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唱衰的 618:低價“失靈”,平臺“繞路”
今年的618,各大平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僅退款上線,取消預售,宣傳低價,只是如今的宣傳沒能讓這套沉重的促銷體系“輕盈轉身”,參與大促的平臺們已經開始為其另尋出路。
從集體取消預售開始,今年的 618 試圖在一開始就試圖用玩法改革,挽回大促逐年走低的聲量。
在時間跨度上,平臺們也做了調整,以改變玩家對促銷周期的體感。比如京東為了更加聚焦,今年宣布要讓 618 回歸 6 月,從 5 月 31 日晚開啟活動到 6 月 20 日結束,21 天的持續時長為頭部電商平臺中最短的一個。
時間拉長可能是更普遍的選擇,淘天、拼多多、快手的大促周期都超過了 1 個月,其中快手從 5 月 20 日起至 6 月 30 日至,橫跨 42 天。
從各平臺的宣傳口徑來看,今年的 618 包括近年的各種大促節點都在強調化繁為簡,表現為“低價”成為第一優先級的指標,平臺流量不斷向低價傾斜。但消費者的反應,顯得稍顯冷淡。
星圖數據統計顯示,今年 618 全網銷售總額為 7428 億元,去年為 7987 億元,同比下降 7%。其中,綜合電商天貓、京東和拼多多共 5717 億元,同比下降 6.9%;直播電商抖音、快手和點淘共 2068 億元,抖音仍排名榜首。
而在看似絕對的低價背后,大促走向復雜化的趨勢似乎并未改變。在玩法上,平臺還在不斷為促進轉化效率設計全包攬的鏈路。低價常態化以后,要在節日節點再將低價推到前臺,平臺于商家都在上強度。
如今的低價宣傳沒能讓這套沉重的促銷體系“輕盈轉身”,但參與大促的平臺們已經開始為其另尋出路。
01 低于“淹沒”于低價
低價競爭雖早已貫穿于平臺日常經營,但到了大促時間點,價格始終是最強力的心智招牌。尤其是取消預售之后,消費者對價格的感知更為敏銳。
618 其間,平臺給到商家的競價原則非常直白:給低價開綠燈。
從低價“守門員”拼多多開始,調整后的 618 搜推流量規則為,所有降價商品都將提升全站流量權重,權重最高提升可達 9 倍。商家主動降價參與大促的商品,可獲得搜索推薦加權、百億級官方補貼、618 大促主會場展示位流量曝光、618 轉化率提升等權益。
由于拼多多非大促時段也以低價為流量傾斜的指標,所以特別規定 618 期間成交的活動訂單價格,均不計入歷史最低價,以此鼓勵商家在大促期間給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以更高客單價為平臺特性的京東,今年的口號是“又便宜又好”,將低價與品質并置。除了常規的百億補貼、便宜包郵等促銷策略,去年圍繞低價戰略推出的“春曉計劃”還在擴充內容,其中“價格星級”供給,讓商家可以依據京東指導價調整價格,自動提升商品的曝光度和競爭力。這也是低價與流量直接關聯的邏輯。
頗具火藥味的是,大促期間,京東專門開辟了對標友商的比價頁面,以凸顯平臺低價已經做到了橫向尺度中的前列。
以上兩個平臺的大促營銷策略,已經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平臺需要在已經常態化的低價戰略之上,為大促再推出一個更極致、更顯眼的低價,其中的壓力不言自明。
拼多多是比較典型的,因為低價是全時段通行策略,所以大促期間的低價心智并不突出,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被拉平。
為一進步刺激價格競爭,618 期間,拼多多還上架過一款“自動跟價”的新工具,商家可自由設定“單個商品單天最大降價金額”和“單個商品單天最大降價幅度”。拼多多能在商家設置的價格范圍內自動改價,并且強調了開啟后在 6 月 21 日大促結束前暫不支持關閉。
但實際上,易觀分析在《2024 年“618”第一周期觀察》中指出,由于拼多多在全年各時間段的增長較為均衡,大促期間平臺成交額占總成交額比例因此降低,且明顯低于按季度或按年統計。
“自動跟價”因為鼓勵極致的價格競爭、以及頻繁的彈窗,在商家側的評價并不高。但拼多多的商家多少已是習慣了在價格場上廝殺的這一套,而且平臺本身相比競爭對手,更看重維持日常低價而非重注節日促銷。
今年 5 月,56 家出版社抵制京東 618 圖書大促的新聞引發關注。出版社認為,此次 618 促銷方案要求全品種圖書價保 2-3 折參與累計 8 天的促銷活動,對本來就是虧錢賣書的出版社而言,壓力太大,且平臺方還要求全品種圖書參與促銷。
