小到功能交互和文案,都能通過競品分析來獲取靈感。

因為很多東西,你空想的話是很難想出來的,而且還會浪費很多時間,所以要善于使用競品分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做競品分析肯定不是讓你原封不動的照搬人家的東西,那樣的話,一是不道德,甚至有法律風險,二是可能并不符合需求的實際情況。所以競品分析更多的是提供方向和靈感,就算是抄,也要有差異化,做到“因地制宜”。

七、需求方案設計

對于新人產品經理來說,這一步往往是最讓人期待和激動的,就好像學了好久的車,終于可以上路行駛了一樣。

不過新手上路,總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如果沒有什么經驗,或者考慮不周,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出產品的需求方案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謹慎細致,考慮全面。

出需求方案,并不是一上來就開始畫原型寫prd,而是還有一些前置工作需要做。

需求調研清楚后,產品經理需要繪制相應的用例圖/業務流程圖/產品結構圖/系統交互流程圖/狀態圖等各種需要的圖,不過這些也要看具體需求的復雜程度,并不是每個需求都要畫一堆圖出來,產品經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繪制哪種圖。

一般較為常用的是流程圖和產品結構圖,流程圖幫助產品經理在動手畫原型之前,梳理清楚主干、分支和異常流程,避免遺漏關鍵場景;產品結構圖一般包括了產品信息和功能,基本上產品結構圖畫好后,產品原型圖就能跟著畫出來了。

不要一上來就畫原型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主要流程還沒有梳理流暢時,原型畫起來會很慢,而且很容易出錯,而錯了改起來又很麻煩,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把邏輯搞清楚。

所以可以先用低成本的流程圖理清邏輯,利用流程圖跟業務和技術去溝通,如果發現錯誤還能及時修正,避免后續大反工。

做完前置工作,再畫原型、寫prd就會流暢很多,即使發現沒有考慮到的地方,也能很輕松的進行修改。

八、需求方案評審

需求方案出來后,如果沒有其他情況的話,接下來的一個大動作就是要需求評審了。

需求評審對于很多產品經理,不管是新手老手,都是一座山,被懟互撕那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產品經理不僅要平時和研發同學搞好人際關系,而且要盡可能的把需求文檔寫好,在實現需求的同時,也要考慮研發成本。

評審前

可以把方案發給關鍵的業務和技術人員看一看,避免用一個有巨大邏輯漏洞的方案來進行評審,否則那種感覺真的會很難受。

另外,大家都很忙,召開評審之前,一定要確定好參會人員,約好大家的時間,將方案發到群里,給大家預留看文檔的時間。

評審中

對于各方提出的問題,要及時做好記錄,如果有會議錄制條件的,最好進行錄制,一是如果會后有遺忘的點,可以回溯查看,二是留下評審的證據,如果后續有甩不清的鍋,可以看看評審記錄到底當時是咋說的。

另外,評審結束時,記得讓開發給排期,有時較為復雜的需求,技術可能還會有一個技術評審才能出排期(如果涉及到ui介入的,還要有ui設計的排期),總之,要及時跟進要排期,防止需求開發被一拖再拖。

評審后

需要將評審中提到的需要改動的點,或者是一些待辦事項總結好發給各參會方,如果有群的話也可以發到群里,并艾特全體成員。有針對某個人的待辦,也可以再單獨私發一次,防止對方遺忘。

九、跟進開發進度

ui、前后端、測試的排期給出后,接下來一段時間,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跟進開發進度了。

跟進開發進度,除了單純的過問開發進度,保證開發按計劃進行之外,還要積極配合前后端的開發。

因為有些問題在評審中可能并不會暴露出來,對于前后端在開發中拋出的問題,產品經理要及時處理,做出決策,畢竟在沒有項目經理的情況下,產品經理一般是會作為需求的主owner的,一定要對得起崗位名稱中“經理”這兩個字,做一個負責任的產品經理。

在開發過程中,原則上是不做大的需求改動的,如果有需要改動比較大的情況,只要不是本期必須要實現的功能,也不是碰到技術不能實現的功能點,都可以考慮放到下一期需求迭代中,確保當期需求順利開發完成,避免拖泥帶水。

十、走查測試

需求開發完并聯調后,前后端一般會給出一個走查環境(也可以叫測試環境),產品經理需要根據需求文檔進行走查測試,排查問題,由開發人員及時解決。

走查時也要注意,一定要細致全面,如果在走查過程中有什么新想法,或者發現哪里由遺漏(prd中沒寫,但是卻需要的),小改動可以跟開發人員協商直接在當期做了,如果是大改動的話,只要當期需求能跑的通,盡量把改動點放到下一期進行迭代。要是因為產品經理執意加需求導致需求開發延期,那么這鍋是絕對摘不掉的,一定要注意。

測試工程師介入測試,可以和產品經理走查并行,也可以在走查之后進行,具體什么時候開始測試,可以看公司的工作習慣和需求的難易程度,一些太小太簡單的需求,可能不需要測試工程師的介入,走查沒問題即可上線。

十一、上線驗收

終于迎來了這關鍵的時刻了,激動人心啊。

但是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哦,產品上線后,產品經理也要進行線上驗收,如果涉及到灰度發布,后續還要看什么時候全量發布上線。

為什么上線前也走查了,也測試了,上線后還要再檢查一遍呢?因為產品上線并不是像打開一個開關一樣,點擊一下上線就上線了,在上線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都會影響產品實際到線上的效果,產品經理要和前后端開發人員一起,防范并處理產品上線后可能出現的風險。

十二、撰寫操作手冊

產品終于成功上線了,對于中后臺產品,或者是B端產品來說,較為復雜的需求上線后,需要撰寫操作手冊,并組織相關培訓,方便業務人員的使用。

十三、數據分析

產品上線后,到底能不能被用戶認可,就要通過相應的數據分析來體現了,如果產品上線后,壓根就沒什么人用,那么很有可能這個需求就是個偽需求,或者是缺乏相應的運營手段支撐。

本文由 @向上的小霍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