這便是典型的商家反彈,揭露出的隱患是,大促的底層邏輯正在遭受沖擊。價格內卷、商家承壓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困局。更難辦的是,在一個大的低價周期里去做低價大促,商家要做出區分度難,消費者也興趣缺缺,大促所代表的“降價保量增收”,就有可能失靈。
02 為轉化筑墻
不僅是較為傳統的貨架電商,近幾年如日中天的內容電商,今年大促的表現也略顯平庸。
《一財商學》結合近 90 天內的飛瓜數據支出,抖音電商在 618 期間的整體銷售額、銷量和瀏覽量與平時幾乎持平。
以四大最具代表性的品類(服飾內衣、美妝、珠寶文玩和食品飲料)為例,服飾內衣類目的銷售額、銷量和瀏覽量在五一假期滑落,大促開始后也僅是回到了平日水準;美妝和食品在大促開始后,流量雖比平時高,但增長有限;珠寶文玩是整體銷售額下滑最明顯的品類。
再看超頭的表現,抖音“廣東夫婦”去年 618 首播成交額為 4.5 億,今年下跌 86.4 % 至 6000 多萬。
內容和價格,都可以成為一種引流策略,當低價很難在短期內引爆流量,平臺對如何最大化大促節點的價值,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想辦法讓促銷流量在站內形成循環,把用戶注意力鎖在站內,創造更多“留量”。
今年 618 期間,抖快都在試圖推行一些與平臺深度綁定的經營方法論。
抖音在 5 月初提出了一個“全局聲量、全域爆發”的概念,具體操作涉及到其配套的多種營銷工具暫且不提,且看它在第一階段(積累品牌聲量)主打的要點,除了基礎的人群觸達,內容互動和搜索份額都被著重強調。
內容指的是平臺熱梗和短劇,搜索則涉及確定性轉化、對用戶決策行為的錨定。其實這些都屬于當下內容電商經營中的熱點,平臺所做的,更像是把它們捏合起來,借購物節的熱度,讓商家操練這一套經營體系,在日后也能復用。
同樣,快手除了常規的流量與紅包補貼,一直都有對大促實行分階段管理的傳統,并強調 R1(品牌曝光人群)至 R5(品牌忠誠人群)人群的沉淀。
今年較為不同的是,短劇成為快手業務中的一大亮點,在 618 活動期間,快手上線了 22 部天貓獨家冠名的短劇。且在 618 之后,快手短劇還會上線“王牌追更季”,以一個長線的內容矩陣去承接大促帶動的流量與轉化。
總體而言,平臺還是會強調自身的低價優勢,但也開始考慮從更多的方向尋找價值感,這暗示了大促經營重心的轉變方向。死磕短期的成交額可能很難再有突破,不如借機打磨一些長期經營規劃,一鳴驚人雖難,細水長流還是有跡可循的。
03 寫在最后
當電商、商家、消費者三方都困擾于“薛定諤的低價”,也有平臺在試圖改寫重復的低價敘事,從概念開始,沖破死循環。比如在淘天近期的宣傳口徑中,關于價格的表述,“好價”頻繁出現。在文字上繞開絕對化的表述,更強調價格對服務和商品質量的綜合呈現。
去年官宣取消雙十二購物節時,做為接檔的也是“淘寶年終好價節”,可視為一種提前伏筆,扭轉用戶心智的策略。
與雙十一同頻的是,618 也逐漸放棄了公布銷售額,選擇“揚長避短”。今年各家戰報中,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喜人的增長,尤其是那些事關各自平臺未來經營方向的指標。
比如淘天 88 VIP 新增會員人數同比增長 65%,會員規模創歷史新高;京東超 15 萬個中小商家銷售增長超 50%;3C 數碼品牌依托“戰略大單”模式成交額同比增長 3 倍;抖音超 19 萬名作者帶貨成交額同比增長 300%。超 37 萬名作者首次參與 618 好物節。
但據《華爾街見聞》報道,高盛預計今年 618 行業總商品交易額 (GMV) 同比有望實現低雙位數增長;不過受退貨、訂單取消影響,凈 GMV(即最終實際成交的訂單金額)預計只有中高個位數增長。
過去的 618 還是增量的代名詞,是打出低價心智的爆發點,但在供給過剩、競爭白熱化的時代,這種稀缺性已然不復存在。
換句話說,當低價與大促“解綁”,成為各平臺日常掛在嘴邊的熱詞時,大促的“靈韻消失”便已成定局。
作者?| 公白飛編輯 | 王威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新立場】,微信公眾號:【新立場Pro】,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